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必背知识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5582436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必背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生物必背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生物必背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生物必背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生物必背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必背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必背知识点(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物必背知识点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落叶)、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能生长繁殖、除病毒外,都有细胞构成。3.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4.生态系统: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5.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

2、物网:由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链书写要求: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6.生态系统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7.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8.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9.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显微镜的使用:目镜看到的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

3、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在视野看到物象偏左下方,标本应朝左下方移动物象才能移到中央;区分污点的位置:移动装片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装片上;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污点在目镜上;移动装片和目镜污点都不动污点在物镜上。2.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取: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侧撕下小块透明的薄膜;展:所取材料放于载玻片的清水滴中,展开使其形成薄层;盖: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减少气泡产生;染、吸: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3.口腔上皮细胞临

4、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擦: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取:凉开水漱口后,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涂:将附着在牙签上的碎屑涂于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盖: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的盖上,可减少气泡产生;染、吸:将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全部标本。4.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细胞。5.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壁(仅植物细胞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细胞膜: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内外物质

5、交换;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叶绿体(仅植物细胞有):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的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于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液泡(仅植物细胞有):溶解着多种物质。6.细胞的分裂: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7.细胞分化: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的过程。8.细胞分化形成组织:植物的四大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人体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9.1

6、0.草履虫: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生物;呼吸靠表膜(细胞膜)进行;生长到一定大小时,通过分裂产生新个体。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常见藻类植物:水绵、海带、衣藻、紫菜)。2.苔藓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有茎、叶,根为假根,叶只有一层细胞,没有输导组织的分化,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3.蕨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潮湿环境中,具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常见蕨类植物:卷柏、满江红、肾蕨)。4.种子植物:以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5.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如:松、杉、柏、银

7、杏、苏铁等)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如:桃、大豆、水稻、玫瑰等)6.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注意:在玉米刨面上滴一滴碘液,胚乳被染成蓝色。7.种子萌发的条件:自身条件:种子必需是完整的,胚必需是活的、不在休眠期。外界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8.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发芽种子数9.种子的发芽率:种子发芽率100% 待检测种子10.植株的生长:幼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数量和伸长区细胞的长大增大体积。枝条:由芽发育成。植株发育所需营养: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含氮无机盐:促进枝叶的生长。含

8、磷无机盐:促进果实的生长。含钾无机盐:促进茎的生长。11.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花药里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12.传粉: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受精:胚珠内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1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花瓣、花蕊、柱头和花柱凋落14.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15.导管的功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水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营养物质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16.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气孔: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9、的门户,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17.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植物体对水分的吸收;促进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降温。18.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条件:光能、叶绿体原料:二氧化碳、水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储存能量)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耗尽叶中有机物);部分遮光;光照数小时后隔水加热(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清水漂洗,滴加碘液。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证明: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0、19.植物的呼吸作用:概念:植物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水+能量 公式:有机物+氧气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二氧化碳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适当低温、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可保存蔬果;保存种子时要晒干、低温充气;松土、排涝可促进根系呼吸;适当加大昼夜温差,降低呼吸作用,可提高作物产量。20.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人均森林面积少,对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伐优留劣,乱砍滥伐;草原过度放牧,退化沙化等。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人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

11、林古猿。2.人类的进化过程: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3.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输卵管受精的场所4.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显增强。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5.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水:约占人体中60%-70%。无机盐缺失:钙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型腿);中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磷

12、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海带、紫菜、碘盐)。锌生长发育不良、味尘发生障碍。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6.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唾液淀粉酶肝脏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粒)胃腺胃蛋白酶胰腺、肠腺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7.食物的消化:淀粉葡萄糖(从口腔开始被初步消化,在小肠被彻底消化) 蛋白质脂肪甘油和脂肪酸(主要在小肠被消化)8.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人体吸

13、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胃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9.合理营养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循环:血液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体循环血液变化:动脉血变静脉血16.血液循环肺循环血液变化:静脉血变动脉血 17.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18.输血与血型: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结构: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功能:形成尿液的场所,泌尿系

14、统的主要器官19.泌尿系统膀胱排尿的通道,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尿道20.尿的形成: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一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21.尿的排出途径:肾脏形成尿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排尿的意义:排出体内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22.肾小球出现问题:尿液中有蛋白质、血细胞;肾小管出现病变:尿液中有葡萄糖。23.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图见小册子P15视觉形成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折光系统 神经 视觉的形成:(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冲动视觉中枢视觉形成24.近视眼矫正:佩戴近视镜凹透镜25.听觉的形成:图见小册子P16声波鼓膜听觉产生听觉大脑:最高级中枢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调节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活26.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脊髓:反射和传导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27.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具有接收刺激、产生兴奋、传到兴奋的作用。2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9.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30.反射弧的结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