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5634694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 多数农村学生并不同城市的学生一样用很多的课余时 间来学习,相反,农村的学生自律能力普遍不强,这主要是观念差异所致。所以 谈及如何提高成绩这个问题上, 学生和家长由切身体会而得出统一的结论是, 老 师严则成绩高,反之则低。这也合乎眼下应试教育的规律,这种教育体制下,并 不要求学生有多么高的自主发挥,而是看谁肯下功夫,肯花时间,只要拼命做、 背,就会成效显著。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应试教育在维系城乡升学公平上还 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当然, 农村学生的基础不牢固早已是路人皆知的, 但通过 调查下来的情况来看, 基础不厚不过是疥癣之疾, 劲头不足才是心腹

2、大患。 因为 基础不足尚可以亡羊补牢, 劲头丧失、 锐气大减则是釜底抽薪。 曾经想当然地以 为农村的生活条件大不如城市,人言:困于心,横于虑,而后作。农村的孩子为 改善改变这种状况而奋发读书。 但实际考察下来与理想大相径庭。 具体是何种原 因造成今日之农村学生思想之贫大于物质之贫尚待查明。 或许是今日农村的物质 生活相对提高, 也或许是电视网络的舆论作用。 总之, 摆在眼前的是一个很严重 的问题。此外,地方保护主义也是阻碍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支力量。 据了解, 当地 的初中学生一般不会在中考时填报遵义市的重点中学, 其原因并不是没人有那个 实力,而是填本县以外的高中, 万一落榜, 即便是上了本

3、县高中的分数线也不一 定能上该中学。 所以多数的学生为求稳妥不得不填报本县的一般高中。 学生水平 有限固然是事实, 但当地教育部门为维护自己的利益不鼓励也就算了, 还如此设 置障碍对学生就太不公平了。升学管道不畅通,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2、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地方特色和整体优势,提出以下改进意见:首先是在学生方面,虽然大多学生基础薄弱且学习积极性不高, 但其资质还 是相当不错的。山村虽然物质条件不甚丰裕,但基本的能保证青少年健康发育成 长的物质所需还是有的。学生大多淳朴可爱,反应敏捷,可塑性强。所以,基于 这个还算不错的客观条件,只要老师在学生身上多花心思,严格要求,并且善于 引导,积极鼓励,学

4、生的学习成绩是可以也是一定能够提高的。另外,在支教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专业知识强,敬业程度高的优秀教 师。不光如此,也有老师放弃了外调升迁的大好机会,甘愿扎根留在这穷乡僻壤, 十几年如一日,从未止息。对于此种难得的教学资源,当地教育部门,当地政府 应该加大扶持,重点关照。对这类安心扎根农村的教师一方面提高待遇,另一方面可遣至外地进行培训,促成其更好地为本地教育事业服务。然而以上两点所能解决问题的范围和程度毕竟有限,这个长期形成的差距必 然要用长效的机制才得以彻底解决。 在这当中,唱主角的正是国家的相关政策倾 向和重点帮扶。农村问题说到底是一个穷字,但核心并不是穷经济,而在于穷知 识、穷技术

5、、穷观念,归根到底是穷人才。只有想办法让无数的知识人才前赴后 继不断地投身到中国的农村建设队伍当中,这个问题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 决。但目前就全国范围的大学生就业去向来看, 基本上没有主动积极考虑去到农 村就业的。其中责任并不在于大学生,而是在于国家的政策性导引不够。 并没有 足够的鼓励来弥补其物质条件的匮乏所留下的空白,大学毕业生不愿意投身农村 的建设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好在近年来我国对于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正 在不断地加强,相信随着城市就业的饱和和相关政策措施的到位,将会不断有大学生到农村去就业、生活,而城乡教育的差距届时将会逐渐缩小。现总结如下,农村教育问题的成因是多样的,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师资配备 不足,留不住人才 ;最严峻的现状是学生学习渐成不够积极主动的氛围。解决这 一系列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这期间可以尝试加强严看硬管式的应该教育 的传统方法, 着重要给学生树立起积极拼搏的意识。 其根本的和实质性的改善则 必须举全国之力而为之,且要坚持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