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特性实验报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5509845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心泵特性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离心泵特性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离心泵特性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离心泵特性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离心泵特性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心泵特性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心泵特性实验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心泵特性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离心泵结构与特性,熟悉离心泵的使用;2测定离心泵在恒定转速下的操作特性,做出特性曲线;3了解电动调节阀、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二、基本原理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选择和使用离心泵的重要依据之一,其特性曲线是在恒定转速下泵的扬程H、轴功率N及效率与泵的流量Q之间的关系曲线,它是流体在泵内流动规律的宏观表现形式。由于泵内部流动情况复杂,不能用理论方法推导出泵的特性关系曲线,只能依靠实验测定。1扬程H的测定与计算取离心泵进口真空表和出口压力表处为1、2两截面,列机械能衡算方程: (1)由于两截面间的管长较短,通常可忽略阻力项,速度平方差也很小故可忽略,则有 (

2、2)式中: ,表示泵出口和进口间的位差,m; 流体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 m/s2;p1、p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Pa;H1、H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真空度和表压对应的压头,m; u1、u2分别为泵进、出口的流速,m/s; z1、z2分别为真空表、压力表的安装高度,m。由上式可知,只要直接读出真空表和压力表上的数值,及两表的安装高度差,就可计算出泵的扬程。2轴功率N的测量与计算 (3)其中,N电为电功率表显示值,k代表电机传动效率,可取。即: (4)3效率的计算泵的效率是泵的有效功率Ne与轴功率N的比值。有效功率Ne是单位时间内流体经过泵时所获得的实际功,轴功率N是单位时间

3、内泵轴从电机得到的功,两者差异反映了水力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的大小。泵的有效功率Ne可用下式计算: (5) 故泵效率为 (6)4转速改变时的换算泵的特性曲线是在定转速下的实验测定所得。但是,实际上感应电动机在转矩改变时,其转速会有变化,这样随着流量Q的变化,多个实验点的转速n将有所差异,因此在绘制特性曲线之前,须将实测数据换算为某一恒定转速n下(可取离心泵的额定转速2900rpm)的数据。换算关系如下:流量 (7)扬程 (8)轴功率 (9)效率 (10)三、实验装置与流程离心泵特性曲线实验测定装置流程图如下:1水箱; 2电动调节阀;3电磁流量计;4进口阀;5均压阀;6闸阀;7引压阀;8压力

4、变送器;9出口阀;10排水阀;11电气控制箱图1 实验装置流程示意图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步骤: (1)泵启动:首先对水箱进行清扫,加水,关闭水箱出口阀,向水箱中加水至超过2/3。然后打开总电源开关,打开仪表电源开关,进行设备仪表预热。打开灌泵阀,加水灌泵排除泵内空气,待泵内空气排净后关闭灌泵阀,然后按下水泵启动按钮启动离心泵进行实验。 (2)实验时,逐渐打开出口流量调节阀增大流量,调节流体流量,让流量从16m3/h范围内变化调节,每次实验流量调节变化1m3/h左右。待各仪表读数显示稳定后,读取相应数据。离心泵特性实验主要获取实验数据为:流量Q、泵进口压力p1、泵出口压力p2、电机功率N电

5、、泵转速n,及流体温度t和两测压点间高度差H0(H00.1m)。 (3)实验结束:关闭水泵和仪表电源,关闭出口阀,将装置中的水排放干净,最后放空水箱。(4)将实验数据输入实验系统软件中进行处理,得出实验结论。注意事项: (1)一般每次实验前,均需对泵进行灌泵操作,以防止离心泵气缚。同时注意定期对泵进行保养,防止叶轮被固体颗粒损坏。 (2)泵运转过程中,勿触碰泵主轴部分,因其高速转动,可能会缠绕并伤害身体接触部位。(3)不要在出口流量调节闸阀关闭状态下长时间使泵运转,一般不超过三分钟,否则泵中液体循环温度升高,易生气泡,使泵抽空。(4)调节流量时要缓慢进行,待系统稳定。(5)记录实验数据时,要待

6、系统流动稳定后记录,避免误差过大。五、数据处理(1)记录实验原始数据如下表1:离心泵型号MS60/0.55,额定流量Q60L/min,额定扬程H19.5m,额定功率P0.55kW,额定转速n=2850rpm泵进出口测压点高度差H0= 0.1m,流体温度t30 离心泵数据序号流量m3/h转速r/m进口压力Kpa出口压力Kpa电机功率kw温度11.00 2880-2.3 222.7 0.50617.3 22.00 2860-2.8 208.6 0.57417.4 33.00 2840-3.7 189.6 0.64117.7 44.00 2820-5.0 167.0 0.69318.0 55.00

7、2800-6.6 137.7 0.73118.3 66.00 2800-8.5 103.5 0.75718.6 7(最大)6.11 2800-8.7 100.7 0.75818.9 (2) 根据原理部分的公式,按比例定律校合转速后,计算各流量下的泵扬程、轴功率和效率,如下表2:序号流量Qm3/h扬程Hm轴功率NkW泵效率%10.9922.490.4713.0021.9921.430.5421.5433.0119.870.6226.4544.0417.930.6829.0355.0915.260.7328.8666.1111.850.7625.9676.2211.570.7625.78六、实验报告1分别绘制一定转速下的HQ、NQ、Q曲线Q/m3/h0.641.282.132.973.373.794.214.635.025.435.856.27扬程/m28.8128.227.4726.0124.9124.0623.2622.320.819.4717.916.3Q/m3/h0.641.282.132.973.373.794.214.635.025.435.856.27轴功率/kW0.5050.540.6020.6590.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