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5581698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祝培钫北京金科奥赛技术研究中心 1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生产,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和社会的创造财富的活动 (包括生产人自身) 。生产的能力, 简称生产力 productivity , productive powers 或 productive force 。任何社会的生产或生产力,均须考虑、具备或包含的必要条 件、资源或因素,简称为生产要素Factors ofProduction 或生产力要素 elements of productivity 或 factors of productive force 。对生产要素和生产力要素的定义,国内外哲学、经济

2、学界有 分歧。一种观点认为是一回事,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两个不同 的概念。 徐斌等对此做了对比分析, 结论之一是: “生产要素 与生产力要素是不同的两个概念。现”要素包含那些内容?更有多种说论其实,辩证地看: 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 既不是一回事 (广 义的生产五要素) ,又是一回事(生产力七要素,即有些文 章采用的狭义的术语“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指的是广义的生产。生产包含五要素:生产/生产力(供给)、流通、市场(需求) 、价格(成本与利润) 、竞 争(胜败与双赢) 。生产力是指广义的生产的第一个要素。生产力包含七要素: 生产者(传统称劳动者) 、生产资料、生产对象、环境、标 准、时间、竞争(

3、含竞赛、创先争优活动) 。即:生产者利 用生产资料(工具、管理、能源、原料、场地、资本等) , 在一定的生产环境下,按照好、省、快、多的标准,在整个 生产过程中实行竞争机制,消耗一定的生产时间,生产出对 象(产品)。下图示各末层的元素,多仅举例素与生产力要素2国富论讲的生产要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中文译本已超过 18 种,还有中英对照本) ,提出了关于生 产和生产力的基本观点,含有:生产要素包含:生产力 -流通-市场 -价格-竞争斯密虽然没有明确定义生产包含五要素,但详细分析了这五 个生产要素链式反应的因果关系。他指出,市场是只“看不见的手”,可以引导劳动力、土地和

4、资本等生产力要素变成财富(利润) 。斯密写道:市场需求分为有效需求、非有效需求、绝对需求。劳动者不够,自会导致雇主间的竞争。市场上任何一个商品 的供售量,如果不够满足这商品的有效需求,那些愿支付这 商品价值的人,就不能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供给。而有些人, 不愿得不到这种商品,宁愿支付超过商品价值较大的价格, 以求得到。于是竞争便在需求者中间发生。而市场价格便或 多或少地上升到自然价格之上。价格上升程度的大小,要看 货品的缺乏程度及竞争者富有程度和奢侈程度所引起的竞 争热烈程度的大小。但在同样富有和同样奢侈的竞争者间, 商品缺乏程度所能引起的竞争程度的大小,要看这商品对求 购者的重要性的大小。所以,

5、在被封锁或发生饥馑场合,生 活必需品的价格总是非常昂贵。市场供需矛盾引起的竞争程 度和由此决定的价格竞争,使各商人之间的竞争,都得接受 某种价格。竞争大到无可再大,普通利润便小到无可再小。自由竞争势必引起价格下降。独占乃是良好经营的大敌。良 好经营,只靠自由和普遍的竞争,才得到普遍的确立。自由 和普遍的竞争,势必驱使各个人,为了自卫而采用良好经营 方法。商人只有依靠流通,依靠继续的交换,才有利润可图。这样 的资本可称为流动资本。大量商品的流通,就需要有更大量 的货币。开拓国际市场,靠的是优势生产力要素斯密写道:资本与劳动力,自然要寻找最有利的用途。如果 一个国家拥有其中一项要素优势,就应该去发

6、展可能大量消 耗这些优势要素的产品和产业。例:一些技术、管理、资本优势的国家或企业,正是利用自己的优势要素,换取别国廉价劳动力和市场,获得利润。相 反,一些廉价劳动力、低价优势产品,反向输出,达到互补, 双方愿意和共赢。如果优势要素无法输出,就不能从国际市场获得利润,并使 优势要素陷入困境。因此,要广开视野,努力维护原有国际 市场和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分工工艺是生产力要素斯密说:凡能采用分工制的工艺,一经采用分工制,便相应地增进劳动的生产力。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劳动者 生产力的最大增进,以及由此表现出的更大的技能、熟练度 和判断力,都是分工的结果。例:福特发明生产流水线,使汽车的生产数量和

7、质量大幅度 提高,并被迅速推广到其它行业。教育是生产力要素斯密反复强调教育对劳动者的生产力提高的意义,和国家、 社会投资的义务。美英德法日等国的高科技发展,都得益于教育的大投资。美 国将庚子赔款投入创办清华大学,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斯密还写道:欧洲政策,究竟在什么方面有助于美洲各殖民 地最初的建立及现在的繁荣呢?在一个方面,只在一个方面, 有很大的帮助。这就是,它哺育了、造就了能够完成如此伟 大事业,建立如此伟大帝国的人才。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 国家的政策,能够造就这种人才,实际上亦不曾造就此种人 才。这些殖民地应当把它们富有积极进取心的建设者所受的教育与他们所以具有伟大眼光归功于欧洲政策。

