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戴** 文档编号:475718378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抚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抚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抚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抚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抚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抚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抚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抚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考查范围:必修上册: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基本的人

2、文精神之一,它体现在中华民族每一次整体性的重大历史选择中,也体现在历史上无数志士仁人个体面对困境的坚忍进取中。刚健有为的人文精神对中华美学思想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刚健是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特征,以“刚健”为中心生成的“风骨”“雄浑”等传统文论思想,深刻影响着传统文艺各个门类的美学选择和审美风格。“风骨”是刚健美学思想在传统文论中的重要表达之一。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中写道:“刚健既实,辉光乃新。若能确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则风清骨峻,篇体光华。”“风”原本指的是人的气质、风度,为“风骨”生成之本;“骨”则决定着人的体格并通过外在肌肤呈现体貌。文心雕龙以“风骨”设喻诗文,则“风”为诗文之命意

3、,“骨”以文辞呈现作品的形象实体。刘勰认为真正的好诗文应是“风清骨峻”,倡导明朗洗练而又劲健有力的美学风格。与刘勰同时期的文论家也多以“风骨”谈诗论艺。钟嵘诗品提倡诗的“风骨之力”。谢赫古画品录论画“六法”中推重“骨法”,并称画家曹不兴画龙“观其风骨,名岂虚哉”!尽管他们对“风骨”美学内涵的理解各有侧重,但明朗刚健、质朴有力始终是“风骨”论的重心指向。将“风骨”作为审美评判标准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对六朝以来文艺中的绮靡之风起到了批判、纠偏的作用。唐代司空图继承刚健美学的基本品格,强调诗人要效法“天行健”精神,积蓄刚健之气,并结合诗歌创作对刚健美学进行更为细致和全面的分类表达,提出“雄浑”

4、“劲健”“豪放”“悲慨”等具体的诗歌美学风格类型。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所阐释的刚健美学的风格特征,是对刚健美学丰富形态的系统概括,深深影响中华传统美学的发展进程。汉魏风骨、盛唐气象,尽管宋元以降空灵淡远成为文人的审美风尚,但司空图所标举的雄浑、劲健、豪放,悲慨等品格,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诗学的美学追求。刚健美学思想在明清时期受到文论家的重视,并进行了进一步拓展。清人姚鼐指出:“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这里,“阳刚”之美作为刚健美学的新表达,进入文论之中。此后的“壮美”等,都是对刚健美学品格的进一步拓展,对时代文风,诗风产生了引领作用和影

5、响。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引入后,有人认为中华美学思想中的刚健精神可包括在崇高范畴之中。实际上,由于人文基因和文化传统不同,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与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并不相同,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有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在中西美学观念的对比中体现出鲜明的美学价值。西方美学的“崇高”观念产生于抵抗浩大外力之时人的内在感受,蕴含着感性与理性的不和谐。西方美学家认为,崇高指向伟大、壮丽、惊人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是与美相对立的、外在的观念。在对崇高范畴的理论阐发中,西方美学家往往注重冲突各方的矛盾对立与分裂,认为崇高感是一种由痛感转化出来的消极快感,起源于人们面临危险时所产生的自我保护心理,恐怖和惊惧是崇高

6、感的心理内容,只在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才活跃起来。与西方美学范畴不同,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源自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是正面的、积极奋发的力量表现。宇宙雄浑劲健,运行不息,中华民族的先人从宇宙伟力中感悟永恒并获得启示,充分肯定和高扬人的尊严、自信,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获得人的最大自由。在这和谐的壮美之中,没有偏颇,极端、分裂与毁灭,更无恐怖和惨厉。同时,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既包含着阳刚,壮美的精神追求,也包含着刚柔相济的哲学智慧。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从不对立。尚书中就推重“刚而无虐,简而无傲”,易传认为“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刚健之中蕴含着韧性的追求,这是由中华民族守中致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在中

