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75582314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3年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3年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3年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3年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现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以马列主义语言学理论和国家的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为指导,系统地讲授现代汉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汉语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包括绪论、语音、文字、语法、修辞、语言运用等七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教学内容又分若干节,循序渐进。每节后均附有思考与练习,习题内容包括巩固性的、综合性的、启发性的,它是教材的组成部分。 三、教学媒体的使用 (一)文字教材的使用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是现代汉语和

2、现代汉语学习指导书。前者为编制音像教材、组织教学和复习考试的主要依据;后者对现代汉语的重点、难点作了阐述,并根据教学要求适当增补了一些内容。另外还有与主教材相配套的现代汉语综合练习,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消化教学内容。 (二)音像教材的使用 本课程课内学时108,共6学分,以录像授课方式为主,录像课共36课时,其中绪论课时,语音6课时,文字4课时,语汇7课时,语法10课时,修辞课时,语言运用课时,另有节期末复习电视辅导课。 四、教学建议 (一)本课程是一门知识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讲清知识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讲解知识时,多联系语言运用的实际,分析实例时多联系学到的知识,将理论

3、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 (二)现代汉语讲的是语言的断代的知识,有些内容的讲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历史发展,如声调、文字结构、词义,补充讲授应适当。 (三)启发学生多观察语言现象,发现语言事实,把不自觉地掌握语言规律变成自觉地掌握。 (四)重点在分析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不在术语上纠缠。对一些有争论的问题,应以教材说法为准,切忌将个人观点或其它教材观点强加于学生,以免影响教学。 教学内容 绪论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语言的社会本质及其作用,掌握有关现代汉语的基本概念,了解汉语的特点和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对现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内容、学习方法有明确的了解。 一、语言和语言学 语言是语音语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二、口语和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有不同的风格。 三、普通话和方言 (一) 普通话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在近代汉语基础上形成的,白话文学的流行和“官话”的推广促进了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的发展。 (二) 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与方言的辨证关系。其中尤其应注意弄清为什么以北方话作基础方言。 (三) 现代汉语七大方言的基本情况:代表城市、通行的大致范围。 四、现代汉语的特点 通过与古代汉语和印欧语系比较来认识。 五、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 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意义、标准以及推广。 六、现代汉语课程的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 语 音 教学目的要求 掌

5、握现代汉语语音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和普通话语音的特点,能分析和拼写普通话音节,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 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什么是语音 二、语音的性质 语音四要素的作用。人体发音器官的构成及作用。社会性质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三、语音的单位 注意区别音素与音位、声母与辅音、韵母与元音。 四、记音符号 第二节 声 母 一、声母的性质 辅音声母的特性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 二、声母的分类 声母可以按发音部位、发音方法来分类。 第三节 韵 母 一、韵母的性质 韵母的特点和结构。 二、韵母的分类 (二) 按内部成分分类,韵母可分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三类。注意单元音的发

6、音及复韵母音色的特点。 (三) 按韵头情况分类,韵母可分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合称四呼)四类。 三、押韵 第四节 声调 一、声调的性质和作用 二、调值与调类 三、平仄 第五节 音节 一、音节的结构与特点 二、声韵调的配合关系 三、音节的拼读 四、音节的拼写 第六节 音变 一、轻声与儿化 二、变调 变调是音节连读产生的声调变读现象。 三、语气词“啊”的音变。 第七节 方音辨正 一、声母辩正 二、韵母辩正 三、声调辨正 第八节 语调 一、语流的平曲升降 二、词语的轻重快慢 三、语句的停顿 第二章 文 字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文字的性质、汉字的特点,了解汉字历史发展的基本情况,掌握汉字结构的

7、特点,了解汉字形音义三者的关系,加深对现代形声字的认识;理解国家的文字政策,提高用字规范的自觉性;熟练地掌握几种常用检字法。 第一节 汉字的特点 一、文字的性质 文字符号包括能记和所记两个方面。 二、汉字的特点 三、汉字音义之间的关系 汉字音义之间有多种复杂的关系,于是出现了多音字、多义字、同音字等。 四、汉字和汉语的关系 第二节 汉字的字体 一、汉字的起源 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 二、汉字字体的演变 汉字字体主要有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六国古文和小篆)、隶书、草书、楷书(包括行书)四种。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三、汉字的简化 简化是汉字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特点

