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规划整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5601277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镇规划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村镇规划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村镇规划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村镇规划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村镇规划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镇规划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镇规划整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镇规划一、城乡规划法的作用1、贯彻依法治国的精神,更有利于依法行政2、城乡统筹、一体化规划3、为村镇规划建设提供法律保障4、体现了城乡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5、构建了公众参与的制度框架6、有助于建立乡村规划建设的长效机制二、居民点的概念居民点是由居住生活、生产、交通运输、公用设施和园林绿化等多种体系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综合体,是人们共同生活与经济活动而聚集的定居场所。三、村镇的基本特点、村镇规划的概念1、特点( 1)区域的特点:村镇在规模、分布、平面布局以及建筑形式、构造等方面也必然产生差别平原和山区,南方和北方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2)经济特点 : 农业经济所占比重较大。以农、收、副、渔业生产经

2、济为主。( 3)基础设施特点:基础设施不足,发展落后( 4)村镇环境特点村镇环境脏环境建设乱环境意识差2、概念村镇总体规划是在全乡范围内进行的村镇布点规划和相应的各项建设的全面部署。是全乡山、水、田、林、路、村综合规划的组成部分。四、规划新世纪现代化村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原则;2、珍惜土地原则;3、近远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原则;4、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原则;5、创造舒适、卫生居住环境原则;6、发挥集镇基地作用原则;7、保护名胜古迹原则;8、认真贯彻群众路线的原则;9、可持续发展原则。五、简要说明村镇规划的资料内容包含哪些1、自然条件和历史资料( 1)自然条件:地形、地质、水

3、文和水文地质、气象气候( 2)区域概况: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农业生产条件( 3)历史资料: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历史沿革2、社会经济资料( 1)人口结构:村镇现状总人口、职业构成、年龄构成、人口变动情况( 2)村镇建设管理情况( 3)村镇工业发展状况( 4)集市贸易3、现有建筑物、工程设施与环境资料( 1)居住建筑( 2)公共建筑与绿地(3)工程设施:交通运输、道路桥梁、给水、排水、供电(4)环境资料六、村镇体系结构层次划分分为哪四个层次我国村镇的体系结构一般按各自所处的地位、职能进行层次划分自下而上依次分为基层村 - 中心村 - 一般集镇- 中心镇 4个层次(1) 基层村 :

4、是村镇中从事农业和家庭副业生产活动的最基本的居民点,没有或者只有简单的生活福利设施。在生产组织上, 有的是一个村民小组, 有的是几个村民小组, 住户规模少则几户, 多则百余户。(2) 中心村 : 是村镇中从事农业、 家庭副业和工业生产活动的较大居民点, 一般是一个行政村管理机构所在地。它拥有为本村庄和附近村庄服务的一些基本的生活福利设施。住户规模少则二三百户, 多则五六百户。精品文库(3) 一般集镇 : 绝大多数是乡村基层政府所在地 , 村镇企业的生产据点 ; 商品交换、集市贸易的场地 ; 交通运输的枢纽 ; 文化教育、科技、卫生、邮电各个事业单位的设施场所。一般人口规模为2万 -5 万人。(

5、4) 中心镇 : 一般可以是区域中心镇, 也可以是乡域中心镇 , 人口规模分别为1 万-2万人和 0.5 万 -1 万人。七、什么是乡域规划,乡 ( 镇 ) 域规划的影响因素及其要求1、乡 ( 镇 ) 域规划是乡镇行政区域内村镇布点及相应各项建设的整体部署,是中心镇、集镇和村庄规划的依据 .2、乡 ( 镇 ) 域规划的影响因素(1) 地区自然条件 (2) 地区资源条件 (3) 人口分布 (4) 交通运输 (5) 乡镇企业的分布 (6) 原有生产布局的基础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乡 ( 镇 ) 域规划的基本要求(1) 积极发展村镇建设(2) 远近结合 , 新旧结合(3) 充分考虑建设条件(4) 节

6、约土地(5) 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卫生条件八、村镇体系的布局形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1、集团式:这种形式适用于平原地区的综合性村镇布局。优点是:布局紧凑,用地经济, 工程投资省 , 施工较方便 , 还便于组织生产和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缺点是 : 受地形条件限制, 因布局集中、规模大, 造成劳动半径大, 出工距离远。2、卫星式:分级布局的一种形式, 也是由分散向集中布局的一种形式。优点是 : 现状和远景相结合, 既能从现有生产水平出发, 又能照顾到生产发展对村镇和生产中的布局的新要求。3、自由式: 是我国丘陵山区村镇体系布局中常见的形式。这种形式 , 一方面受地形、 水源、交通等条件限制,另一方

7、面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痕迹。它对组织大规模生产、改善农村物质文化生活十分不利。九、村镇总体规划的方法步骤( 1) 确定规划范围(2) 收集有关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3) 分析研究资料(4) 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 构思规划方案( 5) 进行多方案比较 , 选择最佳方案( 6) 汇报方案 , 广泛征集各方面的意见( 7) 确定最终方案( 8) 绘制村镇总体规划图纸(9) 编写村镇总体规划说明书十、村庄规划成果的“五图一书”是指什么(1) 村镇现状图(2) 村镇用地评价图(3) 村镇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图(4) 村镇总体规划图(5) 村镇各项工程规划图(6) 规划文件 : 主要是总体规划说明书十一、村镇的性

