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上传人:xftxx****9158 文档编号:475694231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语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文章,寻找主题词语。2.设计朗读,走近母子的爱。3.模拟访谈,感悟母爱和生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默读文章,寻找主题词语。 2.设计朗读,走近母子的爱。教学难点:感悟母爱和生命。教学设计(一)导语引入,创设真实任务情境 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董卿主持的朗读者,那么今天有一个机会:央视栏目朗读者正在筹备新一期的活动,邀请你担任朗读者,并协助节目组完成活动的策划。节目组决定将秋天的怀念定为朗读篇目,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任务:1.默读文章,寻找主题词语2.设计朗读,走近母子的爱。3.模拟访谈,感悟母爱和生命。(板书课题及作者)(二)略读文章,寻找主题词语任务一、默读文章

2、,寻找主题词语1.快速默读文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含“秋天”和“怀念”这两个关键词。)2.请你从这个故事中提炼出一个最能够表达本文主题(情感)的词。学生明确: 1.重病缠身的母亲,在史铁生双腿瘫痪后体贴入微地照顾他,可是史铁生却依旧感到悲观 绝望。在秋天的时候,他的母亲离开人世,并鼓励他要好好儿活。史铁生非常怀念他的母亲,终 于知道了他母亲对他的良苦用心。 教师点评:这位同学概括了本文的“人 + 事 + 果,并且包含“秋天”和“怀念”这两个关键词。特别完整简洁。 2.爱。母亲带病照顾儿子,是爱;儿子写文纪念母亲,也是爱。 (教师引导)有些学生回答“怀念”,老师继续引导追问:史铁生写这篇文章,

3、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可见史铁生对母亲的感情怎样?史铁生非常思念逝世的母亲,深爱着自己的母亲。 教师小结:明确了本期节目的主题词爱,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设计朗读,一起走近史铁生与其母亲,去寻找他们爱的证据。(三)设计朗读,走近母子的爱任务二、设计朗读,走近母子的爱1.精读文章,圈点勾画出蕴含着母爱的相关语句,并以小组为单位对其进行朗读设计,分析史铁生母亲的内心世界。朗读:从重音、停连、语速、语调等方面进行设计分析:抓住关键词,想一想母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动作(神态、语言)示例:我们组朗读的句子是:“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

4、,看着我。朗读设计:“悄悄地”需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具体设计)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需要发泄,甚至需要一个人发泄,她小心翼翼的用宽厚的母爱容忍着儿子的暴怒(设计原因)小组开始活动。第一组展示: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朗读设计:重读“扑”“抓”,语速加快,一扑一抓的动作读出母亲看到孩子捶打腿时的痛心与焦急。“在一块儿”要停顿,两个“好好儿活”要读慢一点、轻一点,语气悲痛而隐忍,儿子痛苦,妈妈比儿子更痛苦,但是她得克制自己的悲情,她得努力地给儿子一份坚定的力量。 学生点评:本小组的语气、节奏、重音都把握的非常好,都在用心朗读,读出了情感。第二组

5、展示: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朗读设计: “挡”字要重读,是母亲有意的动作,她怕“我”看到落叶飘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生情,要读出母亲的细心。“憔悴”应读出绝症晚期对身体的折磨,又显示着儿子残疾又绝望的状态对母亲心理的折磨;“央求”,应读出屡遭儿子拒绝却从未改变的关怀与渴望。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朗读设计:重读“高兴”“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准备准备”语气轻快,母亲想让他去看菊花,母亲对于儿子答应出去走走喜出望外,可见儿子在她心里地位十分重要。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朗读设计:“悄悄地”,通过

6、轻读表现母亲动作的轻,以及对我小心翼翼的态度。 学生点评:本小组用灵魂来传达心声,他们体会到母爱的本质,还原了母爱的不易。第三组展示: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朗读设计: “有病的儿子”“未成年的女儿”重读,稍微停顿,语气眷恋不舍,语调低沉,读出母亲的不舍与牵挂,在痛苦的弥留之际,心里惦记着的依然只有自己的儿女,读出母亲无私的爱。 学生点评:我想只有真正体会母爱的人才有这样的朗读。字字珠玑,声声传情,这位同学一定是一位富有真情的同学。 教师小结:通过朗读,我们发现,母亲未曾言明对儿子的爱,但她的一言一行却皆是爱儿子的痕迹。 教师引导 1:

