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产品质量检测课程中的应用

上传人:玉*** 文档编号:475697037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产品质量检测课程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产品质量检测课程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产品质量检测课程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产品质量检测课程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产品质量检测课程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产品质量检测课程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产品质量检测课程中的应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产品质量检测课程中的应用 范程娟摘 要:在产品质量检测课程中采用以项目为载体的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工学结合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胜任未来工作的能力为核心,并将工作和学习结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本文就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产品质量检测课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Key:工学一体化教学 教学设计 职业素养一、在产品质量检测课程中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一)一体化教学概述所谓工学一体化教学,就是指将工作与学习结合,将职业技能训练与岗位实践要求结合,并将工作岗位上的工作内容转化为学习内容,使得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

2、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新型教学方法。(二)在产品质量检测课程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企业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设置专门的检验人员对零件进行终检,出具检验报告,作为企业产品合格的最终凭证,并将不合格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产品质量检测是由机械加工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产品质量检测转换而成的课程,旨在使学生熟悉企业质检岗位的工作流程,能按照作业规范熟练地运用各种量具、仪器及操作高精密的检测设备,完成质检岗位及机械加工岗位的零件质量检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质量意识,为其下一步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二、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产品质量检测课程中的实施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将学

3、习过程对接工作过程,设计教学任务。该任务秉承“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工学一体”的教学理念,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和九个教学环节,力争有效利用学习工作页、国家标准、微课视频等资源促使课堂活动顺利开展,并输出检测报告等一系列学习成果。(一)设计项目传动轴圆跳动误差检测1.學生情况分析笔者所在学院2018级数控加工专业初中起点五年制二年级第四学期的学生共有24人。课前学生已经进行了一个学期的钳工技能训练、两个学期的零件普通车床加工、一个学期的典型仪器仪表校准和计量设备的核查学习,经过近三年中级阶段的系统学习,学生已经习惯翻转课堂的学习方式,熟悉简单零件的加工方法,并具备基本的识图能力、阅读检测任

4、务单的能力以及传统轴类零件的尺寸检测能力。学生熟悉实验室工作流程和标准,已能独立完成产品的形状、方向等误差的检测。虽然学生在设备的使用方面具备一定的规范意识,但制定检测方案能力相对较弱,并缺乏特殊仪器的实际使用经验,操作不规范、不熟练,自身素养尚未达到职业要求。例如,在质量检测系统检测环节的学习中,部分学生尽管参加过检测实践活动,但普遍没有使用过偏摆仪等设备,不熟悉设备的使用。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产品质量检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尝试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2.学习任务分析第一,产品质量检测任务来源于校企合作企业某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委托长治市CNAS实验室的检测项目,学生需按要求检测零件并出具带CNAS标

5、志的合法检测报告,任务真实。第二,按照CNAS实验室“检测校准工作控制程序”,零件检测包含接收样品、制定方案、检测样品、出具报告等多个工作环节,以及从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决策实施到总结评价的完整工作过程。第三,圆跳动公差是评价零件精度的关键技术指标,也是体现检测人员能力水平的关键检测要素,是从事机械产品质量检测人员的必备技能。传动轴零件的检测包含了径向和轴向两种典型圆跳动的检测,是全跳动检测的基础,也是产品质量检测人员需要具备的关键技能,在机械零件质量检测中具有重要地位。第四,圆跳动公差对被测要素具有综合控制作用,既可以控制相关的形状误差,又能对某些位置误差起到控制作用,也是影响回转体类零件装

6、配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被广泛应用在医疗设备、汽车、电梯、航空设备等零部件生产中,在世界技能大赛部分项目竞赛作品中也被广泛应用。第五,检测方案是圆跳动误差检测中重要且关键的内容。制定检测方案时,在满足客户要求和实验室检测工作标准的前提下,需要综合考虑基准体现、精度要求、检测效率、检测成本以及可操作性等多个因素,工作内容具有开放性。第六,CNAS实验室的运行须遵循国家认可的实验室管理体系的要求,所有检测任务须按照CNAS实验室工作流程和相关国家标准实施,确保检测数据的公正性、客观性、科学性,检测结果具有公正性和行业权威性。3.教学目的分析学习完产品质量检测课程后,学生应当能完成产品质量的相关检测任

