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苏科版初二上《声现象》期中复习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5629330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苏科版初二上《声现象》期中复习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苏科版初二上《声现象》期中复习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苏科版初二上《声现象》期中复习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苏科版初二上《声现象》期中复习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苏科版初二上《声现象》期中复习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苏科版初二上《声现象》期中复习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苏科版初二上《声现象》期中复习试卷含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中复习声现象1.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空气和 都能传播声音,鱼听到人说话声就会被吓走。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提前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是利用了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传播速度.2.学习了声音的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帮小明补充完整: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 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 .3.如图所示,用湿润的手指摩擦盛水玻璃杯口,听到清脆的声音,产生声音的音

2、源是( ).A.手指 B.玻璃杯 C.手指和空气 D.玻璃杯和水4.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6.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

3、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7. 液体中的声速与温度有关,关系式为v1=v0+a(tt0), 其中:vt表示温度为t时的声速,t0为表格中指出的温度,v0表示瘟度为t0时的声速,a为温度系数.液体t0 /v0/(m/s)a/m/(s)丙酮2011925.5水2515002.5甘油2019231.8水银2014510.46酒精2011803.6(1)可见,水中的声速随温度升高而 . (2)如图所示,是酒精、水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其中 表示酒精中声速的规律. (3)15时,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m/s.8.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音叉被敲击后产生声音,我们能听

4、到声音却不易察觉到音叉的振动,你能不能设计两个实验来显示正在发声的音叉的振动?9.有一乐队由远处向我们走来,其中有鼓有锣,当它们同时敲打时,我们会先听到鼓声还是锣声?由此你能得什么结论?10.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军和小明分别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1)将两张桌子紧挨着,小军敲击桌子一边,小明在另一边听,感觉声音的大小; (2)将两张桌子离开一条缝,做法同上,比较声音的大小.填写下表.实验情况听到声音的大小声音靠什么传播紧挨着留有缝时 得出结沦: .11.如图所示, 有几只百灵鸟在树上欢叫,听觉正常的张琴在一间门窗紧闭的房间甲内,靠近单层玻璃的窗户能听到室外百灵鸟的欢叫声.此时,王霞正站在对

5、面房间乙的窗前,此房间的窗户也是紧闭的.窗户玻璃是双层玻璃做的,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了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百灵鸟的“歌声”.(1)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 解释为什么王霞在乙房间内几乎听不到室外百灵鸟的“歌声”,而张琴能在甲房间内听到室外百灵鸟的“歌声”?(2)张琴和王霞在两个房间内都能看到室外树上的鸟,但只有在张琴的房间里可以听到室外的鸟叫声,对此你能对居住在闹市区的市民提出一个什么样的建议?12.在一个正在发声的喇叭上放一些泡沫塑料小球,调节音量开关,逐渐调大音量,会听到声音的 变大,同时看到 , 实验表明 .13. 2013年10月2月至6日,由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6、,河南省音乐家协会、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承办,中国音协二胡学会协办的中国音乐“小金钟”奖第二届全国少儿二胡比赛在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举办,参赛者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14.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主要是为了在敲击不同水瓶时改变发出声音的 ;如果能分别敲击出“1(Do)”、“2(Re)”、“3(Mi)”、“4(Fa)”四个音阶,则与“1(Do)”这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15.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填“相同”或“不同”)的.图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

7、为不同人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迸.(后两空填“响度”“音调”或“音色”)16.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过程把钢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声音并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 ,再做几次实验方法几次实验中,使钢尺振动的 相同,这里运用了 法.17. 下面是小娜和张婷同学做“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 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现象(如图所示).(2)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出现的变化是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响度与声源的 有关,而且是 越大,响度越 .(

8、4)探究过程中,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思维方法是 (填“转换法” “等效法”或“类比法”).18.如图(a)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则他得出实验结论: .19.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

9、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 cm.(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填“能”或“不能”);理由: .(4)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 实验方案: ; 判断方法: .20.架子鼓(又名爵士鼓)是一种打击乐器、雏形起源于中国,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如图所示,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时、发出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音色”)不同

10、.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填“加快敲击频率”或“绷紧鼓皮”)可以使音调升高.21. 演唱会上,坐在后排的小陈可以清晰地听到他喜欢的明星的歌声因为歌手发出的声音经过扩音设备 大大增强.虽然看不清台上的歌手.但根据声音的 ,也能辨认出演唱的歌手.22.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振幅与时间关系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 图和_图,响度相同的是 图和 图.23.当你打开收音机时。听到的声一音是由广播电台发出靠 传来的.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音乐声越大,小人舞动得越剧烈.说明物体的 越大, 产生声音的响度

11、越大.24.“请大家安静, 现在准备考试!”监考老师要求考生减少声音的 ,“隔墙有耳”说明 可以传播声音,“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 来识别的.25.如图为一枚古钱币,人们常用手指弹银元边缘并移动到耳边听其声音来鉴别银圆的真假.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声速 B.响度 C.音色 D.回音26. 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两列声波(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27.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 mi )”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音色一定不同 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 D.

12、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28.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29.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F铜1000.76G钢8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2)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