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75714161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年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年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及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历 史2022.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共两部分,共29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学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考试材料一并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右图雕塑较量中折断的“烟枪”、有力的双手,诉说着“虎门销烟”的历史和不屈的精神。与之直接相关的人物是( )A.陈化成B.林则徐C.关天培D.左宝贵2.历史学习要学

2、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选项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B.1858年,英法联军北上,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C.沙俄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D.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与右侧书影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百日维新D.义和团运动4.抓关键词来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收复新疆”两个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曾国藩B.奕C.左宗棠D.张之洞5.以下示意图中处应填( )A.金田起义B.洋务运动C.黄海海战D.公车上书6.右侧文本框中

3、“时间”处应为( )历史剧素材主题:变法维新时间:_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纲领:“明定国是”诏书A.1894年(农历甲午年)B.1898年(农历戊戌年)C.1901年(农历辛丑年)D.1911年(农历辛亥年)7.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作品,按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末代皇帝鸦片战争甲午风云火烧圆明园A.B.C.D.8.蔡元培撰写过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其中“先生”的活动包括( )成立兴中会提出“三民主义”撰写革命军领导辛亥革命A.B.C.D.9.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出

4、示一组关键词:“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综合这组词能得出的认识是( )A.近代开端B.国共合作C.军阀割据D.走向共和10.下表中的历史现象出现在1914-1919年间,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农户减少1500多万户耕地减少2600多万亩荒地增加4900多万亩陆军增加92万多人军费增加5000多万元A.八国联军侵华B.袁世凯复辟帝制C.军阀割据混战D.国民革命军北伐11.1915年,“他”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五四运动中,“他”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他”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周恩来12.下图印刷品中有“欧战

5、和会,外交失败”“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文字,对这些文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评价正确的是( )它是一场文学革命它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它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它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A.B.C.D.13.20世纪20年代,有首军歌中有“打倒列强”“除军阀”“成功”等歌词。其中处应为(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国民革命D.抗日战争14.学校举办“党的奋斗历史”图片展,以下图片反映的主题是(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三湾改编纪念碑古田会议会址A.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B.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C.解放区土地改革推进D.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建设15.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

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与这一道路有关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停止内战,一致对外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6.“兵谏仰西安,真诚促抗联。张杨伸大义,国共绘新天。敌忾同仇切,城巍统战坚。”这首诗赞颂的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第一次国共合作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D.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17.研究历史要选用可信度高的史料。下列可用于研究“抗日战争”的史料有( )西安事变谈判旧址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档案李宗仁在台儿庄的照片电影百团大战A.B.C.D.18.北京的赵登禹路、佟麟阁路、张自忠路为纪念三位爱国将领

7、而得名。他们壮烈殉国的时期是( )A.护国战争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9.右图漫画敌人在我们手中打滚创作于1938年。它反映了( )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B.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侵略气焰C.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D.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战20.提出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中共二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21.某班设计的“抗日战争”网页,包括抗战爆发、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战胜利四个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目,下列最适合的是( )A.七七事变B.日寇暴行C.百团大战D

8、.日本投降22.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同美国的合作B.同国民党商讨合作抗日C.加强同苏联的合作D.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23.右图是解放战争中某一战役示意图,所示城市获得了和平解放。该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4.某公众号推出了一期专题,包括“民国时期北平的交通管理”“凤冠霞帔与西式婚纱”“浅谈中国近代饮食文化的发展”等文章。据此判断,这期公众号的专题是近代( )A.民主政治的进程B.新式教育的出现C.社会生活的变化D.民族工业的发展25.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革命文艺蓬勃发展。以下作品属于这一范畴的是( )狂人日记义勇军

9、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定军山A.B.C.D.第二部分本部分共4题,共50分。26.(13分)近代中国一般把由外国商船运来的海外物品称为洋货。材料一(1)观察材料一,概括1840-1860年,英国向中国输出的产品总值的发展趋势。(1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2分)材料二 1840-1911年中国人消费洋货概览表时间阶段洋货种类消费范围消费观念第一阶段1840-1860年代主要是钟表、八音盒、玻璃器皿等中国没有的“西洋奇器”一般民众对超出生活的外来必需品,需求十分有限把洋货看作好奇炫新的奢侈品、高档品第二阶段1870-1890年代中期上海一商人曾列举了如洋盐、洋油、洋灯在内的57

10、种日用洋杂货在城市和乡镇中上层社会流行,内地乡村购买不旺购用洋货成为可炫耀的时尚第三阶段1890年代中期-1911年除生活日用必需品外,还有生活享受品、教育用品等日用洋货日渐普及城乡,上下各个阶层民众普遍购买洋货购买洋货更看重其价格和实用性(2)阅读材料二,与第一、二阶段相比,概述第三阶段中国人在消费洋货方面发生的变化。(3分)材料三 面对洋货的日益冲击,财富的不断外流,不同阶层的中国人做出不同应对代表言论代表人物、口号具体举措及影响应对一西洋岁入财赋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税。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口号: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内,外国轮船就损失一千三百

11、万两(白银)。应对二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人物:赵三多口号: (团民)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皆毁物杀人。应对三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人物: 口号:实业救国放弃高官厚禄,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将补充完整。(3分)从三种应对举措中任选其一,对其进行评价。(2分)(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以来,洋货大量涌入中国”这一现象的看法。(2分)27.(12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举行的两次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一

12、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别说明这两次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4分)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宣言、通电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即“九一九宣言”(1931年)左图是满洲省委宣传部长赵毅敏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当晚起草,9月19日发布的宣言。内容(部分)如下:第一,日本武装占领沈阳是其“大陆政策”和“满蒙政策”的必然行动,是日本军国主义阴谋已久的侵略;第二,国民党政府采取了不抵抗主义;第三,号召工农兵劳苦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才能将日本帝国主义逐出中国。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油印品(1937年)左图是一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

13、1937年7月8日的油印文件,封面盖有“陕甘宁边区政府之印”。其通电内容(部分)如下:全国各报馆,各团体,各军队,中国国民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暨全国同胞们!日本帝国主义武力侵占平津与华北的危险,已经放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分析宣言和通电发表的历史背景。(4分)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喊出的革命口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3)上述口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分)A.B.C.D.材料四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他们基于自己的切身体会所确认的伟大真理。中国共产党简史(4)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四的理解。(2分)要求:观点正确,言之有据。28.(13分)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材料一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团民们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高喊“义和拳!红灯照!”向车站前进。八国联军目击记节选电影神鞭海报辛丑条约签字页八国联军目击记是俄国记者德米特里扬契维茨基写的一部战地日记。上述节选内容记叙了1900年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