8、。注意简体字与繁体字的特定含义,正确对待简体字与繁体字的运用。 四、现代汉字印刷体 第三节 汉字的结构 一、汉字的造字方法 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由于古今汉字的形、声、义的差异,很多汉字已不能用造字法来分析。 二、汉字的结构单位 汉字的结构单位包括笔画、偏旁、部件三种。 三、独体字和合体字 第四节 形声字 一、什么是形声字 二、形旁和声旁的作用 三、形旁和声旁的局限 第五节 汉字的检字法 一、汉字检字法的作用与局限 二、几种常用的检字法 熟练掌握部首检字法、音序检字法、四角号码检字法、笔画检字法。 第六节 汉字的规范化 一、汉字的标准化 汉字的标准化就是给汉字定量、定形、

9、定音、定序,以便应用。 二、纠正错别字 了解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掌握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正确书写汉字。 第三章 词汇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词汇的构成,对现代汉语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有系统的认识,对语素、词、熟语的性质、特点、类别有明确的了解,掌握词义的特点,能分析词义,能辨认词与词的多种意义关系,正确运用词语。 第一节 词汇概说 一、什么是词汇 二、语汇的构成 语汇由语素、词、熟语三个层次的构成。 三、语汇的学习 第二节 语素 一、语素及其同音节、汉字的关系 二、语素的切分 三、语素的分类 语素可以从语音、位置、功能角度分类。 第三节 词的构造 一、单音节词和多音节词 现代汉语的词以多音节为主,并呈双

10、音化趋势发音;不同音节的词配合运用,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二、单纯词与合成词 三、简称 第四节 基本词和一般词 一、基本词 基本词具有普遍性、稳固性、能产性三个特点。 二、一般词 三、一般词的来源 一般词包括新词、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等。 第五节 词义 一、词义及其特点 二、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 词义同语素义有一致和不一致两种情况。 三、词义的派生 (一) 本义和派生义 (二) 词义派生的方式 (三) 单义词与多义词 四、词义的发展变化 词义的发展有扩大、缩小、转移几种情况。 第六节 同义词和反义词 一、同义词 同义词的类别、形成。同义词的辨析。 二、反义词 三、反义词的类别、特点、作用。

11、第七节熟语 一、成语 了解成语的特点、来源、构成形式及运用。 三、惯用语、歇后语、谚语 第四章 语 法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词类、短语、句子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语法现象的能力,特别是辨别异同和辨别正误的能力;掌握汉语语法规律,从而提高理解、分析、运用语言的水平。 第一节 语法概说 一、什么是语法 语法有多种含义 二、语法系统 语法系统不同于语法学系统。 三、语法学习 语法学习的重点在区分语法事实上的异同,辨别表达上的正误。 第二节 词的分类(上) 一、词类划分标准 词的分类标准是语法功能,即根据词的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和组合功能来分类。 二、词的语法类别 现代汉语的词从语法角度可分

12、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十三小类。 三、名词、动词、形容词 四、数词和量词 五、副词 了解副词的特点及与形容词的区别。 六、代词 代词的类别及代词的活用。 七、划分词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词的分类(下) 一、介词 介词的语法特点。常见介词的用法。 二、连词 连词的功能特点。常见连词的用法。 三、其它虚词 助词、语气词、叹词、象声词的特点。 四、词类的辨析和词性的辨识 五、几组词的用法分析 第四节 短语 一、短语的类别 短语从结构上分为十四类,从功能上分为三类。 二、短语和合成词的分类 三、短语的层次分析 熟悉短语的切分原则,掌握直接成分分析法,能熟练地分析短语的结构层次关系。 四、短语中的结构助词 第五节 句子和句子的类别 一、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基本语言单位,具有表述性特点。 二、句类 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三、句型 (一) 主谓句 (二) 非主谓句 四、句式 掌握把字句、被字句的构成特点。 第六节 单句分析 一、句子分析和句法分析 二、主谓句的分析 三、析句应注意的问题 四、句子的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 五、句子中常见的语法问题 第七节 复句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