7、面对母亲深沉的爱,史铁生给出了怎样的回应?哪位同学帮咱们朗读一下史铁生瘫痪之初表现的句子。 学生朗读: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教师点评:你是一位被文字感动的孩子。 学生朗读:“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 教师点评:你读出了作者的绝望。 教师引导 2:请同学们看资料链接(一),你感悟到了什么?资料链接(一)1951年1月4日,史铁生出生于北京,中学就读于清华附中。他是千里挑一的顶尖学生。他不但作文写得好,还会朗诵,他喜欢物理,懂无线电。他还是个运动健将身材健硕,风华

8、正茂、才华出众的他,当年是全校女生崇拜的男神。乒乓球、排球、篮球样样精通,尤其擅长80米跨栏,他跑起来像刚出斗兽场的野牛,只要有他参加的比赛,一冲就是第一名。18岁那年,去陕北延川县关家庄插队。20岁,史铁生在山里放牛,遭遇暴雨和冰雹,无处可躲。雨停了,史铁生大病一场。他以为自己的身体强壮,扛一扛就过去了结果,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21岁,他从80米跨栏冠军变成了一个轮椅上的人,从清华附中的全能男神变成被上帝按住的“废人”。学生明确:从全能男神变成轮椅废人,史铁生心里更多的是愤怒、不甘、抑郁、绝望。那个时候,面对母爱,史铁生心中只有自己。 教师引导 3:然而,时过境迁之后,史铁生对母亲的

9、情感发生变化了吗?我们朗读第二、四、五段体会一下。你体会到了什么情感? 学生朗读,明确:悔恨 愧疚 遗恨 教师引导 4: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写了这样的话: 同学们齐读“资料链接(二)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史铁生我与地坛教师引导 5:后来儿子也懂得了母亲的爱,我们再一起读:资料链接(三)我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闭上眼睛,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从树林里穿过。

10、-史铁生合欢树教师引导 6:课文中也有这样的句子,我们一起朗读 学生朗读: “我懂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活” 教师引导 7:作者好好活了吗?你从哪里看到?对! 资料链接(四)“路,无法再用腿去趟,只能用笔去找。”-史铁生“若不能活出最好的自己,就是对不幸犯下的罪。”-史铁生史铁生大事记:“1977年,母亲去世。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品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1989年,与挚爱陈希米步入婚姻的殿堂。”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

11、的患者。教师引导 8:大家有没有注意插图? 教师总结: “好好活”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就是这句“好好活”,托起了儿子的后半生,让有缺憾的生命如此精彩。 教师板书(四)任务三:模拟访谈,感悟母爱和生命朗读环节圆满落幕,为了提升节目的收视率也为了解决同学们对文本的疑问,节目组设置模拟访谈环节。如果让你与作者对话,你准备说什么?(可以提问,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我们先来解决疑问吧!哪位同学想问? 访谈一:为什么在文章的最后你会又写到菊花? 学生明确:“淡雅”“高洁”“热烈而深沉”的菊花正是象征着母亲的精神品质,“泼泼洒洒” “开得烂漫”的菊花也象征着我的心态从暴怒无常到坚强乐观,由悲观绝望到

12、充满希望。我主要想借物喻人。 访谈二:请将你的感悟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做好发言准备。 学生展示(一): “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还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生存还是毁灭?”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给出了答案。人生无论遭受怎样的磨难,都要“好好活儿”,活得坚强,活出尊严,踏出一条通向生命意义的最幸福的路。 学生展示(二):不论经历多少坎坷、磨难,世间的母亲都恳切希望自己孩子都能用积极、坚强、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活出精彩,绽放少年生命的光彩。“子欲养而亲不待,子欲孝而亲不在。”珍惜母爱,我只有好好学习来回报母爱。 教师总结:同学们,时间总是如此匆匆,你们的朗读让我沉醉在史铁生先生对母亲的怀念中无法自拔。细细沉思,令我无法自拔的又何止是对母亲的怀念,又何止是大家的朗读,还有史铁生笔下告诉我们超越局限的病隙碎笔,浸透生命赋予了无数人向死而生的希望的合欢树,凝视与思索生命的结晶的我与地坛。今天老师把这些文章推荐给大家,希望在某一天,某一时,你们能与这些美好再次相遇。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段话共勉:人生,道路漫漫鲜花也有,荆棘也常不要放弃梦想和希望因为你的身边阳光常在,亲情常在!梦想的种子定会发芽!幸福的花朵定会绽放!只要我们都,好好儿活板书设计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