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论坛旧时风景——祝椿年生平与其所书匾额、碑刻考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品论坛旧时风景——祝椿年生平与其所书匾额、碑刻考略(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艺术品 论坛 旧时风景祝椿年生平与其所书匾额、碑 刻考略艺术品 期刊 | 论坛旧时风景祝椿年生平与其所 书匾额、碑刻考略祝椿年(约 1861约 1927),字荫庭,顺天府宛平人。膝下 有一女。清光绪十七年( 1891)中举,乡试复试一等一名。 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任学部主事、京师督学局科员。同 年十月派充小学教育科员。 1907 年任京师督学局总办, 同年 十月任京师劝学所帮办。 1909 年任清末北京城第一位总董。 民国成立后, 1912 年,受蔡元培之命,祝椿年负责接收学部 督学局。 1912年 4月 21日任北京教育会副会长。 1912年5 月,任京师学务局通俗教育科长。 191
2、2 年 11 月任北京通俗 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1915 年 9 月任通俗教育研究会讲演股主 任。 1915年 11月任京师模范讲演所副所长,后主持工作。1917 年任京师劝学员长。 1921 年任京师模范讲演所长。 1924 年任京师学务局副局长。 1925年 1月 7日任北京临时执政府 京兆教育厅厅长。 1926 年 4 月任北平普励小学校董事会总董 (未上任)。1926 年 12 月任故宫博物院维持会会员。约在 1927 年 5 至 6 月间去世。祝椿年书法艺术特点 民国时期,以“帖学”为宗且以楷书著名的北京书家为数不 少,多为晚清馆阁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书家,其中有陆润庠、刘春霖、冯恕
3、等人。祝椿年虽没有上述这些书家为人所 熟知,但在当时,也有一定的社会声誉。祝椿年 行楷八言联因为翁同龢的门生缘故,其书法也是师 从松禅,受翁同龢影响较大。他的楷书矩度森严,用笔苍古; 行草书则恣肆跌宕,别具风神。以至于其模仿翁同龢的作品 真假难辨。清代胡思敬的国闻备乘提及晚清书画时,言 到:“戴熙画迹初不贵重,南皮张之万一意摹熙,不惜重金 购之,声价顿起。予甲辰游厂肆,以十二金购一便面,友人 李希圣见之,犹以为不甚得意之作。同治时钱澧尚无书名, 翁同龢学钱书,极力游扬,名遂高出刘墉、王文治之上。奉 新许振神出祁寓藻门,其书可乱祁。杨翰与何绍基友善,其 书可乱何,掩其下款,虽厂贾莫能辨。近所见同
4、龢书,多系 许叶芬、祝椿年伪笔。成亲王书多系葆初伪笔。”作为两代帝师的翁同龢,书法以楷书和行书最为擅长。在清 代书坛占有重要地位,评价甚高,被誉为“同光书法家第一” 祝椿年当时能够伪笔其师,可见其书法的功力深厚。新编对相四言 祝椿年 题签同清代大多数书法家一样,祝椿 年属于科举出身,故其书法也深受“馆阁体”影响。其楷书 取法颜体,结体平整、方正。笔画对称匀整,笔力雄强,厚 重不足,气势有些柔弱。笔法以圆笔为主,柔中带刚。总体 上力度欠缺,时人称其书法“骨多肉少”,整体上看非常规整、圆润。其行书笔力沉郁,流畅,有王羲之、赵松雪之遗 风。用笔内敛,结体圆润。起笔多以圆笔,藏锋,收笔自然、 洒脱。点
5、画圆满,行笔张弛有度,干净利落。字体平正,行 气十足,通篇章法布局潇洒,气象饱满。多以对联和扇面存 世。扇面多属与他人合作,偶也作山水小品,但留世甚少。 祝椿年属于那种“不求名利,不同流合污之士,博有才华而 清高孤傲”一类的书画家,曾在荣宝斋挂出笔单,他的润例 也较为人所能接受。祝椿年的后人也多随其研习书法,传其 晚年的作品多为其女儿和外甥代笔,且真假难辨。藐园石刻藐园为祝椿年当年的住宅门额祝椿年所书匾额祝椿年见于文献的书法作品多以匾额、碑刻、以及对联为主。其中文献记载的匾额甚多,多为买卖字号,以吴裕泰茶栈最 为人所熟知。清末民初买卖字号多以名人题匾为荣,作为文 化界的名人,京城内由祝椿年题写
