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写作范文与素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563468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写作范文与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写作范文与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写作范文与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写作范文与素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写作范文与素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写作范文与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写作范文与素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写作范文与素材范文目录1. 从“一滴水”到“常流水” 2. 师爱的智慧3. 甩开莫名的“威信” ,努力贴近学生4. 走向和谐奋进的前曲理解学生5. 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 (保护学生的尊严) 6. 如何“因材施教” 7.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8. 营造温情氛围 呵护学生自尊9. 浅议何谓“严中有爱,爱中要严10. 教师的使命11. 让学生“学会学习” 12. 创新能力13. 良好师生关系14. 浅议何谓“严中有爱,爱中要严15. 让学生“学会学习” 16. 创新能力17. 良好师生关系18. 教师如何用人格魅力影响学生?19. 教师应和学生一起成长20. 德育教育工作之我见21. 爱学生是教师

2、的天职22. 教态 - 写在脸上的师德去年11月30日的中国青年报整版介绍了一位18岁青年:通过了 MCS和MCDBA勺全部考试,成为亚洲地区最年轻的数据库专家之一。他仅有初中学历,曾经是一个成绩差得让老师失望、 让母亲绝望的孩子。 他说:“我很幸运地找到 了一个适合我学习的互联网,很幸运地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得到了一种适合我的 教育方法。 ”他的母亲说: “从才智上讲,儿子只能算是平平;从自制力来讲, 他低于一般孩子。他之所以能走出一条新的路,只是因为他找到了适合他的教 育环境和方法,让他在求知欲最旺盛阶段能自主地、随心所欲地学习。” 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自小十分顽皮。在多次说服无效的情况下

3、,苏洵决 定改变教育方法。在这以后,每当孩子在玩耍时,他就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 孩子一来,更是故意将书“藏”起来。苏轼和苏辙好生奇怪,以为父亲一定瞒 着他们看什么好书。两人出于强烈的好奇心,趁父亲不在家时,把书“偷”出 来,认真地读起来,从此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读书的乐 趣,终成一代名家教育写作文采提升素材一、排比句1、若让孩子生长在批评之中,孩子便养成尖刻和逆反;若让孩子生长在敌意之中, 孩子 便养成攻击和报复;若让孩子生长在恐惧之中, 孩子便养成焦虑和过敏。2、成熟是一种素质,一种源于心灵表于行动的素质;成熟是一种能力,一种自我约束自我 管理的能力;成熟是一种态度,一种对

4、任何事物都保持冷静的态度;成熟是一种心境,一 种能看淡一切,万事淡如水的心境。3 、责任感是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写就的出师表 ,责任感是孔繁森离家别母血 洒高原树立的公仆丰碑,责任感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命运交响曲 。4、幸福,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旁。如果你从母亲手中接过饭碗,心存温馨,那就是幸福; 如果你在灯下读着朋友的来信,品味友情,那就是幸福;如果你独坐一隅,静静听歌,凝 神遐思,那就是幸福。5、有人说,幸福是星级宾馆里山珍海味间的觥筹交错;有人说,幸福是高档舞台厅里动人 旋律中的翩翩起舞;有人说,幸福是端座奥迪、宝马车于人流如潮的大街上招摇过市;也 有人说,幸福是待在密室

5、里数着成叠的百元大钞;然而我要说:拥有这些,不一定就是真 的拥有了幸福!6、什么是幸福?幸福是果园里果农望着压满枝头果实的满脸喜色,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 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是实验室里科学家又有新发现时的舒展眉头,幸福是领奖台上 运动员仰望国旗冉冉升起时的莹莹泪光。幸福是奋斗的结晶,勤劳的丰碑。7、二、比喻句1、教育理念: “填牛 ”与“填鸭” 有人说:经典教育是 “填鸭式 ”的教育。 我说,不错,我是在 “填”,但填的不是 “鸭”,而是 “牛”。“填鸭”是鸭子吃不下,硬塞进去,以图增加分量,卖个好价钱。 “填牛 ”则不然,(别嫌这 个比喻粗俗,这里没有丝毫不敬) :牛有四个胃,容量很大,

6、恰似儿童那有着极大容量的空 空的大脑;牛食量很大,每次吃很多,恰似儿童的大脑,有着超强的吸收能力;牛吃草是 狼吞虎咽而不是细嚼慢咽的,也不是边吃边消化,却并没有任何胃痛或者消化不良的毛病。2、师爱无声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 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教师是火种, 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 教师是石级, 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您 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 献,令人永志不忘。德国哲学家卡尔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 一书里讲过: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 树,一

7、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三、对偶句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2、上联: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肺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必 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下联: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 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四、名言名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3、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感人心者,莫先乎情。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