8、质是指什么?按地区职能划分可以分为几类?1、村镇性质是指村镇在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 即村镇的个性、特点、作用和发展方向。2、按村镇在某一地区范围内的职能确定村镇的类型综合性村镇欢迎下载2精品文库以某种经济职能为主的村镇特殊职能的村镇十二、村镇用地的概念村镇用地是指用于村镇建设、满足村镇功能需要的土地, 它既指已经建设利用的土地,也包括巳列入村镇规划范围但尚待开发建设的土地。十三、村镇用地选择的基本要求( 1)用地选择 , 要为合理布局创造条件。( 2)要充分注意节约用地 , 尽可能不占耕地和良田。( 3)选择发展用地 , 应尽可能与现状或规划的对外交通相结合。(

9、 4)要符合安全要求。( 5)要符合卫生要求。十四、村镇用地选择的方案要考虑哪些因素(1) 占地情况。 (2) 搬迁情况。 (3) 水源条件。 (4) 环境卫生条件。 (5) 交通运输条件。( 6) 工程设施的合理性比较。 (7) 对原有设施的利用状况。 (8) 主要近期建设项目造价比较 .十五、影响村镇总体规划布局的主要因素(1) 生产力分布及其资源状况 (2) 资源状况 (3) 自然环境 (4) 村镇现状 (5) 建设条件十六、总体规划布局的基本原则、思想方法1、基本原则(1)全面综合地安排村镇各类用地。(2) 集中紧凑 , 达到既方便生产、生活 , 又能使村镇建设造价经济。(3) 充分利

10、用自然条件 , 体现地方性。(4) 村镇各功能区之间 , 既有方便的联系 , 又不互相妨碍。(5) 各主要功能部分既要满足近期修建的要求, 又要预计发展的可能性。(6) 对村镇现状 , 要正确处理好利用和改造的关系。2、思想方法 (1) 局部与整体 (2) 分解与综合 (3) 联系与隔离( 4) 远期与近期 (5) 新建与改造十七、从村镇结构层次来看可分为哪几圈?表现的布局形态有哪几种?各有哪些优缺点从村镇结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 3 圈: 第一圈是商业服务中心 , 一般兼为文化活动中心或行政中心 ; 第二圈是生活居住中心 , 有些尚有部分生产活动内容 ; 第三圈是生产活动中心 , 也有部分生活居

11、住的内容。表现形态有圆块状、弧条状、星指状三种。( 1)圆块状布局形态。生产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好,商业和文化服务中心的位置较为适中( 2)弧条状布局形态。这种村镇用地布局往往是受到自然地形限制而形成,或者是由于交通条件如沿河、沿公路的吸引而形成, 它的矛盾是纵向交通组织以及用地功能的组织, 要加强纵向道路的布局, 至少要有两条贯穿城区的纵向道路, 并把过境交通引向外围通过。( 3)星指状布局形态。 这种形态一般是由内而外地发展, 并向不同方向延伸而形成。 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各类用地的合理功能分区 , 不要形成相互包围的局面。 这种布局的特点是村镇发展具有较好的弹性, 内外关系比较

12、合理十八、村镇的发展方式有哪几种(1) 由分散向集中发展 , 联成一体(2) 集中紧凑连片发展( 3) 成组成团分片发展(4)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综合式发展十九、村镇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1) 满足、适应交通运输的要求2) 结合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 , 合理规划道路网走向3) 满足村镇环境的要求4) 满足村镇景观的要求5) 有利于地面水的排除欢迎下载3精品文库6) 满足各种工程管线布置的要求7) 满足其他有关要求二十、什么是曲度系数、路网密度?曲度系数:曲度系数亦称非直线系数,是指道路始、终点间的实际交通距离与其空间直线距离之比。路线短捷的程度,可用曲度系数来衡量。曲度系数 =道路始终点间的实

13、际距离/ 两点间直线的距离道路网密度 :是指道路总长(不含居住小区、街坊内通向建筑物组群用地内的通道)l 与村镇用地面积 F 的比值。衡量道路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二十一、常见道路系统的形式有哪几种?各有哪些优缺点1、方格网式 ( 棋盘式 )优点:是街道排列比较整齐 , 基本呈直线 , 街坊用地多为长方形 , 用地经济、 紧凑 , 有利于建筑物布置和识别方向。从交通方面来看 , 交通组织简单便利 , 道路定线比较方便 , 不会形成复杂的交叉口 , 车流可以较均匀地分布于所有街道上 ; 交通机动性好 , 当某条街道受阻车辆绕道行驶时其路线和行程时间不会增加。缺点:即交通分散 , 道路主次功能不明确

14、 , 交叉口数量多 , 影响行车畅通 . 由于是长方形的网格道路系统 , 因此对角线方向交通不便 , 行驶距离长2、放射环式放射环式道路系统由放射道路和环形道路组成。放射道路担负着对外交通联系的任务; 环形道路担负着各区域间的运输任务, 并连接放射道路以分散部分过境交通。优点:是使公共中心区和各功能区有直接通畅的交通联系, 同时环形道路可将交通均匀地分散到各区; 路线有曲有直 , 较易于结合自然地形和现状; 曲度系数平均值最小缺点:是容易造成中心交通拥挤、行人以及车辆的集中, 有些地区的联系要绕行, 其交通灵活性不如方格网式好3、自由式优点:是充分结合自然地形, 生动活泼 , 可以减少道路工程土石方量, 节省工程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