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教育精品)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5415095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校12-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教育精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宿州市十三校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题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的答案用黑色或蓝色笔写在试卷答题卷上 有关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Na:23 O:16 S:32 N:14 Cu:64 Al:27命题人:赵 礼 审核人:张怀启第I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研究只能认识分子不能创造分子 B、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化学是科学家研究的内容,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没有关系

2、 D、世界上第一种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质是由我国化学家合成的。2、下列物质既能用金属与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用金属与盐酸反应制得是( ) A、CuCl2 B、FeCl2 C、FeCl3 D、MgCl23、下列反应能用H+OH = H2O表示的是( ) A、稀H2SO4和Ba(OH)2溶液反应 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 C、氢氧化镁和稀H2SO4反应 D、氢氧化钠和醋酸反应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22.4L H2O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B、同温、同压、相同体积的CO和N2具有相同质量 C、1molL1的硫酸含有溶质硫酸物质的量为1mol D、1mol任何气体单质都含

3、有2mol原子5、比较法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下面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Na2O和Na2O2都是钠的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B、Na2O和Na2O2都能与二氧化碳或水发生化合反应 C、Na2O和Na2O2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剩余固体物质相同 D、Na2O和Na2O2分别与CO2反应,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6、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大多以化合态存在,若要把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它( ) A、被氧化 B、被还原 C、有可能被氧化,也有可能被还原 D、既不被氧化也不被还原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与胶体性质有关 B、胶体和溶液能用丁达尔现象区

4、分 C、NaHCO3的电离方程为:NaHCO3=Na+ H+CO32- D、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8、在某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Na、Cl、NO3 B、Cu2、NO3、OH、ClC、H、ClO、Cl、K D、CO32、K、H、Cl9、新交通法规定酒驾一次扣12分。右图为交警对驾驶员是否饮酒进行检测。其原理如下:2CrO3(红色)3C2H5OH3H2SO4 = Cr2(SO4)3(绿色)3CH3CHO6H2O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A、CrO3 B、CH3CHO C、H2SO4 D、Cr2(SO4)3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晶体不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晶体

5、是非电解质。B、盐酸能导电,故盐酸是电解质。C、氧化剂氧化其他物质时,本身被还原 。D、氧化还原反应中,至少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外一种元素被还原。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0分)11、在VL硫酸铝溶液中,含有Wg Al3+,则溶液中SO42-物质的量浓度为( )A、W/27V B、W/54V C、W/18V D、W/9V12、如图所示,A处通入湿润的Cl2,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干燥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洗气瓶D中装的是 ( )浓硫酸 NaOH溶液 饱和NaCl溶液A 、 B、 C 、 D、 13、 某无色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物

6、质的量浓度如下表:所含离子Cl-SO42-H+Na+Mn+浓度molL13121a则Mn+及a值可能是( )A、Mg2+ 、1 B、Ba2+、0.5 C、Al3+、1.5 D、Fe2+、214、根据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2FeCl2+Cl2=2FeCl3,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中,正确的是()A、Fe3+Cl2I2 B、Cl2I2Fe3+ C、I2Cl2Fe3+ D、Cl2Fe3+I215、下列变化中,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才可以实现的是( )AAg Ag+ BCO2 H2CO3CCl2 NaCl DFeCl3 FeCl2宿州市十三校2012-2013学

7、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题答题卷命题人:赵 礼 审核人:张怀启题 号第卷第卷总 分得 分得分评卷人 第卷(选择题 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 第卷(共50分)注意事项:1、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2、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1617181920总 分分数得分评卷人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43分)16、(13分)实验室需要配置480mL 1molL1的硫酸溶液,其实验步骤为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轻轻的振荡;量取浓硫酸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12c

8、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用适量的蒸馏水稀释浓硫酸,冷却至室温;盖好瓶塞,摇匀;根据上述信息回答问题:(1)本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 (2)若采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则需取用_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3)实验中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胶头滴管以外,还需要哪些仪器才能完成该实验_(4)写出中稀释硫酸的操作过程_。(5)如果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对该硫酸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者“不变”)硫酸稀释后没有冷却至室温就转移至容量瓶并定容_搅拌时不小心洒出一小滴溶液_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_ 定容、摇匀后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

9、于刻度线_17、(12分)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在课堂上,老师演示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同学们观察到该反应生成了蓝色沉淀,而没有铜单质生成。老师对此现象做出了如下解释:钠与硫酸铜溶液接触时,首先与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然后生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工业上利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当有1molCl2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_个18、(9分)探究实验: 检验 Fe2+的方法实验步骤: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FeCl3和10mlFeCl2溶液,然后各滴入几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2、 在盛有FeCl

10、2和KSCN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新配置的氯水,观察现象。(1)实验现象:步骤1中盛10mlFeCl2溶液的试管中溶液_ 步骤2中溶液_(2)步骤2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欲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可能含有Fe2+,下列实验操作的最佳顺序为( )加少量氯水 加少量KMnO4溶液 加少量KSCNA、 B、 C、 D、19、(9分)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检验其组成,做了以下实验:取少量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将沉淀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1)试判断: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_,肯定没有_,可能有_(2)实验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对可能存在的物质如何检验:_四、计算题20、(7分)将一定量的铜粉加入100mL浓硫酸中,加热发生反应:Cu+2H2SO4(浓)CuSO4+ SO2+2H2O,充分反应后放出13.44L(标准状况下)气体,固体有剩余,将反应后的溶液加水稀释至500mL。(1) 求参加反应Cu的质量。(2) 最终溶液中CuSO4物质的量浓度。高一化学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