8、长也。 (礼记)7、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9 、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难寻处处寻 (郭沫若劝勉落榜生)10 、昨夜西风凋碧树 , 独上高楼 , 望尽天涯路。 (悬思)衣带渐宽终不悔 , 为伊消得人憔 悴。(苦索)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顿悟) 王国维人生三 境11、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却是牛奶和血鲁迅12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13、教师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籍比较实用的教育名句1、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2、有位教育家说过: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3、韩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9、4、革命教育家陶行知说: “教是为了不教。 ”5、虽然你不能左右天气,但是你可以改变心情;6、虽然你不能延展生命的长度,但是你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7、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8、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美国著名哲学家爱默生9授之以渔,而不授之以鱼10教是为了不教1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12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论语 . 述而13 读书使人充实 ,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美,富兰克林14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朱舜水集 . 劝学15 今一切事业,须从科学上解决;而一切学问,须从事实上研究。 黄炎培16 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

10、于浸染。 郭秉文17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18、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19、教学的最高的、最后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赫尔巴特20、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21、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蔡元培22、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 国维23、严是爱,宽是害24、泰戈尔:天空没有为我留下什么,但我毕竟飞过25、俗语:让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底的一粒沙子26、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好的山27、雨果:挫折是强者的洗礼之水,弱者的无底深渊28、

11、海明威:人可以被打倒,但是不能够被打败29、桃李不言下自成行30、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从“一滴水”到“常流水” 以往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有一杯水;给学生一杯水,教 师就得有一桶水” 。它之所以流行,在那个时代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目前科技和社会发展 的速度而言, “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已经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需要我们以运 动的观点去认真的对待!首先,这滴“水”应该是学生所需要、所渴求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说的任何事都是对的,教师就是权威,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 所谓的“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就如同一个装满知识的容器,对学生说道: “过

12、 来!把我有的给你倒上! ”于是,今年给这批学生向脑子里倒,明年再给另外一批学生往脑 子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前面讲的可谓是声情并茂,热火朝天,但一看学生却是无精 打采或强颜欢笑,为什么!困为这滴水不是学生所想要的,虽然你给学生倒了好几杯,但 却没有学生所想的那一滴。 于是,教师越教,学生就越不会学,越不爱学。长此以往学生 的主体性没有了,独立品格也没有了,拥有的只是教师所给的那几滴水。我们的课堂应该 是学生的“我要” ,而不是教师的“给你” 。其次,教师所拥有的不应仅仅是一桶水,而应是常流水。 正所谓学高为师,师正为范。唯有学高才能有资格做老师,学高指的是 本身必须具

13、有一定的知识量,能正确的指导学生如何主动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即教师自 己先得有水。当然这水不一定非得比学生多,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传播媒 体的大量涌现,尤其是网络的普及,知识总量呈几何倍数增长,学生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 知识也许远远的大于教师所有的知识量,尤其是对于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如此在此种情 况下,我们所拥有的那一桶水必须不断地更新,否则就将变成一桶死水,那么教师的 工作仅仅是在机械的重复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肯定的说,今后学生所需要的每一滴水,仅靠教师原有的知识 和能力是不行的。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 互动,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 相互沟通, 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唯有通过不同

14、的途径,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接触新的事物, 培养新的能力,向他人虚心好问,不断的往自己的“那桶水”注入新的活力,从而力争使 自己的那桶水成为常流水,才能让学生得到学生所想要的,所渴求的那一滴水。 也许学生想要的并不在我们的“常流水”中,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这其中学生到寻找知 识的方法,共同寻找,唯有这样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传到授业解惑。诚然,这是一个极为复杂,艰难的过程,但作为一名教师从一滴水做起,让一滴又一 滴鲜活的、知识的水珠,汇成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才能托起祖国明天的风帆!师爱的智慧 谈及教师工作,人们普遍认为“师爱”是关键,认为“爱”学生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 提,“爱”要贯穿于工作的全过

15、程。关于“师爱”的话题很多,经典论述也很多,人们不厌 其烦地谈论着“爱” ,“爱”成了教师工作中的永恒主题。其实,对于教师而言,爱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教师只有以责任为支点,通过爱的杠 杆将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去撬动学生进步的车轮,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才是目的。而 杠杆的撬动是需要智慧的,师爱的智慧在于如何去爱,如何把握爱。第一,爱生如人。把学生当人看,而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 。学生就是他自己,有自 身独特的生命内涵和成长过程,是一个值得敬畏的独特生命个体。作为“园丁”的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差异, “因材施教” ,并以爱为杠杆,把人 类社会生活、 交往的基本规范传递给学生, 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生活, “学会做人” !第二,爱生如生。 学生是未成年人, 教育不要 “凌节而施” ,不要“埋怨学生的无知” 更不要抱怨“学生的犯错” 。因为“未完成性”和“不确定性”是未成年人最大的特质。作为“先知先觉”的教师,应视学生的“无知”为自然,正确理解“犯错也是学生成 长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