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α、γ、λ干扰素在家蚕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5582105 上传时间:2022-08-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鸭α、γ、λ干扰素在家蚕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鸭α、γ、λ干扰素在家蚕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鸭α、γ、λ干扰素在家蚕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鸭α、γ、λ干扰素在家蚕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鸭、干扰素在家蚕中的表达及其抗病毒活性检测近些年 , 我国家禽养殖业稳步发展, 作为畜牧业中的重要一环, 家禽养殖已经成为部分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家禽业养殖模式逐渐从散养转向集约化和规模化 , 在规模化养殖中家禽病毒性疾病的爆发往往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引起家禽死亡率的病因中病毒所占比例达到36%,水禽则是很多病毒的携带者。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强大抗病毒、免疫调节等多功能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 对病毒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本研究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制备了鸭的型 ( ) 、型 ( ) 和型 ( ) 干扰素 , 期望对鸭 ( 禽) 类病毒性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本研究首先对鸭、干扰素的基因序列

2、进行设计优化 , 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基因序列 , 将鸭、干扰素基因构建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的多克隆位点中 , 获得重组转移载体pVL1393-DuIFN-、pVL1393-DuIFN-和 pVL1393-DuIFN-, 将重组转移载体与失活拯救型家蚕杆状病毒穿梭质粒reBmBac共转染 BmN细胞 , 收集重组病毒 rBmBac-DuIFN-、rBmBac-DuIFN-、rBmBac-DuIFN- , 用重组病毒感染家蚕幼虫并收获表达产物,并通过 PCR、RT-PCR的方法证明了三种干扰素基因均重组到了家蚕杆状病毒基因组中 , 且随着病毒基因组在家蚕幼虫体内进行了复制和高效的转

3、录。其次 , 本研究利用 CEF/VSV-GFP系统对蚕血淋巴中的鸭、 、干扰素进行了抗病毒活性检测 , 即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抑制法, 在 CEF细胞上检测蚕血淋巴中的鸭干扰素对VSV-GFP病毒增殖的抑制效果 , 抗病毒结果显示蚕血淋巴中表达的重组鸭、干扰素都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 重组鸭、干扰素抗病毒效价分别为8.13 105U/mL、3.0 105U/mL、 6.1 105U/mL。最后通过空斑筛选对共转染病毒进行纯化, 分别获得了高表达三种干扰素的病毒毒种 , 重组鸭干扰素效价为 (1.9 0.25) 106 U/mL, 重组鸭干扰素效价为 (8.65 0.52) 105U/mL,重组鸭干扰素效价为 (1.56 0.1) 106U/mL,与未经纯化的重组病毒相比, 纯化后的最高表达量的毒株所表达的干扰素效价均有 23 倍的提高。本研究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鸭的、 、干扰素进行了高效表达 , 经检测均由较强抗病毒活性。为廉价鸭 ( 禽) 用干扰素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 期待对鸭 ( 禽类 ) 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和治疗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