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的整体解决离不开高质量的儿童友好产业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475697928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小的整体解决离不开高质量的儿童友好产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小的整体解决离不开高质量的儿童友好产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小的整体解决离不开高质量的儿童友好产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小的整体解决离不开高质量的儿童友好产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小的整体解决离不开高质量的儿童友好产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小的整体解决离不开高质量的儿童友好产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小的整体解决离不开高质量的儿童友好产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小”的整体解决离不开高质量的儿童友好产业 文 倪好 王旭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后,杭州市被列为第一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儿童友好的理念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整体解决“一小”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民营经济是浙江的最大特色、最大资源和最大优势,充分利用产业优势,大力培育和壮大儿童友好产业,将成为杭州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和破解“一小”难题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领先于兄弟城市的一步“先手棋”。儿童友好的事业发展需要产业支撑“一小”问题的整体解决有赖于政策体系的完善、服务资源的丰富、数字技术的赋能,也依赖于相关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是一项系

2、统工程,不应该简单理解为“儿童事业”和“儿童福利”。如将“经济”“产业”“生活性服务业”等理念排除在外,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的市场化发展,不利于提升城市活力和效率,也不利于形成儿童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格局。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合力,避免地方政府包揽一切,更要避免将儿童友好城市工作完全普惠化、福利化,落入西方福利主义的陷阱。杭州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也特别提出,要加快发展儿童相关生活服务性产业,推动产业链延伸发展,支持扩大优质服务供给。同时,也不宜将“产业”和“产业化”进行混淆,大

3、力发展儿童友好产业,并不意味着要牺牲儿童领域产品的品质提升,也并非弱化儿童工作的公益性原则(为绝大多数人提供普惠兜底的服务)。恰恰相反,发展儿童友好产业并非要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全盘产业化、商品化,或者将发展方向完全交给市场,而是充分利用市场要素为城市建设提供基础,同时有利于全面促进消费,加快儿童领域消费提质升级。儿童友好事业是具有巨大外部效益的准公共产品,应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互为补充,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除了观念上的碰撞,儿童友好产业和其他轻工业、文创业、健康和食品产业一样,都面临着规模小、体系弱、平台支撑不够、科技创新含量低、从业人员专业化不足、综

4、合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等障碍。推进儿童友好产业的已有做法和经验专项推进,党委政府专门成立儿童友好产业工作小组。温州是浙江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先行者,除了在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和社会环境友好方面建立专门小组外,在已经成立的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中专门设置儿童友好产业工作专项小组,由温州市经信局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市委宣传部、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文联等单位负责人作为专项工作小组成员,从产业经济视角探索儿童成长各环节、各领域的供需增长点,推进儿童产业品牌项目创新发展。专项小组成立工作专班,市经信局派遣1名

5、中层副职骨干进驻专班,共同提升工作质效。紧抓特色,差异化打造儿童友好产业发展的城市战略。湖州紧抓织里镇全国规模最大童装产业集群优势,做大做强时尚童装及相关配套产业,推动特色童装产业提质升级;结合特色文旅资源,鼓励面向儿童发展亲子游、主题游、研学游、乡村游、体育游、科技游等业态,谋划一批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儿童文旅项目,打造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儿童文旅胜地。温州以永嘉教玩具小镇为龙头,打响“中国教玩具之都”品牌,坚持以文化创意带动本土童鞋童装产业转型升级,依托中国(瓯海)眼镜小镇、中国眼谷眼健康产业资源打造“明眸”健康产业高地,借助“瓯江山水诗路”推动儿童友好与文旅产业融合。完善机制,细化落实

6、儿童友好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温州市经信局提出“一个重点产业打造,一个工作专班推进,一个头部企业引领,一批重点项目带动,一名县级领导挂钩,一个品牌活动配套”的“六个一”工作推进机制,实现市县联动、部门协同。严格按时间节点落实工作任务清单,紧紧围绕儿童友好产业生态构建和儿童产业品牌升级细化各项工作。温州在梳理本市儿童友好产业基本情况基础上,围绕编制儿童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儿童友好示范企业、研发儿童友好产品体系、成立儿童产业品牌孵化平台、建立创新儿童产业项目库、编制儿童友好生态产业园规划六项重点工作,细化工作措施。营造氛围,政府、企业共同推进儿童友好产业发展。宁波北仑区人民政府推动成立1亿元的儿童友好

7、产业基金,围绕儿童友好及儿童相关产业进行投资,重点面向文具产品、儿童健康产业、儿童玩具产业等领域,与企业合作打造儿童友好产品。嘉善县大云镇从产业经济的视角,布局儿童产业生态圈,将现有的产业进行系统优化和升级。平阳县提出要大力发展“适童”经济。森马集团旗下的巴拉巴拉童装作为全国童装行业的领军品牌,积极探索童装产业从材料到设计、从体验到互动的一体化儿童友好标准。凯奇集团以推进儿童文化创意产业为己任,在“户外文旅、室内乐园、学前教育”三大版块谋篇布局,通过一系列针对儿童友好游乐空间的设计,不断提升社区儿童的生活品质。杭州推进儿童友好产业的对策建议一是厘清认识,积极正确发展儿童友好产业,为其提供良好的

8、政策环境。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事业性”与“产业性”是一体两面,并不矛盾。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城市和培育城市应积极主动发展儿童友好产业,并将其作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以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为契机,扩大城市消费,提升儿童产品品质,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转型升级。进一步明确杭州儿童友好产业的突出特色、优势,盘点儿童友好企业总体情况和存在的难点痛点,有针对性地出台若干政策,重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公益性、事业性和政府的主体责任。二是扩大宣传,开展儿童友好型示范企业试点建设,让企业主动凭借“儿童友好”赋能。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是党和国家着眼于未来的重要部署。儿童相关企业要主动借力“儿

9、童友好”的理念前瞻和政策优势,紧抓机遇推进自身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各相关企业应深入了解儿童、研究消费群体,深刻认识到儿童友好是加快企业文化内涵式发展,助推企业优化升级、创新创业的驱动力。要善于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加强与儿童的互动,通过文化包装、专业运营与城市IP建设产生联系,增加品牌含金量。杭州市50家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以普惠托育服务为例,一些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利用现有存量建筑,在达到准办标准和消防技术规范的前提下举办托育机构,充分利用已有产业资源、人才资源和空间资源,在基本单元内实现“带娃上班”,有效丰富了托育服务的供给体系。有关单位应积极宣传并复制推广类似深受百姓好评的创新实践

10、。三是产业成链,率先构建儿童友好产业生态链、创新链和人才链。儿童友好产业离不开区域创新生态体系发展和高质量的人才供给。儿童友好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可以为城市品质提升带来有形和无形的正向作用。探索分类建立儿童产业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培育库,分类、梯队培育,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全市儿童友好相关产业资源,与区域内职业教育机构建立产教融合基地,打出企业生态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组合拳。四是标准先行,为全国提供儿童友好产业领域的杭州标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办事,坚持质量为本,才能带领产品和服务参与高水平竞争,保障整个产业实现持续发展,这一原则在儿童友好产业发展中尤为重要。儿童友好产业,首先要做到让家长和儿童放心,这意味着优质、环保、健康,研发和推进“儿童友好产业/行业/产品/服务标准体系”,推进儿童友好产业领域的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际公认的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对整个行业发展至关重要,也有利于让中国儿童友好产品和服务标准“走出去”。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