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设计规范方案(整理)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6KB
约7页
文档ID:475491450
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设计规范方案(整理)_第1页
1/7

...wd...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标准一、医用织物—医院可重复使用的纺织品1.医用织物分类 : ---病人用医用织物〔衣物、床单、枕巾、手术巾等〕:包括一般织物、污染织物及婴儿用织物 ---医务人员用医用织物〔工作服、手术衣〕:包括一般织物和污染织物特殊织物:带颜色织物和受热易变形织物 注1:一般织物:包括外观无明显污渍,并判定为无生物污染风险的医用织物;污染织物:包括外观有明显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且含血源性病原体或者其他潜在传染性、多重细菌耐药性,并判定为有生物污染风险的医用织物 注2:基于对婴儿的特殊性保护需将婴儿用织物作专门分类 2.洗衣房的分类a.宜独立设置于远离诊疗区域的地方,有专人从事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人数满足洗涤消毒工作需要 b.有收取污物和运送清洁医用织物的两个分开通道,通道间不应有穿插;设置污染区〔包括收物交接、分拣、洗涤/消毒和污车存放处〕和清洁区〔包括烘干、熨烫、修补、折叠、储存、运送以及洁车存放处〕,两区之间应有实际密闭隔离屏障。

并有上下水设施;在进入污染区前增设更衣室;在清洁区增设质检室 3.洗涤设备及用品要求应选用专用洗涤和烘干设备;有条件的宜使用卫生隔离式洗涤、烘干设备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和各种有机溶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并在有效期内使用4. 卫生制度要求①医院应建设消毒隔离、污物/污水管理、卫生保洁、洗涤工作、定期检查清洗质量、从业人员定期体检保健及个人防护等制度 ②分拣织物时应使用耐穿刺长手套,手卫生的要求,工作场所制止吸烟、饮食,每日换工作服,离开时洗澡 ③ 发生职业暴露时的处理程序见《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理流程》二、从业人员卫生及管理要求1.上岗前需承受岗前培训,能熟练掌握洗涤、消毒技能;了解洗涤和烘干等相关设备、设施及消毒隔离根基知识,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 2.应穿戴工作服、工作鞋、帽、口罩、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 3.各区域人员应相对固定 4.污染区工作人员在进展用后医用织物分拣和装机洗涤过程中,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穿戴工作服、帽、口罩、手套、防水围裙和胶鞋,必要时穿隔离衣,并按要求加强洗手消毒5.在进展洗涤后医用织物烘干、熨烫、折叠、运送等过程中,应穿工作服、工作鞋,并保持手清洁卫生,防止二次污染。

6.应定期进展安康体检〔至少两年一次〕,患有痢疾、伤寒、肺结核、各类肠道传染病及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的从业人员在患病期间不应参与直接与医用织物接触的工作 三、 洗涤消毒后医用织物的卫生要求1. 感官指标 洗涤后的医用织物外观整洁,枯燥,无污渍,无异味,无异物,无破损 2. 微生物指标 项 目指 标细菌总数cfu/100cm2≤200大肠菌群不得检出化脓性致病菌不得检出注:化脓性致病菌包括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婴儿用医用织物还应进展沙门氏菌属检测四、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与要求 1. 工作流程 在对一般织物实施分拣、洗涤/消毒时应由污到洁,不得逆行,并按照以下工作流程进展:分类→收集→分拣〔一般织品〕→去污/消毒〔必要时〕→洗涤→烘干→修补〔必要时〕→熨烫与折叠→储存→运送2. 分类要求①对使用后的医用织物应按要求进展分类 ②应在各诊疗区的卫生处置间内设置医用织物的专用盛装容器;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宜设专用轮换库 ③ 严禁在治疗区域对织物进展清点和处理,使用后的一般织物假设需要清点和处理,应在足够的保护措施下密闭的诊疗区中卫生处置间或专用轮换库内进展。

