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语文版《最苦与最乐》导学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5414659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八年级上语文版《最苦与最乐》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八年级上语文版《最苦与最乐》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八年级上语文版《最苦与最乐》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八年级上语文版《最苦与最乐》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八年级上语文版《最苦与最乐》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八年级上语文版《最苦与最乐》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八年级上语文版《最苦与最乐》导学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最苦与最乐(第1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有关知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明确论题,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学习重点】 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习难点】理清文章整体结构【课前积累】1.最苦与最乐的作者是 ,字 ,号 ,别号 , 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曾参与过“戊 戌变法”。本文选自 。2.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契约( ) 揽( ) 悲天悯人( )卸却( )3.解释下列词语 失意: 如释重负: 无入而不自得: 悲天悯人: 达观: 契约: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仁人志士: 心安理得: 【课上突破】 (一)师生讨论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步:先由学生自

2、主阅读课文,然后填写以下空格,填写后互相交流订正。 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 ,而不能 。 第二步:根答案再次讨论,理清课文结构,从而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1、2自然段)论述 。 二、(3自然段)论述 。 三、(4、5自然段)论述 。第三步合作探究:分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 2.作者认为人生最大的快乐是什么? 3.作者是如何提出人生最苦的事是责任未了的? 4.到底什么叫责任?它的范围有多大?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5.作者是怎样论述苦乐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是什么? 【课后提高】 1.下列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3、如释重负 悲天悯人 缆绳 契约 B.卸却 失意 良心 纠缠 C.任重道远 监督 圣贤 豪杰 D.自头苦海 逃避 解除 赔礼2.在括号中写出相应的词语。 (1)分内应做的事。( ) (2)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 (3)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课后反思】 第11课 最苦与最乐(第2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本文论证严密的写作特色和道理论证的运用2.体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树立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感。【学习重点】1.理解本文论证严密的写作特色和道理论证的运用【学习难点】2.体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树立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感。【课前积累】提问并听写

4、文章常识内容【课上突破】(一)研读课文。讨论第一部分:(1-2自然段)第1自然段:1.作者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吗? 2.接着作者顺势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请用原文回答。 3.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 第2自然段:1.一篇好的议论文,为了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必须适时适度地举例,请找出有关事例。 2.学生讨论在文中找出有关种种责任的句子。 3.找出“不尽责任最苦”的原因。 小结:明确第1、2自然段是什么关系? 讨论第二部分:(3自然段)1.什么事最快乐呢? 2.作者引用了哪些古语、俗语,由学生找出,并讲讲它们的含义。 3.找出论说的句子,总结这一段的内容。 讨论第三部分:(4-5自然段)1.找出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 2.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3.最后一段说明了什么内容呢?为什么这样说?找出文中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