劳动关系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5735047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关系学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劳动关系学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劳动关系学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劳动关系学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劳动关系学试题和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关系学试题和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关系学试题和答案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动关系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岀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以“通过劳动法和集体谈判确保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发展是建立最有效的劳动关系的途径”为核心假设的学派是()A. 新保守派B.C. 正统多元论学派D.2. 社会系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弗雷德里克泰勒B.C.哈罗德孔茨D.3. 在成熟的劳动关系时期,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是A.政府不干预劳资关系B.C.国家干预开始制度化、法制化D.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流劳工体制属于()A.权威/宽容管理模式B.C.独裁/剥削管理模式D

2、.5. 最早设计质量圈的管理学家是()A.日本人B.C.英国人D.管理主义学派 激进学派雨果芒斯特博格切斯特巴纳德( )三方原则等制度的建立 劳动关系实现了制度化、法制化自主/合作管理模式自主/宽容管理模式美国人法国人6. 斯坎隆计划认为,如果要成功降低成本和促进劳资合作,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不包括()A.该计划适用于人数较少的企业B.通常企业人数多于 1000人C.该计划适用于产量与成本稳定的企业D. 管理方积极参与该计划7. 认为工会是“工人的垄断组织,它使个体劳动者能够相互补充,工会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工人在与 雇主谈判时的力量”的学者是()A.詹姆斯坎尼森B.阿特丽斯韦布C.西德尼韦布

3、D.肯尼思普兰迪8. 在1998年,光明机械厂工会通过吸引职工群众积极参加企业改革,努力完成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任务,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岀发点和归宿。到 翻,企业和职工的收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突岀体现了工会的A.维护职能B.C.参与职能D.9.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在 20世纪60年代末率先兴起于(2003年,实现产值较 1998年翻了一( )建设职能教育职能)A.英国C.美国B.D.法国德国10.国营红光机械厂为了按时完成与某企业签订的供货合同,要求员工在国庆节继续上班1天。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该企业因加班支付的工资报酬应不低于工资的()B.200A.150 %C.250%11

4、.下面属于用人单位主要义务的是(A.照料的义务C.忠诚的义务D.300)B.D.%劳动给付的义务附随的义务12.某企业拟举行集体谈判,企业与员工着手进行各项准备工作,确定了谈判内容、日期和地点在确定双方谈判代表人数时,产生了争议。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协商双方代表人数每方至少()A.1人B.2人C.3人D.4人13.集体谈判协商技巧的 2C原则,是指“协调”和()A. “政策”B. “预测”C. “控制”D. “准备”14.2006年5月,小张代表职工与某食品企业签订了定期集体协议,2007年8月,该企业因被兼并,小张代表职工向企业方提出就集体协议内容进行协商,双方约定并在7日内就有关内容进行了修

5、订和补充。这种做法叫做()A.集体协议的订立B.集体协议的变更C.集体协议的延期D.集体协议的终止15. 由于一定的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导致集体协议效力消灭,叫做()A.集体协议的作废B.集体协议的修订C.集体协议的终止D.集体协议的延长16. 从三方协商机制的构成和运行实践看,其特点是主体独立、权利平等、民主协商、充分合作和( )A.定期协商B.降低成本C.保持均衡D.避免分歧)维护企业利益职能经济和政治的职能17. 三方协商的职能除磋商和咨询职能及判断决定职能外,还包括(A.监督和控制的功能B.C.仲裁和协调的职能D.18. 劳动争议调解的本质和前提是()A. 自愿原则B. 民主协商原则C.

6、当事人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D. 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的权利19. 甲企业对张三作出了月收入从3000元减少到2800元的决定,张三对该决定不服,经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仍不满意,遂将甲企业告上法庭,在法庭上负有举证责任的是()A.主管部门B.张三C.甲企业D.张三和甲企业20. 由劳资双方共同签订的,禁止员工以个人名义参加工会及其活动的书面协议,被称为( )A.共谋B.禁止令C.伙伴关系D.黄狗协议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岀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 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 在劳动关系理论中,自

