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7542561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寺夜游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记承天寺夜游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记承天寺夜游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寺夜游(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27:记承天寺夜游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2009年3月第1版内容来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记承天寺夜游课时:1课时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计者:二中附中 郭芳【目标确定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课标相关依据要求79年纪在阅读方面,能用普通话正确、琉璃、有感情的朗读。在诵读课文基础上,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人生、社会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教材分析记承天寺夜游选自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所

2、选课文以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为主。本篇作者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3、学情分析记承天寺夜游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话中有诗,意蕴深远,适合学生的诵读学习,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还不够到位,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讲解本文时,要注意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努力创设情景,以诵读为主,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读中思、读中品,读中悟。【学习目标】1、我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流利背诵课文。2、我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并掌握“遂”、“交横”、“相与”、“空明

3、”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熟练翻译文中重点语句。3、我能结合文本、写作背景概括作者复杂而微妙的感情。【评价任务】任务1:通过书写名句、朗读、背诵课文检测课文朗读背诵。(检测学习目标1)任务2:学习课文基础字词、重点语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测词语理解,句子翻译。(检测学习目标2)任务3: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背景和文本理解文章表达的感情。(检测学习目标3)【学习重点】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学习难点】结合文本、写作背景概括作者感情。【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人。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

4、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体、东坡乐府等。2、写作背景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后,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zh)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本文写于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1、朗读要求:第一遍读准,扫清字词障碍。第二遍读顺,读得通顺、读出节奏。第三遍

5、读懂,读通课文,理解文章大意。2、注音时声调位置规律:有a先标a,无a有e或o,则先标e或o,只有i或u, 则标i或u,i、u在一起,则标后一个。【学习过程】环节一:朗读并背诵1、大声朗读课文三遍并给加点字注音遂至承天寺( ) 怀民亦未寝( ) 水中藻、荇交横( )( )( )2、背诵课文并完成下面的填空题。(1)同桌两人互相背诵课文。(2)根据提示,用原文天空。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 , , 。 作者“欣然起行”的原因是: 。作者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的原因是: 。解释文言词语的含义,要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推测。环节二:掌握重要字词,句子含义。1.借助工具书及知识积累解释加点字词。月色入

6、户: 欣然起行: 遂至承天寺: 相与步于中庭: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2.翻译课文。(1)结合注释和补充的字词,翻译课文,不会翻译的句子在课本上划出来并与小组内同学交流。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的步骤是:“解词”“串意”“顺意”,通过这三步来完成的。即先解读重点词语,明确其含意和用法;再将一个一个、一组一组词意,语意串连起来,形成句意;最后,把整个语句顺畅起来,亦即各词语间不连贯的使其连贯起来,不通顺的使其通顺起来。2、“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3、“文从句顺”:

7、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2)翻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环节三、我能结合文本、写作背景概括作者感情。1、从写作背景看感情默读资料链接中的写作背景,并结合提示内容,说说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提示:封建官吏被贬谪后心境如何?历史是一面镜子。范仲淹被贬后登上了岳阳楼;柳宗元被贬后游历了小石潭;欧阳修被贬滁州后,寄情山水,游历了琅琊山;李白的政治理想受挫时感叹行路难,相同的命运,相似的心境。让人感受到贬谪的悲凉,仕途失意的落寞。我认为苏轼当时的感情应当是: 2、从中心事件看感情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

8、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你分别从划线词语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3、从景物描写看感情修辞手法+表现内容+表达感情庭下入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请从修辞的角度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可试着将“盖字删去,读一读,体会语气、感情的变化。句中的“盖”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字面意思+本课含义4、从主旨句看感情苏轼借月抒怀,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感慨,作者自称“闲人”,闲人如何理解?完成下面的选择题。“闲人”字面意思即 ,本课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月色常有,竹柏常在,但能欣赏它的像作者一样的 很少; 其次

9、,在内心深处,作者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因此他是一个 ;最后,作者自称“闲人”,实际上是一种自嘲,可见他是一个 。A:有闲情雅致的人 B:有着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的人 C:清闲的人 D:有着自我排遣的旷达心境的人第二步:对学1.解决独学中的困惑;2.仍然有困惑的,红笔在前面方框内打上“?”,群学时讨论解决。第三步:群学第四步:交流展示,质疑补充第五步:达标测试 1、解释加点词语意思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相与步于中庭: 但少闲人: 2、翻译下列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学习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