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轨道交通行业BIM方案建议书

博****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9.39MB
约201页
文档ID:475463818
轨道交通行业BIM方案建议书_第1页
1/201

中国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院”)轨道交通行业BIM方案建议书V1.0(2016.10.14)目 录1、 概况 51.1. BIM国内外现状 51.1.1. 国外BIM现状 51.1.2. 国内BIM现状 51.2. BIM在轨道交通工程领域的发展概况 71.3. 中铁二院BIM发展总体思路的建议 72、 解决方案总体架构 112.1. 解决方案应具备的要素 112.2. 解决方案整体架构 132.3匹配度分析 173、 设计阶段解决方案 243.1. 应用环境 243.1.1. 标准 243.1.2. 资源 243.2. 工作流程 413.3. 典型专业举例 433.3.1. 地质勘测与测绘专业 433.3.2. 线路、路基专业 463.3.3. 场站、结构专业 513.3.4. 钢结构详图及三维配筋 933.3.5. 接触网 1213.4. 协同设计 1243.5. 数据接口及扩展性 1364、 建造阶段解决方案 1385、 运维阶段解决方案 143附录A: 拉林线试点项目实施大纲 1533.1 前期准备(李俊松+叶明珠) 1583.2 设计阶段 1583.3 施工阶段 1831、 概况1.1. BIM国内外现状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本世纪初出现的一项新技术,正在引发工程建设行业一次史无前例的彻底变革,引领其信息技术走向更高的层次。

自从2002年引入工程建设行业,至今已有十多年历程,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被誉为建筑业变革的革命性力量目前BIM在美国、欧洲、日、韩、新加坡等国家的发展和应用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了解BIM在国内外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状况,对我国的BIM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1.1.1. 国外BIM现状BIM源自美国,逐渐扩展到欧洲、亚洲的日本及新加坡等发达国家时至今日美国大多建筑项目都已应用BIM,且BIM应用种类繁多,如Spatial Validation,Facility Management等等同时,在政府的引导推动下,已形成各种BIM协会、BIM标准日本、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地区的BIM发展态势、应用水平都很不错,但与美国BIM的应用层次还有一定差距国外应用BIM技术的主要特征有两点:一是BIM技术已受到广泛重视,成为设计和施工企业承接项目的必要能力同时,BIM技术咨询公司应运而生,市场活跃,为中小企业应用BIM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二是BIM技术应用形成了新的工作模式BIM技术不仅直接应用于工程的局部环节,如设计单位进行的各种分析和模拟,且已形成新的工作模式,如实施IPD模式,即业主、设计、总包、分包等参与方在设计阶段就参与到项目中,通过应用BIM技术进行虚拟建造,共同对设计改进,进而分享收益或风险,这种模式目前已经建立标准合同条款。

1.1.2. 国内BIM现状我国从2003年开始引进BIM技术,起初主要是在学术领域进行研究近来BIM在国内建筑业形成一股热潮,除了前期软件厂商的大声呼吁外,政府相关单位、各行业协会与专家、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科研院校等也开始重视并推广BIM,但是还远没有普及2010与2011年,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研究分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计算机应用分会组织并发布了《中国商业地产BIM应用研究报告2010》和《中国工程建设BIM应用研究报告2011》根据两届的报告,关于BIM的知晓程度从2010年的60%提升至2011年的87%2011年,共有39%的单位表示已经使用了BIM相关软件,而其中以设计单位居多图1 BIM在项目中的应用情况2011年5月,住建部发布的《2011~2015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施工阶段开展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进BIM技术从设计阶段向施工阶段的应用延伸,降低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减;研究基于BIM技术的4D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大型复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实现对建筑工程有效的可视化管理等。

2012年1月,住建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宣告了中国BIM标准制定工作的正式启动2014年7月,住建部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 “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信息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全过程的应用,提供综合效益” 各地政府也开始推进BIM的应用比如,广东省住建厅在2014年9月发布《关于开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14年底,启动10项以上BIM技术推广项目建设......到2016年底,政府投资的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以及申报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应当采用BIM技术......到2020年底,全省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工程普遍应用BIM技术 上海市政府在2014年10月《关于在本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中也设定了具体的目标:“到2017年,本市规模以上政府投资工程全部应用BIM技术,规模以上社会投资工程普遍应用BIM技术”目前,政府及行业越来越重视BIM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国家“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和 “十二五” 建筑信息化发展纲要中都将BIM技术纳入研究目标1.2. BIM在轨道交通工程领域的发展概况纵观国内外的BIM实践,无不是制定标准,手册先行,专业BIM应用软件技术跟进支撑,配套技术质量管理制度逐步成形,逐渐磨合形成生产能力。