7、由改革主义学派主张的观点是()A.减少或消灭工人受到的不平等B.产业民主和工人自治C. 促进雇员忠诚度的最大化D. 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E.减少工会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2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劳动关系呈现的基本特征是()A. 劳动关系类型的单一性B. 劳动关系主体利益的一体性C. 劳动关系运行规则的行政性D. 劳动关系规范的法制化E.劳动关系内容的国家计划性23.权威/宽容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有()A.强制性B.专业化雇员参与计划C.D.职位阶梯E.忠诚感24.工会的社会民主职能主要体现在(A.社会工会B.)工会积极参与政治活动C.工会积极参与经济活动D.工会积极参与文化活动E. 工会积极参与社

8、会公益事业25. 下列属于政府在劳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有()A.劳工基本权利的保护者B. 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C. 劳动争议的调停者D. 员工就业保障与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制定者E. 公共事业的雇用者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26. 劳资合作:27. 工会的组织结构:28. 劳动争议仲裁: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9. 简述劳动关系的特性。30. 简述雇员参与和参加管理的主要形式。31. 简述特殊情况下工资支付的主要内容。32. 简述集体协议的意义。33. 三方协商机制的组织形式有哪些?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9、34. 试述我国法律规定的不当劳动行为及其救济。35. 试述我国集体协议的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8分)36.1998年7月,某企业与8名职工分别签订了为期 5年的劳动合同,约定这 8名职工担任专用铳 床的铳工。4年后,该企业由于转产,这些专用铳床不再使用,企业以此为由,当即解除了这8名职工的劳动合同。请问:(1)该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做法是否合法?(2)按照法律法规中相关规定,该企业应该如何依法处理此种情况?劳动关系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 2. D 3. B 4. A 5. A 6. B 7. A 8. B 9. D 10. D 11. B 12. C13. C 14.

10、 B 15. C16. A 17. C 18. A 19. C 20. D二、多项选择题21. AB 22. ABCE 23. BDE 24. ABE 25. ABCDE三、名词解释题26. 劳资合作:任何为提升劳资双方的期望,所采取的协商或参与决策的模式27. 工会的组织结构:工会借以安排其内部管理体制、代表制度及职权体系的机构与过程28. 劳动争议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在查明事实、明确是 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依法做岀的裁决的活动四、简答题29. 简述劳动关系的特性。个别性与集体性平等性与隶属性对等性与非对等性30. 简述雇员参与和参加管理的主要形式

11、。员工持股计划 质量圈共同磋商工人董事工作理事会建议方案职工代表大会制度31. 简述特殊情况下工资支付的主要内容。当工人遇生育、疾病、灾难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况急需用款时,雇主应提前发放即将给付的工资32. 简述集体协议的意义。集体协议制度是劳动力市场机制运行的必要条件建立了平等协商谈判机制是雇主谋求工业和平和工业利润的目标之一是协调劳动关系的手段是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33. 三方协商机制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由三方代表组成常设机构 采取劳动大会形式 成立三方专业委员会 设立三方劳动争议处理 机构设立综合性的三方联系制度五、论述题34. 试述我国法律规定的不当劳动行为及其救济。实行差别待遇。劳动

12、者不因为参加工会活动而受到不公正对待拒绝集体谈判。确立了企业和工会的集体谈判义务,以及无正当理由拒绝履行集体谈判义务时的法律责任控制干涉工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控制或干涉工会组织的成立,不得妨碍工会的活动,控制干涉工会是雇主的不当劳动行为之一。行政救济。不当劳动行为的救济机构一般为劳动委员会,劳动委员会发现雇主存在不当劳动行 为,可以发布命令要求其立即停止。劳动委员会的命令应在法庭登记,如果雇主不执行,可被处以藐视法 庭罪民事救济。劳动委员可以基于民法“全面救济”理论,采用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多种保护措施, 对不当劳动行为进行全面救济。35. 试述我国集体协议的法定条款和约定条款。法定条款(集体协议中作为法律规范所具有的内容):即法律规定应当进行谈判签订的条款,属于 强制性的规定。它直接来源于法规和政策,在集体协议的有效期内持续有效,是集体协议中最重要的一类 条款。约定条款:即谈判双方自主协商订立的条款。约定条款一经写入协议,具有与法定条款同等的法律 效力六、案例分析题36. ( 1)不合法(2)应订立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条件变化,致使原有劳动合同不能履行的,经平等协商任不 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致的应,可解除劳动合同,支付赔偿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