6、的匾额也颇多。但因年代 久远,战乱等诸多因素,因此其题写匾额留存不多,在北京 笔者仅仅发现三处。一是“北京汇文小学校”,二是观音寺街的“京华客栈”,三是琉璃厂廊桥的“琉璃厂”。此外尚有 诸多匾额已经随着岁月流逝不复存在。 诸如:乐寿堂药店(乐 仁堂)、隆福寺连三元湖笔徽墨庄、保定西德记茶庄、琉璃 厂问古斋古玩铺、呼和浩特永升斋鞋铺等, 琉璃厂东西门额、 北海公园乐静园门额、琉璃厂土地祠五显财神殿匾额、正乙 祠等早已拆除或不知去向。北京汇文小学校匾额北京汇文小学校原是 1871 年(清同治 十年)成立的培源斋,即基督教崇文门内亚斯立堂附设蒙学 馆(1871 1885),是我国最早的教会学校之一。
7、 据学校 1927 年编纂的京师私立汇文中学校一览记载: “本校肇建于 前清同治十年( 1871),时有美以美会初立教堂于北京崇文 门内,因附设蒙学馆一所,仅有学生四名,课以四书圣经诸 籍,既而四方学子负笈就学者日众,遂于馆内添筑宿舍,俾 学生寄居其中专心向学。学馆分上下两斋,即今之初、高两 等小学也,由是,规模课程日渐扩充雏形具矣。 ” 1885 年改 称为怀里书院, 1893 年成为汇文大学 (成美馆),1901 1928 年改名为北京汇文高等小学校。 19281950 年成为北平特别 市私立汇文第一小学。 1950 1956 年,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 19561968 年,北京市东城区盔
8、甲厂第一小学。 1968 1978 年北京市东城区东风小学。 1978 年,北京市东城区丁香胡同 小学。 2010 年丁香胡同小学正式恢复北京汇文一小的校名。 北京汇文小学校旧影祝椿年从任职学部开始,就一直负责小 学教育,汇文小学在当时也是京师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小 学校,因此作为京师小学主管官员的祝椿年与汇文小学应有 交往。匾额题写具体时间尚不可考,只知是清末时所书。 祝椿年题写的校匾,木质黑字。楷体,匾额上有无上下款均 已辨别不清。 从该匾来看, 书写规整, 圆笔为主, 方圆兼备, 笔意连贯,正书略带行意,用笔雅致,颇显文人风范。观音寺街京华客栈京华客栈始建于清朝末年。位于大栅栏西 街 4
9、8 号,旧名“连升店” ,意取“官运亨通、连升三级” 。 曾是各地来北京的商人住宿之所。京华客栈匾额京华客栈的 建筑是二层意大利式小洋楼,中西合璧风格。小洋楼原为木 结构, 1976 年唐山大地震后改用水泥加固。 如今梁柱间的图 案及文字模糊,但琉璃彩画、雕花屋檐仍很清楚。 2009 年, 京华客栈的门脸和部分建筑进行了修缮。目前京华客栈的门 脸保存较为完好, 拱门上方的石匾内有红底金字 “京华客栈” 为祝椿年题写。琉璃厂东西门铁牌坊门额与琉璃厂廊桥门额 孙殿起著琉璃厂小志一书中载: “琉璃厂东西门,旧有 铁牌坊,光绪末年置。光绪三十四年( 1908)十一月,正宗 爱国报有纪事云:琉璃厂东西门
10、,拟安铁牌坊各一座,现已 动工,将来落成后,一定阔不可言哪 ! 案此铁牌坊,是祝椿 年书额,民国三十一年为日本人拆去。 ”由此可知,在清末 时期,琉璃厂东西门有铁牌楼,由祝椿年题写, 1942 年日本 占领期间被拆除。门额无存。琉璃厂廊桥门额 2011 年新建 的琉璃厂廊桥上的门额则从原琉璃厂铁牌坊的门额中选取 集字的。该桥跨距 33 米,宽 4 米。琉璃厂文化创意产业园 区办公室所立的说明中称该匾是从 1906 年祝椿年题写的铁 牌坊门额中选取的,这与琉璃厂小志所记载 1908 年的 时间稍有差异。吴裕泰茶栈吴裕泰茶庄始建于 1887 年(清 光绪十三年),初名吴裕泰茶栈,创始人是安徽歙县昌
11、溪村 人吴锡卿。当时是为吴氏家族茶庄进储茶叶而建。光绪年间的吴裕泰茶栈以仓储、运销、批售为主,门市零售 为辅。清末时期,吴裕泰创始人吴锡卿去世后将家产分给了 五个儿子,他们组建了一个管理机构“礼智信兄弟公司” , 继续经营吴裕泰茶叶。 20 世纪初吴裕泰将茶庄开到了天津, 在天津北大关一带建起了天津裕升茶庄,裕升茶庄主营批发 业务,员工二百多人。后来甚至取代了“吴裕泰”在天津销 售的销售地位,构筑了礼智信兄弟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 吴裕泰茶栈以拼配花茶为经营特色,开始是自己窨制,后一 律在产地窨。那时北京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是喝花茶,吴裕泰 拼配的茶基本上是大众化的,所以生意一直很兴隆,在北京 茶
