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翼的主张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558248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右翼的主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日本右翼的主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日本右翼的主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右翼的主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日本右翼的主张日本右翼发源于明治维新时期,一般认为鼻祖是头山满 (1855-1944),一个下级武士, 废藩后是“浪人”(在中国很有名的浪人大致可以被归入右翼。他们忠于国家,相信暴力) 美国学者哈瓦特诺曼说,头山满与纳粹惊人地相似。头山满是玄洋社的创始人之一。在 当初的风气中,玄洋社的宗旨是争取自由和民权。到了1880年代中期,玄洋社和日本国 家一起向右转,转为扩张“国权”,主张日本领导亚洲,对抗白种人,以武力扩张。在玄 洋社之后,产生了许多右翼团体,黑龙会被认为是其嫡出,也是中国人熟悉的组织。黑龙 会是日本大陆扩张的先锋队。头山满是黑龙会的顾问。实际上,一直到死,头山满都是日 本政

2、界有影响的人物。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日本要继承德国的在华权益,更提出扩张 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五四运动”。1919年,黑龙会成员北一辉(1883-1936)在上海 听到反日呼声。然后,他用一个月的时间写完了国家改造案原理大纲。这就是后来著 名的日本改造法案大纲。在大纲中,北一辉提出发动政变,推翻旧制度;以此 “发动天皇大权”;停止实施宪法,解散议会,发布戒严令;限制私有财产;保护劳动者权 利。在民权之后是“国权”,国家有开战的积极权力。北一辉认为,日本应向英国、俄国 开战,夺取他们的土地。如果这就是侵略主义、军国主义,那么,日本应该在“全世界无 产者阶级的欢呼雀跃中,

3、加冕此黄金之冠”。在战前日本国家主义运动史一书中,作者堀幸雄把北一辉的立场归为“国家社会 主义”。石原莞尔(1889-1949)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目标是占领 “满蒙”。他期待由日本为汉族“造福”。他的更大目标是建立“东亚联盟”,以天皇为 盟主。在1939年发表的昭和维新论中,石原把日本“国体”规定为具有日本特色的 “独自唯一的存在”,为上层官僚的倒行逆施张目。石原的战略目标是有限的,但在“九 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一发不可收。1941年,他一向公开蔑视的东条英机当上首相,而 他于同年以中将军衔转入预备役。战后,石原承认了他的错误,反对日本重新武装,提倡 以和平方式建立“

4、东亚联盟”。堀幸雄说:“几乎所有的国家主义者都只知道以破坏为己任”,北一辉和石原莞尔是 描绘过国家“蓝图”的罕见人物,不是专一破坏。因此可以说,北一辉和石原莞尔是最出 色的日本国家主义者。点击查看: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及复习资料日本政治学者、思想史学家丸山真男把1931-1936 年定为“法西斯主义的第二期即成 熟期”。在此期间,右翼团体从民间向军队发展,能量加大。日本陆军的右翼分为皇道派 与统制派。皇道派特别注重精神力量,主张天皇亲政,他们认为人是最重要的,对于他们 不满意的人物,常用的办法是刺杀。统制派比较注重制度,主张统制经济(不完全的计划 经济),他们原来有暴力革命的想法,后来放弃了。1

5、935 年,在陆军省内,统制派的核心 人物永田铁山被另一名军人用刀劈死,该派受到打击。北一辉大纲的基本方针就是“政变”。在他的大纲激励下,1936 年,皇道派 在东京发动“二二六事变”。失败后,北一辉被判死刑。此后,近卫文(以皇道派自居)、 东条英机(统制派成员)先后就任首相,不断推动战争。前者加快向中国大陆的军事扩张, 以卢沟桥事变为起点;后者则挑起对美国和英国的战争,以偷袭珍珠港为起点。战败投降后,日本人平静地接受了战胜者。美国人没有清算战争责任者,而日本政治 家们把国家主义作为辅助胜利者、凝聚失败者的手段。岸信介是战前统制派的官僚成员, 先后担任东条内阁的商工大臣和国务大臣,负责战时的统制经济。这位甲级战犯于1957 年出任日本首相。因为1960年 1月新的日美安全条约引起国内的反对,他的内阁于 当年6 月垮台。日本的国家主义经过了平稳过渡。统制经济有功于战后的经济起飞,也很有功于过去20 年的经济不景气。在政治和军事方面,国家主义不像战前那么嚣张,这也许是因为机会 没到吧。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