在产业界,前期主要是设计院、施工单位、咨询单位等对BIM进行一些尝试最近几年,业主对BIM的认知度也在不断提升,并逐渐将BIM写入招标合同,或者将BIM作为技术标的重要亮点,运维阶段目前的BIM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而且目前从我国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主要集中在建筑设计行业,其他行业,包括轨道交通行业均处在积极探索阶段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轨道交通工程设计行业面临着国内市场挖掘、国际市场的开拓等多重任务2013年以来,在铁路总公司和“中国铁路BIM联盟”的带领下,轨道交通尤其是城际轨道交通(铁路)行业在BIM工作中有了长足的进展,先后制定通过了《铁路工程实体结构分解指南》、《铁路工程信息模型分类与编码标准》及《铁路工程信息模型数据存储标准》三项标准,初步形成了铁路工程建设行业的BIM技术标准体系各个铁路设计院也陆续展开了BIM工作的探索和试点,试图通过BIM技术提高工程集成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新的效益1.3. 中铁二院BIM发展总体思路的建议中铁二院是一家集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工程咨询、工程监理等多种业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国际化企业,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三维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业务核心的“工程信息内容管理”开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具体说,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 从项目管理层面看,轨道交通和铁路项目对工程内容信息的协同效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在基于二维图纸和传统沟通方式的工作模式下,大量的时间被用在图纸校验、信息查找、信息再确认等环节上,协同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时刻面临挑战,信息变更管理难度很大;同时,工程信息的参与方多而复杂,既有创造者、也有使用者、管理者等,工程信息的传递和沟通要满足安全有效的要求第二, 从企业运营层面看,项目中的隐性成本渐渐成为提升效益的“硬骨头”从信息化角度看,很大一部分的隐性成本来自工程信息的无序状态和无效使用比如,在传统的二维图纸模式中,工程信息往往是文件级别的管理,各个工程信息要素间的关联关系无法快速有效地提取和组织,造成了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各个专业间很多是串行工作关系,一个做完传递给下一个,无法最大限度地通过并行工作关系来压缩时间这些都是不易被发觉但实际上是可以通过新技术进行压缩的“隐形”成本第三, 从业务扩展层面看,当前主业务如勘察设计、工程咨询、监理、工程总承包等业务的重心是“项目交付”,交付完成后,前期的工作留下了的资料信息缺乏后续的增值空间随着BIM技术的应用,这些工程信息可以被有效地组织和存储起来,既可以为将来的项目交付做智能分析和经验支持,又可以为项目业主提供运维资产平台,从而在铁路行业的高度和范围内拓展业务增值点。

上述机遇和挑战归纳起来,即“如何利用新的信息技术管理庞大的工程信息内容,从而创造价值/减低成本?” BIM技术的发展为这一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铁二院可以通过推行BIM工作来解决这个课题 基于此背景,中铁二院的BIM工作总体目标可以设立为: 在中国铁路BIM标准框架下,构建中铁二院特色的BIM工程信息平台和BIM团队,以BIM协同优化管理、以BIM数据降低隐性成本,并创造新的业务价值 BIM工作可以采取 “价值点优先” 原则,按照 “小步快跑” 的方式分步骤推进(见下表) 阶段BIM工作内容预期结果工作方式导入期(6个月)拉林线试点(实施大纲参见附件A)1通过铁总BIM标准的验证,成为样板案例2.初步确定开发需求站前各专业人员为主,以ProjectWise协同平台和Bentley建模软件为工具, 跨世纪、Bentley技术(需要合同支持)站前专业BIM三维协同设计生产试点1.BIM生产效率达到预期目标;2.明确BIM在生产中的价值点,确定开发主方向以专题方式和各专业确定BIM生产制度和流程开发试用期(1年)BIM应用开发立项和实施1.符合铁总BIM工程管理平台的要求;2提高专业人员的工作效率,明确价值点自主开发+开发外包(跨世纪)。

Bentley提供BND支持 (如获批准,可在dgndb上做相关技术支持)BIM标准、流程和制度编制实现统一的项目工作环境设置、细度标准、数据管理制度等BIM团队主导应用优化期(3年)BIM应用方案汇报获得院领导支持BIM团队BIM相关专业培训推广和新专业扩展BIM生产占到50%或更高各专业单位BIM咨询项目创造BIM收益BIM团队2、 解决方案总体架构1.2.2.1. 解决方案应具备的要素具有良好数据兼容性轨道交通设计行业涉及的专业广,需要的专业软件多,很难有一个软件厂商能提供所有的专业产品,设计人员也可能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厂商的软件因此,尽量使用数据格式一样的专业软件,并与外部的其他系统、其它数据格式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是整体解决方案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数据兼容性是数据互用的前提,数据的重复利用率是提高企业效率的一个关键,也是有效协同的基础之一具有良好专业覆盖性轨道交通工程涉及众多的参与专业,因此软件解决方案要涵盖轨道交通行业众多的专业从专业的角度出发,专业技术人员希望能够拥有用本专业的语言和自己交互的、高效的专业模块从三维协同设计的角度出发,这是协同的前提,首先要解决了个人的工作效率,才能充分发挥协同的作用。

如果大量使用不同软件厂商的产品,专业软件之间的数据格式不统一,专业间的数据交互还需要转换或者导入\导出,那就很难真正的协同起来具有良好协同工作能力专业三维模块解决了设计人员个人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的问题在这一基础上,再要大幅提高“单兵”效率的可能,已经非常有限了事实上,三维工具在提高设计质量上的意义也远远大于个人的设计效率;同时也应注意到,通过三维环境下的协同工作,让三维模型成为设计人员间沟通的载体,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大幅度的提高其实质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