7、华美学思想中,阳刚之美不仅雄伟,劲健,同时要有内在蕴藉;阴柔之美不仅要秀丽、柔婉,而且要表现出内在的骨力。当然,在两种美之中,阳刚美始终是主导方面,这是中华文化刚健之美的鲜明特征。中华民族具有连续性的文化进程告诉我们,文艺必以气象取胜。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中蕴含着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精神力量,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虽然饱经忧患,却能渡过一道又一道难关,其内在动力和凝聚力正在于此。今天,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然要求有强大凝聚力、刚健清新、生气昂扬的文化精神与美学力量,倡导、弘扬传统文论和审美范畴中的刚健美学精神,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摘编自叶青传承“刚建”的自然之力

8、与精神之美)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画家曹不兴因为画龙有风骨受到谢赫的赞赏,这说明作品是否有“风骨”是当时评判作品优劣的重要审美标准。B.刚健美学思想在宋元时期退出了文坛,文人们转而追求空灵淡远的审美风尚;直至明清时期,它才又受到重视。C.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具有自身独特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它比西方美学的崇高之美更加具有美学价值。D.中华美学的刚健之中蕴含着韧性的追求,这一特点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坚持中庸之道,追求和谐平衡的思维方式。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仲尼困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写国语,他们身上都体现了中

9、华民族刚健有为的人文精神。B.钟嵘等文论家对“风骨”美学内涵的理解各有侧重,但也有相同点,就是都把明朗刚健,质朴有力作为“风骨”论的重心指向。C.古人常以“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评论作品,认为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在刚健之美中地位同等重要,这和文中的观点一致。D.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在中华民族过去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依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3.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与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有诸多不同之处,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美学的“崇高”观念产生于人们抵抗浩大外力时的内在感受,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则源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文化。B.西方美学的

10、“崇高”观念指向伟大、壮丽、惊人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中华美学的刚健精神则充分肯定和高扬人的尊严与自信。C.西方美学的崇高感是人们由痛感转化出来的消极快感,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则是人们从战胜自然的成功中获得的积极快感。D.西方美学的崇高范畴含有冲突各方的矛盾对立与分裂,中华美学的刚健之美则追求执中平衡,包含着刚柔相济的哲学智慧。4.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章中画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3分)A.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所描写的天姥山:“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B.窦娥冤中所塑造的窦娥,孤苦无依,心地善良,临刑前指斥天地,痛发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的誓感。

11、C.我与地坛中所描写的落日,“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D.百合花中所塑造的通讯员,为了掩护担架员而扑在手榴弹上壮烈牺牲,他生前曾在枪筒里插上了一枝野菊花。5.文章围绕“刚健美学”这一概念,以时间为序阐说了其内涵不断丰富、拓展的历程,请根据文意进行梳理。(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春风里王剑冰(一)我真切感受到了清新的风,温暖的风。我迎着暖阳,整个地浴在了春风里。一路上见到一个个村庄的名字:“田心”“玉溪”“春湾”“马兰”“塘边”“云浮”读起来像诗一样。家家门口的春联还红艳艳的:“一年好景随春到

12、,四季财源顺意来”“盛世千家乐,新春百家兴“农村富裕春意满,社会和谐画图新”清早,有的人家房门还没有打开。高高的篱笆上开着一朵朵花,在阳光里是那么艳丽,像女孩头上的发簪。这里是岭南,群山层层叠叠,忽远忽近。山形有的直立挺拔、豪气雄壮,有的圆润起伏、阴柔秀巧。山头长着高高的树,树干细而长,在春晖中像女子长长的睫毛。一个个村子都不大,粉墙黛瓦错落其间,鸟儿扇动着羽翅在上空掠过。有人早早地起来,蹚乱了一摊露水,来到水田里弯着腰忙碌着。水田刚栽上秧苗,一畦畦泛着青绿。阡陌交错的地块,此时还显得稀疏,再有一场细雨,便会陡然间变得浓绿。日头渐渐升高,总能在田间地头见到幼童。大人在田里忙着,孩子们在一旁自在

