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和目的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75646171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和目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和目的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和目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和目的(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和目的.精品文档.机械通气的基本原理和目的一、机械通气的病理生理目的机械通气是危重病患者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其病理生理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支持肺泡通气 使肺泡通气量达到正常水平,将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水平维持在基本正常的范围内;但对于颅内高压病人,往往需要肺泡通气量高于正常水平,使动脉二氧化碳水平低于正常,以降低颅内高压;而对于ARDS患者,应采用低于正常的肺泡通气量,实施允许性高碳酸血症,以达到防止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目的。2改善或维持动脉氧合 在适当吸入氧浓度的条件下,使动脉血氧饱和度90(相当于动脉氧分压60mmHg

2、)。由于组织氧输送是由动脉氧分压、血红蛋白浓度和心输出量共同决定的,过分的强调动脉氧分压达到正常水平对机体并无益处。3维持或增加肺容积 吸气末肺脏的充分膨胀,即维持吸气末肺容积,可预防和治疗肺不张及其相关的氧合、顺应性、防御机制异常。通过应用呼气末正压,维持或增加功能残气量,可用于治疗术后低氧血症和ARDS等。4减少呼吸功 机械通气做功使患者呼吸肌肉做功减少,降低呼吸肌氧耗,改善其它重要器官或组织的氧供。二、机械通气的临床目标机械通气的临床治疗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纠正低氧血症 通过改善肺泡通气量、增加功能残气量、降低氧耗,可纠正低氧血症和组织缺氧;2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纠正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但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并非一定要降至正常水平;3缓解呼吸窘迫 缓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呼吸窘迫;4防止或改善肺不张;5防止或改善呼吸肌疲劳;6保证镇静和肌松剂使用的安全性;7减少全身和心肌氧耗;8降低颅内压 通过控制性的过度通气,降低颅内压;9促进胸壁的稳定 胸壁完整性受损的情况下,机械通气可促进胸壁稳定,维持通气和肺的膨胀。刘大为 高级医师案头丛书危重病医学172页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年5月 第一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