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中语文课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范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5420062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初中语文课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初中语文课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初中语文课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初中语文课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初中语文课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初中语文课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初中语文课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初中语文课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语文课文己亥杂诗优秀教案范文 教学三维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情感,体会作者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2.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兴趣。3.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难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导入这一年,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大的清帝国行将没落;这一年,腐朽没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一年,力主改革时弊的龚自珍愤然辞官南下,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在了315首日记体组诗己亥杂诗中;这一年,是1839年,道光十九年,农历己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2、龚自珍写于己亥年的杂诗当中的一首。(二)初读课文预习与交流1.作者简介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从小勤奋好学,15岁开始写诗,但屡试不第,38岁才中进士,做了几任小京官。他对清朝的思想统治不满,不愿和统治者合作,终于在鸦片战争前一年辞官回家。他的诗文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著名的是己亥杂诗共315首。2.背景链接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1792-1841)创作的一组诗集。本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其中第125首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被中国中小学语文课本六年级下册(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沪教版)收录,以及五

3、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收录,七年级下册(2023版)还有一首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革,批评清王朝的腐败,洋溢着爱国热情。(三)精读(一) 诗歌朗读1.解析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 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白日斜 :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来烘托离别之苦。2.解析吟鞭东指即天涯天涯:相对京城而言的归途。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离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一起。3.解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满怀无限离别的愁思,正对着白日西下,离开京城,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4.解析落红不是无情无,化作春泥更护花

4、。以落花表明心志,本意是虽然辞官,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现在常用落红的形象,作为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二) 整体感知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考下列问题。1.这首诗的前两句是怎样写离愁的?以浩荡二字,极为凝练地写出离愁的深广,强化了诗人离京时的眷恋、怅惘、失落、孤独的种种情怀。白日斜三字一笔勾勒景物,给人以夕阳西沉、暮色苍茫的气氛。离京标志着龚自珍政治生涯的终结。离愁别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一起前两句写景(描写):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2.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被广为

5、传诵的原因是什么?从修辞和感情上品析:以落花和春泥为喻,表明心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虽然辞官离京,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现在常用落红的形象,作为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相似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后两句抒情: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四)研读。深层探究1.后两句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对新生命的赞美,赞扬了落花呵护新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离京南返的无尽愁绪,也表达出诗人虽已辞官,仍决心为国效力、奉献终生的决心,以及对国家民族的那份执着挚爱之情。课堂小结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