13、地玩耍迎着春风丽日,沉浸于鲜花野草带来的乐趣。(二)粉色、黄色的喇叭花,这里廷,那里展,吹响了山间的早晨。是蒲草,还是“如火如荼”的“荼”?到处都是这些晃动的白色火焰,如翻涌的浪花。看久了,会觉得山在海上。不过几天时间,油菜花就扎起了嫩黄的小辫儿,在这个微雨绵绵的早晨跳荡。只是还没有看到蜜蜂,蜜蜂一定在赶来的路上。再远再深的香,也是藏不住的。阳光从云隙里倾泻而出,洒到哪里,哪里就显得更加明丽。凤尾竹开着美丽的屏,一条小路就从一扇扇屏中穿过。有一种花中间白,四围粉,花不大,但架不住数量多,一朵一朵地形成了阵势。它的叶子飘散着类似薄荷的清香,似可用来炖煮鸡汤。三角梅疯了一般地长,挤在芦丛中,花瓣像

14、纸做的一样,风一吹,满地飘。有一种树,没多少叶子,却长了一树花,花是明艳的黄,显得富贵。问了几个人,都说不上它的名字。这里的山花太多了,即使是当地人也无法分辨出每一种花。唯有在山间,花儿们才能长得这般热烈。有树叫“春砂仁”,花是白的,开起来像大片的雪,在阳春的大地上,可真的是“阳春白雪”了。绿柳如一个个村女,刚濯洗过,在高高的山岗上迎着风。几位身着艳丽服装的女子在山岗的花丛里说说笑笑,分不清哪里是花,哪里是人。迎面而来的,不知是细雨还是风,伴着一股清气。一抹脸,润润滑滑的。在这样的天气里走动,让人心生愉悦。南方水多,水是南方的标配。一条溪水,仿佛从山洞里铆足了劲喷出,咕嘟嘟地冒着水泡,迅疾而自

15、在地流淌。远远地见一股波浪奔涌而来,仔细一看,竟然是一大群憨态可掬的鸭子,令人莞尔。(三)进入一个古镇,正逢圩日。赶圩的有老有少,热闹非凡。一个年轻女子站在家门前望着车水马龙的街市,笑盈盈的。她身后的房屋是新的,身上穿的衣服是新的。房屋前各种农具井然,庭院纤尘不染,竹竿上晾着新洗的衣裳,门口贴着新春的愿景。突然,鞭炮炸响,一座新校舍正在举行落成典礼。大人孩子围拢在一处,欢笑着。也有老人拄着拐棍来看热闹,露着缺牙的口,眼睛笑成了缝。镇子有古香古色的建筑,也建起了一个个现代的农产品加工厂、竹雕厂、草编厂、鞋袜厂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其间忙碌着,同他们聊了几句,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阳光和自信。每个人的身体

16、里,似乎都住着一只鸟儿,在明媚的春天里,自由而欢快地飞翔。想起古镇的驿道与渡口,千百年来人们的挣扎与苦难,早已成了旧梦。三月的节日里,山里人会围在一起,跳起古老的舞蹈,迎接又一个春天的到来。每一户人家的院落,都是一幅独一无二的画。他们端着自酿的米酒,一碗碗地劝你喝。他们的话语我听不太懂,音调婉转,像动听的歌。看到一种不曾见过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他们告诉我,这种鱼只有在很亲切的水中才能活。我问,什么样的水才能让鱼感到亲切?原来是“清澈”。大家都笑了。”每一个早晨,采茶姑娘都会早早出门穿着彩衣,戴着斗笠,背着小竹篓。一走进绿色的茶园,她们的手就变作一对对上下飞舞的蝶,舞得叶片上的露珠叮咚作响。时而也会互相聊上几句,话语中带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