12、行中独树一帜。现在比较正式的说法是,当初“吴裕泰茶 栈”的匾额是吴锡卿用五块银圆请祝椿年写的。 “文革”期 间该匾被摘了下来当做包茶叶包的案子,后不知去向。恢复 老字号的时候吴裕泰请著名书法家冯亦吾老先生题写了新 的吴裕泰茶庄匾额,黑地金字的横式匾额,沿用至今。 隆福寺连三元湖笔徽墨庄连三元湖笔徽墨庄的前身是连仲 元湖笔徽墨庄,历史较久远,据笔业前辈回忆,它在清朝道 咸年间就已享誉京城了。连三元湖笔徽墨店位于隆福大街东 口路北轿子胡同南口外西侧。为河北任丘县陈王庄村人王姓 一家所经营,为前店后坊的毛笔作坊店铺。道咸时国子监的 监生,赴京赶考来贡院的举子都来此地书铺、毛笔店购物。起初连仲元的生意
13、一直是不错的,至光绪三十一年,由于科 举制度废除了,生意上稍差一些,可还过得去。但是由于当 时的经营者沈文林(三河县小柳店人)投资清东陵的修缮工 程,赔了钱,为了抵偿债务,在 1917 年不得不卖掉连仲元 湖笔徽墨庄。此时北三元毛笔店的王子仪经理看好了这一机 会,以大洋五百元买下了连仲元的铺底。并更名为“连三元 湖笔徽墨庄”,请祝椿年题写了店名,王子瑞任经理。此后 由王晋昌、王晋良继承,隆福寺街上的两家笔店都在王姓名 下了。北海乐静园门额北海公园九龙壁后,原有院落一座,为大西 天(西天梵境)的西跨院,山门为真谛门,正殿为大圆镜智 宝殿,用于存放大藏经刻板。 1900 年大圆镜智宝殿遭到八国 联
14、军劫掠, 1919 年整座建筑群失火被毁, 只剩下九龙壁幸免 于难。共和以后被军阀政府的驻军将山门拆除。另据雍和 宫志略记载,北海 1925 年开放以后,真谛门改建一座花 园式的门名曰:乐静园。门上三个字为祝椿年所写。 1926 年 北海体育场兴建,只存在一年的乐静园门额被拆除。除了上述提及的匾额以外,还有一些匾额不为人所熟知,诸 如:乐寿堂(乐仁堂的前身)匾额和配匾、琉璃厂问古斋、 琉璃厂土地祠五显财神殿以及呼和浩特永升斋鞋铺等地的 匾额。非常遗憾的是这些匾额仅仅见于文献记载,未能有实 物流传。祝椿年所书碑刻 目前发现尚存的祝椿年的作品中,碑刻、墓志共有五件。这 些作品均为光绪三十二年( 1
15、906)以后所书。其中重修琉 璃厂土地祠记和北京琉璃厂安平公所记是为琉璃厂内 的土地祠和安平公所所书,其他三件为近代知名人物慧仙、 毕登云和郭瑞所书。慧仙女工学校碑慧仙女工学校碑, 1985 年 11 月在北京市东 城区南吉祥胡同 21 号发现。碑螭首须弥座。首身高 277 厘 米、宽 89 厘米、厚 23 厘米。须弥座高 73 厘米、宽 114 厘 米、厚 70 厘米。慧仙女子学校碑 碑阳碑额篆书“慧仙女工 学校”六字。首题“慧仙女工学校碑记” 。撰文者为“花翎 二品衔候补三品卿郎中诚璋” 。“京师督学局科员学部主事祝 椿年”书。碑阳存正书 18行,740 字。碑文记述了慧仙女士 捐资助学的
16、原因,校名的来历。碑阳镌刻于光绪三十二年 (1906)十一月。碑阴存正书 9行,144 字。为戊午年(1918) 四月十五日,邓诚璋记。碑文记述辛亥革命后银号倒闭,学 校因资金无着而停办的情况。该碑原立于东城区南吉祥胡同 净土寺(慧仙之祠堂)旧址,现藏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这 是目前所发现的祝椿年书写的最早碑刻作品。 慧仙女工学校是清末北京地区由私人出资、学部立案的女子 职业学校之一,出资人慧仙,姓额者特氏,满族。其夫为故 工部郎中世袭云骑尉承厚。撰文者诚璋,汉姓邓,是清末内务府的一位郎中, 其先伯父和承厚大父于咸丰十一年 ( 1861)一同殉难杭州,故两家累世通好。 1905 年冬季,承厚病故, 慧仙过于悲痛,未过百日,便随夫而去。慧仙女子学校碑 碑阳 局部慧仙去世前嘱托她的母亲说: “以我家遗产兴女工。世好邓裕如(裕如为诚璋之号) ,性 不欺,且热心学务,属之经画,其可竞吾志。 ”请邓诚璋经 办,用她的遗产捐助学堂,兴办女校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