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题学案:6.4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含答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75414558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题学案:6.4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题学案:6.4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题学案:6.4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题学案:6.4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题学案:6.4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题学案:6.4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人教版】高中语文练习题学案:6.4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第四节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课标要求1.学习语言表达和民族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2.认识汉文化对汉语言的影响。知识整合解引子阅读引子部分,思考:为什么汉语和英语中对与“狗”有关的词语有不同的理解?答:_析活动阅读课堂活动“民以食为天”,思考:以饮食文化为例,谈谈汉文化对汉语言有着怎样的影响。答:_讲要点1语言与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有怎样的关系?答:_2汉语中常用的谦辞和敬辞有哪些?答:_测基础1下列关于语言与民族文化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是产生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根源。B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C民族语言植根于

2、民族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渗透于民族语言的每一个方面。D中西方语言的差异是表面的,其实质是一样的。2根据下列加点词语带有的文化内涵判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对孪生姐妹在幼儿园时就青梅竹马,形影不离。B222宿舍里的四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正当豆蔻年华。C他们两人同坐一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可算是相敬如宾了。D误会消除了,夫妻俩又破镜重圆了。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

3、点,并作简要分析。答:_考点对接题型识记并了解相关文化常识例题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A BC D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综合分析整个语段,紧扣“中国结”的性质、历史、功用(生活必备和记载

4、历史)、美学内涵四方面内容组织材料。首句写“中国结”全称,应承接,用复指句对其性质(手工编织工艺品)解说并引出“中国结”的历史,A、B、C三项都不合乎语言的连贯性。例题2论语对后人的思想有深刻的影响。请引用论语中与下面文字意思相仿的一句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思想。“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欧阳修朋党论)答:_答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告诉我们,君子追求义,小人追逐利。这种思想反映在欧阳修的朋党论中,即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义与利有不同的价值取向。解析主要理解欧阳修的话语:但凡君子和君子因志同道合成为朋友,小人与小人因追求相同的利益成

5、为朋友,这是自然的规律。即时演练1“这件衣服真雅致,颜色美极了!”一位美国朋友对中国的一位青年妇女夸奖道。下面可能是中国青年妇女听到这样夸奖后的回答的一项是()A谢谢,这件衣服是不错!B这是件普通的衣服,我在中国国内买的。C谢谢,你真有眼光。D我很高兴,我的衣服能得到你的赏识。2下列关于我国书信的习惯和格式,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封书信一般应有“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等部分。B给老师写信,“称呼”部分如果连名带姓写上,就显得不够恭敬。C书信的“祝语”部分,如写“此致敬礼”,应将“此致”退后两个字的位置,“敬礼”则另起一行顶格书写。D书信的“署名”部分,写信人应连名带姓都写上

6、,否则就显得不够恭敬。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惯用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给朋友写信,末尾用了万事如意。B学生给一位刚刚病愈后的老师写的信,最后的致敬语是:敬祝痊安。C有位海外游子给其祖父写的信,落款是:顿首。D有位长辈给侄儿写信说:“此事望你钧裁。”4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

7、,掌握丰富的知识。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答:_巩固达标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渗漏(lu)吐痰(t)曝光(bo) 令人咋舌(z)B愧疚(ji) 精髓(su) 疮疤(chun) 以诚信(zi)C推搡(sn) 饕餮(to) 媲美(p) 外强中干(n)D蕴藉(yn) 胸襟(jn) 皎白(ji

8、o) 以儆效尤(jn)2下列各句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这些试题牵涉面广,很难一下定夺,切记心浮气躁,而应该冷静分析辩别。B音乐界、教育界一些知名人士大声急呼:让好儿歌尽快走向我们的少年儿童。C如果那里的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引进几个人才也是杯水车薪,无计于事。D于成龙清政廉洁,久负胜名。他临摩古人碑帖,目的是陶冶性情。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B公司常年坚持节能管理的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能耗预测制度和能源跟踪分析制度,做到节能工作常抓不懈。C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