8、一些最大最重要殖民地,就其内政说,亦就只有这一点,应归功于欧洲 的政策政策也是生产力要素斯密还说:劳动力和资本的不同用途,必然有以上所说的那 些不均等。欧洲政策主要是依以下三种方式促成这样的不均 等的:第一,限制某些职业中的竞争人数;第二,增加另一 些职业上的竞争人数;第三,不让劳动力和资本自由活动, 使它们不能由一职业转移到其他职业,不能由一地方转移到 其他地方。斯密说:政府给与新机器发明者对这机器的专利权,给与新 著述的著作者对该著述的出版权,给以若干年的独占权利, 那是没有什么不合理的。不过,限定的时期既满,独占是应 当取消的。例:几乎一切国家的政府都制订各种政策,对国内经济进行 各种和

9、程度不同的干预。 政策的正误,决定促进或促退生产、经济的进程。例:一些国家的政府对国际贸易的干预,甚至采取贸易保护 主义,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事例,已不罕见。 要努力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斯密写道:鼓励改进劳动者的生产力,使耗较少的劳动,生 产较多的产品,从而增加社会的财富与收入。这就是说,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而不是顾及由此造 成的失业,更不是像有的人主张的要什么荒唐的、准备挨打 的“双顾及”论。 竞争是生产力发展的内部动力斯密写道:劳动生产力的这种改良的原因,究竟在那里?许多人失业,于是他们为获得职业而相互竞争。更多的人要 从事这些职业,而竞争势必使他们劳动的价格很快降低。在 一个没有垄断特权

10、的职业里,不久必有许许多多竞争者出现, 很快就使其工资降落下来。在一个容易学得成功的职业上, 他将遇到更多的竞争者。劳动者间的竞争和雇主们的利害关 系,不久就会使工资减低或抬高。拥有大量生产资本的人, 往往不能按他们所需要的人数雇到劳动者,所以他们互相竞 争,这样就抬高劳动工资而减低资本利润。如要学习当时社会情况视为必要或有益的一切技术及科学, 不难找到具有这种才能的教师。这种教育的需要促成了满足 此需要的才能的产生。 此外,无拘束的竞争所激起的竞争心, 更使此才能达到极高的完善程度。总之,一种竞争事业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 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亦就愈有利于社会。竞争和比

11、赛往往引起最大的努力。如果竞争是自由的,各人 相互排挤,那么相互的竞争,便会迫使每人都努力把自己的 工作弄得相当正确。用现在的语言就是:生产力发展的内部动力是什么?竞争促 进了分工、分工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竞争逼得资本合理应用和教育及各种事业的发展。所以,生产力发展的内部动力是 竞争,虽然,斯密并没有这样明确说。例:美国大学实行“宽进严出”,既迫使每人努力,又高效利 用教育资源。总体看,中国大学相反,实行“严进宽出”,个 人压力不大,又浪费教育资源。斯密还写道:如果所有同业工人都领同额工资,一切竞争都 会停止,而技能或发明才能也将无发挥之余地。斯密指出了平均主义的恶果。 个人不断的努力是个人和国

12、家财富产生的基础斯密写道:每个人改善自身境况的一致的、经常的、不断的 努力是社会财富、国民财富以及私人财富所赖以产生的重大 因素。3发展史 传统观点,并不把市场和利润条件作为生产要素来综合 谈论。因为,纯计划经济的生产,没有市场,更不讲利润; 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则尽量谈生产,避开公开谈论占 领市场、获取利润。 对生产要素和生产力要素构成内容的一些分歧,随着科 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理论的发展,都经历了从简单的最基本 的二元论(劳动者、劳动资料)T三元论(+劳动对象)T 多元论( +科学技术、资本、组织、管理和信息、时间)的 发展过程。 亚当斯密指出了“增进劳动的生产力”或促进“劳动者生产力的

13、最大增进”的因素:资本、技巧、工艺、政策、教育、竞马克思指出:“劳动者的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 其中包 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 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 及自然条件。”土地“给劳动者提供立足之地,给他的过程提供活动场所。”“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科学是一种 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可见,他们认为生产力要素包含: 生产者、生产资料、科技、工艺、知识、信息、资本、土地、自然环境、政策、教育、 竞争等等。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

14、括:劳动力、管理者(企业 家)才能、资本、土地、科技、信息等。徐寿波认为,任何生产都必须具备六个基本条件:劳动的人 员、资料、对象、环境、空间及时间。实际引伸出生产要素 六力说:人力、物力、运力、财力、自然力和时力。 比较上列观点,可见:现代西方经济学对“生产要素”,与亚 当斯密和马克思经济学对“生产力要素”,所包含内容的认识,有极大的相似性,并有越来越接近的趋势。但对这两个术语 的使用态度,却差别很大。根据徐斌等分别将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作为关键词,在维普电子科技期刊中查找我国主要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如下:1989年2004年(6月)1989年2012年两个时段比 较生产要素790597514.6 -19.3,增加生产力要素 543090.0684 0.0517,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