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县城的机构改革调查

上传人:玉*** 文档编号:475696972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县城的机构改革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个县城的机构改革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个县城的机构改革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个县城的机构改革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个县城的机构改革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个县城的机构改革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县城的机构改革调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个县城的机构改革调查 田国宝2022年8月,娄烦县启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机构改革,将党政机构从原来的35个减少至22个。作为山西省第二批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县,娄烦县机构改革相对顺利。多数受访者表示,虽然改革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但整体上,业务更加聚焦,一个部门负责一摊事,不会出现扯皮推诿的情况;由于审批层级减少,管理扁平化,部分权力下放,工作效率提升了,多数干部对改革持积极态度。怎么改娄烦县位于太原西北部,下辖7个乡镇,户籍人口12.3万,常住人口9万出头,集山区、库区和老区于一体。2022年,娄烦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亿元,财政入不敷出。与山西大部分地区一样,娄

2、烦县也拥有丰富的煤炭储量,但由于地处汾河上游,境内的汾河水库又是太原市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态屏障,所以被禁止开发,日常机构运转和经济发展等方面支出,主要依靠转移支付。山西15万人口以下小县较多,普遍存在财政供养人员比例失衡、人浮于事等突出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2020年,山西启动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以构建简约高效的小县行政管理体制。河曲和浮山两个县作为首批试点县,于2020年底启动机构改革;2022年8月,娄烦、榆县、黎城和石楼4个县被列为第二批试点县。从这6个试点县的具体行动来看,改革主要有5种类型。第一类是职能相近和联系紧密的机构合署办公,比如,县委办和政府办合署办公,由县委副书记兼任县委办

3、主任。第二类是职能相近的局委合并,如发展改革委和工信局合并。第三类是根据职能需要,组建新的机构。第四类是优化纪检监察和巡察机构设置。第五类是业务口线调整,比如将体育从卫生系统划入教育系统。调整后,一头多管、交叉管理的情况有所改善。合并后的政府组成部门,均由分管副县长兼任局长和第一书记,比如娄烦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瑛兼任发改工信和科技商务局局长;副县长马建玉兼任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局长。娄烦县一名干部介绍,在山西人口小县机构改革中,部门合并后由分管副县长兼任局长,这一创新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改革阻力,“合并后,无论谁当一把手,对方都不会服气,副县长兼任,谁都没话说”。上述干部进一步表示,机构改革

4、后,原来部门正职领导转为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局长或分管副局长,继续分管原来的领域,岗位级別和权限跟改革前相比没有太大变化。合署办公和其他整合方式也采取类似形式,娄烦县委宣传部与文旅局合署办公后,宣传部分管宣传和文旅两个领域,常务副部长分管宣传工作;在宣传部领导下,文旅局长加挂宣传部副部长职务。人员如何安置娄烦县城坐落在一条东西向的山谷内,县城从南到北1公里出头,东西长度大约在5公里,沿着两条主街走一圈用不了1个小时。改革前,娄烦县党政机构一般配备1名正职领导和3名副职领导;合并后,分管副县长兼任局长,配备3名到4名副局长。由于领导岗位减少,一大批科级干部需要离开领导岗位被重新安置。娄烦县境内的

5、汾河水库是太原市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上述干部介绍,娄烦县为公务员和事业编人员设置红线,即1968年及之前出生的人员,原则上必须退休。如果领导岗位的干部不愿意提前退休,一般是取消领导职务,保留级别待遇,在本单位担任调研员等职务,继续做辅助工作。以娄烦县委编办为例,与老干部局一起并入县委组织部后,按照规定,编办主任必须由组织部副部长兼任,所以,原编办主任转任组织部四级调研员,继续协助编办工作。在机构改革中,娄烦县对年轻干部进行提拔。比如,县委宣传部与文旅局合署办公后,原宣传部部长任瑛担任常务副县长,兼任发改工信和科技商务局局长;原副县长庞娟升任常委,担任宣传部部长。据娄烦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6、,娄烦县公职人员超过3000名,这次改革精简编制人员341名。由于公务员本身数量较少,超编人员主要以事业编制人员为主。对于超编人员,一部分采取编制下沉,娄烦县共涉及56人,浮山县涉及85人,河曲县达到139人,用编制下沉方式来填补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力量。仅靠编制下沉显然无法消化全部超编人员,剩下部分则通过“退三进一”方式慢慢消化,即各个机构编制固定后,每退休三人,增加一人。其他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也采取类似方式消化超编人员,比如河曲县超编人员达到903名,计划用5到10年时间消化完;而娄烦县超编人员341名,5年时间就能消化完。效果如何娄烦县机构改革的效果,最直观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分管副县长兼

7、任局长,缩小审批层级,办事效率提升;另一个是节约了办公经费。人员经费、办公经费下降在试点县都有明显的体现。根据当地政府公布的数据,河曲县每年可节约办公经费1050万元,减少人员社保支出1.33亿元;石楼县每年可节约2200万元人员经费和5000万元办公经费。机构改革大部制带来的管理扁平化,普遍受到地方机构公职人员的欢迎。娄烦县一名副局长表示,原来一件事情,相关科室先报给副局长,副局长报给局长,局长再报给分管副县长;现在科室报给副局长,副局长报给局长就相当于报给分管副县长了。除了审批流程简化和办公经费下降,机构改革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非业务工作量减少,“像非业务汇报材料,原来做3份,现在做1份就够

8、了”,上述副局长表示。但机构改革也给部分单位和人员带来困惑和压力。上述副局长表示,在机构改革中,娄烦县某业务领域的3个事业单位合并,编制人员从原来的20多人降至6人。与此同时,由于原来归属其他部门的相关职权划入,每个人的工作量均有所增加,基层工作人员的压力增加了不少。机构改革2020年4月,山西启动“大部制、扁平化、强基层、重实战、高效率”为原则的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初步选定浮山和河曲两个县作为试点县。浮山和河曲两个试点县均于2020年6月前后成立人口小县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和县长挂帅,并组建由编办、组织、财政、人社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的工作专班和工作组。领导小组及工作组对全县机构编制

9、、职数配备、工作职责、经费核拨、人员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将党政群部门职能重叠、相近、割裂、权责不清的情况进行梳理,结合山西省指导意见,制定机构改革方案。2020年底,河曲和浮山的人口小县机构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先后通过审批,并分别召开动员大会启动机构改革;2021年9月前后,河曲和浮山初步完成了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整合及縮编工作。山西省浮山县基层治理公共指挥中心2022年2月,在全国编办会议上,山西省委编办介绍了人口小县机构改革第一批试点县的相关情况;2022年5月,山西省委编办对首批人口小县机构改革经验进行总结,并开始部署第二批试点县。根据中国县域经济统计年鉴(2021),中国20万人口以下的县

10、城超过400个,其中5万人口以下的县城达到90个,普遍存在与山西人口小县类似的情况。不仅仅是山西,江西、内蒙古、湖南等多个省、自治区也启动了机构改革试点。2023年6月下旬,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委编办发布消息称,正在全旗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进行摸底,梳理涉改部门名录,为下一步推进改革作准备。此外,北京通州区、吉林靖宇县等也启动乡镇机构改革,其中通州潞城镇将党政机构重组为综合、经济发展、党群工作等7个办公室,便民服务、市民活动、市民诉求等5个中心,及1支综合行政执法队。娄烦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娄烦县下一步工作是继续消化人口小县机构改革成果,同时根据下一步国家和省市机构改革方向,对现有机构进行二次调整优化,做好上下级衔接工作。(摘自经济观察报)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