④ 使用后的污染织物应在病房内床边或就地进展分类收集并及时密封包装,再送入卫生处置间或专用轮换库暂存,并有标识3.分拣要求1. 医用织物中的一般织物的分拣、清点处理工作应在洗衣房污染区内进展而污染织物在消毒前不能进展清点或分拣处理 2.分拣时,应仔细检查各类织物内是否有金属等利器,防止意外伤害五、织物包装要求1. 医用织物应及时装包封袋进展暂存、运送 2.一般织物的收集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布袋进展收集包装 3.污染织物的收集宜使用防感污水溶性收集袋,必要时包装后需外加套一个塑料袋,污染织物收集袋外表应有警示标识 4.在收集污染织物的过程中,收集袋外表被感染物质污染后,须外加一个收集袋收集 5.医用织物装载量不应超过包装袋容量的2/3 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废物包装袋应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展处理,可重复使用的布袋必须一用一消毒,使用后的布袋应连同织物进展消毒洗涤处理 7.洗涤后的清洁医用织物应使用可重复使用的专用袋〔箱〕 8. 用于盛装医用织物袋〔箱〕必须一用一消毒;各诊疗区卫生处置间盛装织物的专用容器应作定期〔1次/周〕消毒处理,并有专人负责。

9. 用于盛装使用后的医用织物的包装袋〔箱〕宜为黄色,并有专用标识六、清洗与消毒1.水不能完全去除织物上附着的微生物、有机物等,通常推荐洗涤的水温在22~50℃通过洗衣机的循环,洗涤剂的作用,以及严格控制含氯漂白剂的用量,微生物污染的载量会得到满意的下降 2.普通织物在清洗的过程中,选择高温处理是最正确的消毒方法,推荐清洗的水温为71℃,并至少持续25 min 3.明确感染性物质污染的织物,采用加氯清洗是安全的,可在漂白环节中,将余氯含量控制在50~150 mg/L 4.对来自传染病房、烧伤病房的织物,推荐的清洗过程中所选择的高温为90℃,并至少持续25 min;或采用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洗衣粉溶液洗涤30~60 min,然后用清水漂净 5.有明显血、脓、便等污染的织物,被视为感染性织物在使用高温水洗前,先用冷洗涤液或1%~2%冷碱水将血、脓、便等有机物洗净,再按传染性衣被洗涤消毒洗衣房无完善的污水处理装置,应对该洗液进展消毒(如投氯消毒,总余氯含量不低于10 mg/L)处理后,方可排入下水道 6.含氯消毒剂的使用能有效杀灭织物上微生物,其副作用是对织物有损伤,缩短使用周期;对着色织物有漂白作用;对现场人员有毒性;对环境中的金属类设备有腐蚀作用。

因此,含氯消毒剂使用浓度应严格控制,并慎用 7.在洗涤过程中,采用弱酸溶液中和洗涤用水、肥皂、清洁剂中的碱,使织物洗涤环境中的pH值快速由12降到5,这样也可以使局部微生物灭活 8.织物洗涤的最后步骤—整熨环节,对微生物的杀灭也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应保证烘干、熨烫时间与质量9.医院织物不推荐干洗九、烘干与整理1 医用织物洗涤后按织物种类选择进展熨烫或烘干,烘干温度应≥60℃ 2 洗涤后织物整理包括熨烫、修补、折叠过程,其过程应严防洗涤后清洁织物的二次污染为防止织物损伤和过度缩水,平烫机底面温度<180℃ 3 烘干与整理过程中应进展质量控制,例如烘干前应检查洗涤后的医用织物是否干净,发现仍有污渍的医用织物需重新进展洗涤等十、储存、运送的要求1.使用后的医用织物与洗涤后的清洁织物不得混装混运,应有专用车辆/工具和容器运输,车辆有独立固定的存放区域,并有明显标识存放区域应有上、下水设施每次运送使用后的医用织物完毕后,其专用车辆/工具和盛装容器应及时进展消毒 2. 医用织物应采取封闭方式运送,防止污染环境并有利于保洁 3. 运送医用织物时应采用可重复使用的、无毒、无害并便于清洁的专用盛装容器,并有标识。

4. 洗涤后清洁织物应储存在清洁枯燥处,储存过程中应防止二次污染,如被污染应重新洗涤 十一、清洁织物的管理1.清洁织物存放间应采用货架存放,货架离地、离天花板距离各为30 cm,离墙距离为10 cm;保持室内整洁与枯燥,室内的湿度控制在60%以下为宜2.清洁织物存放间内严禁堆放污物以及无关的杂物;严禁人员在室内休息与饮食;保持存放间的门始终处于关闭状态;织物发放执行先进先出的原则3.不推荐对清洁织物进展常规微生物学采样检测;除非有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发生医院织物相关性感染十二、资料的管理医院洗衣房应注意加强相关资料的管理,其各项卫生制度、微生物和相关指标检测资料及所使用的消毒剂有效证照〔复印件〕,从业人员安康体检证明以及日常质检记录等资料需建档备查资料保存期宜为三年。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