7、务,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企业相关规范和6S管理制度,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并具备一定的质量法规意识和规范操作,严谨、公正的职业素养,沟通、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总结归纳能力。(二)任务实施1.教学内容具体要求教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严格执行国家认可实验室程序文件以及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识读图样,确定检测要素及要求。选择测量方法及量具,制定检测方案。准备量具及工具,严格按照检测操作规程,规范使用量具对被测要素进行测量,正确读数,准确记录。检测任务完成后,能根据检测数据出具检测报告,出现不合格产品时能进行必要的分析。引导学生在检测过程中运用测量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培养学生

8、运用先进制造检测技术及严格质量控制的意识。这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与质检员岗位对接,6S管理理念贯穿始终,严格执行标准文件,使学生拥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2.学生分组以自愿分组为原则,教师根据日常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全面考虑学生各方面素养,可对各组成员进行适当调整,尽可能保证每组的实力均衡,避免打击一些能力较弱学生的积极性。要动员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在完成圆跳动误差测量的基础上,撰写及打印检测报告,组内互查报告,提高报告正确率。组内互查报告,既是互相监督、发现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严谨、公平的职业素养的过程。三、效果评估(一)学业评价设计依据

9、四结合(即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线下评价与线上评价相结合、封闭性评价与开放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设计理念,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易操作为原则,对学生的“学”(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教学效果)进行学业评价设计,实现评价时间全程化(覆盖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学习阶段)、评价标准职业化(参照国家认可实验室管理体系和国家标准)、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工程师、学生)、评价方法科學化(观察法、结果比对法)和评价手段信息化(问卷星和传统表格相结合),从而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达到以评促教、促学和促改的目的。(二)学业评价的实施方案1.职业素养评价过程性评价从安全规范、工

10、作态度、语言表达、劳动习惯等4个维度10项内容展开,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进行自评。2.综合职业能力评价一是组内评价。考虑到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工程师无法跟踪到每名学生每个工作步骤的执行情况,故充分发挥质量监督员的作用,由他们监督、评价任务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要求他们对每个组员的任务完成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学生实操过程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实验室程序文件要求。二是教师、工程师评价。教师、工程师主要评价检测方案、检测实施、检测结果、总结归纳和创新意识等内容,参照职业能力测评指标进行评价设计。同时,参考国家认可实验室程序文件的相关规定,特别设计增值

11、性评价,从原始记录正确率、报告正确率两个方面关注学生的进步,检验学生能力提升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三是对整个任务完成过程进行总体评价。重点是表扬学生取得的成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要根据整个任务完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知识运用上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学生对突发情况的应对和解决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评选出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小组和学生并加以表扬。四、任务特色(一)工学结合,培养行业的“正规军”工学结合,实现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学习评价与能力要求对接合一,解决了教学难题,培养了检测专业的“正规军”。(二)情境真实,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12、圆跳动检测在CNAS实验室进行,学生按照接收样品、制定检测方案、出具检测报告等完整的实验室工作流程开展检测,不仅能掌握圆跳动检测技术难点,还能评定零件是否合格,可以培育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提升。(三)创新教学手段,打造有效课堂圆跳动公差是评价零件精度的关键技术指标,也是体现检测人员能力水平的关键检测要素。在检测过程中加入了实验室特有的人员能力比对环节,这样既保证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客观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四)劳动育人,贯穿教学全过程学生课前按样品管理办法接件,课中先对实验室环境、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再按照检测校准过程控制程序完成检测并为客户岀具检测报告,课后按规范要求进行实验室6S管理和记录归档,这个过程可培育学生良好的劳动精神,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Reference:刘云生.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1(9).(作者单位:长治技师学院)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