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541444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天塔吊基础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天塔吊基础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天塔吊基础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天塔吊基础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天塔吊基础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天塔吊基础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天塔吊基础施工方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工 程 概况 2二、 编 制 依据 2三、塔 吊 基 础 设 计 概况 2*四、选 用 塔 吊 的 主 要 性能5五、塔 吊 基 础 计算1、浅基础设计计2、桩基础设计计3、格构柱设计计算 13 六、质量保证措施 161 、 桩 质 量 保 证 措施16 2、承台质量保证措施3、钢格构柱质量保证措施 7七、安全保证措施八、附图 1 、塔吊平面布置图(总平面布置)2、塔吊基础平面图3、塔吊基础剖面图(需反映基础配筋、承台尺寸、标高、桩与承台的连接方式等)4 、格构柱立面图5、格构柱平面图6、节点详图(桩、格构柱等)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黑体三号字体)一、工程概况(标题为宋体四号字体,其余为

2、宋体小四号字体) 包括工程地点、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结构形式、结构层 次、 建设单位(开发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 等。二、编制依据1、本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塔吊基础所在部位的地质报 告 复 印 附 后 )。2、* 型塔式 起重机使用说明 书。3 、 建 筑 地 基 基 础 设 计 规 范 ( 50007 2002 )4 、 建 筑 桩 基 技 术 规 范 ( 94 94 )( 若 无 桩 基 础 时 此 规 范可不列入)5 、 混 凝 土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 50010 2002 )6、设计施工图纸、会审纪要7 、 建 设 施 工 高 处 作 业 安 全 技 术 规 程

3、80-918 、 建 筑 施 工 安 全 检 查 标 准 59-999、施工手册(xxxxxxx)10 、 钢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50017-200311 、 本 工 程总 体 施 工 组 织设 计12 、 集团公司 形象设计标准三、塔吊基础设计概况说明本工程选择塔吊类型与数量,塔吊布置位置(应在后 附页中有塔吊与基础布置的整体平面示意图)。塔吊位于*轴交 *轴间,对应于地质勘察报告工程地质剖面图*孔位置,塔吊 基础落于* 土层上。塔吊的用电作简单表述(如:塔吊用电从二级配电箱直接 引入,并设立专用箱。详见临时用电施工方案)。塔吊基础的类型:独立基础应说明承台尺寸(长X宽X高), 砼标号

4、(不得低于C35 );有桩基础的应说明桩类型、根数、 桩径、桩长,桩砼标号(桩形式最好与工程桩类型相同,便于 施工)。例:根据xxxxxxxX程施工总平面图布置。拟本工程自编号3#塔吊安 装13个标准节高度为39m ,4#塔吊安装16个标准节高度为40m,不 设置附墙架。1#2#二台基础阶段塔吊安装高度为 21m,7个标准节。由于自然地面以下3m范围内为杂填土,3-25m为淤泥质土,25m以下 为中风化岩.由于地基较差,位于基坑中的3#4#二台塔吊现采用 1000钻孔灌注桩+钢格构柱进行加固方法以达到安全运行目的。桩长16.6M进入中风化岩2m、桩间距1.6 m,坑外1#2#二台塔吊采用600

5、钻孔灌注桩,桩长26 m混凝土承台长度或宽度分别为5.00m 承台厚度为1.30m。钢筋级别2级。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有关数据见下表:塔吊编号1234生产丿商浙江建机浙江建机浙江建机山东鸿达塔吊型号40/6040/6040/6063桩径/有效桩长m600/30.1600/26100/15.9100/16.6钢筋笼长m30.126.015.916.6钢筋笼配筋91691610 2010 20桩顶标高m-2.20-2.20-10.4510.45承台底标高m-2.30-2.30/承台面标高m-1.0-1.0/承台配筋22 110/格构柱长度m/13.213.2格构柱顶标高m/+0.15+0.15

6、塔吊安装高度m212139401#塔吊安装于西侧20-21轴,2#塔吊安装于西南侧38轴外侧,3 #塔吊安装于南楼29-30轴,4 #塔吊安装于北楼10-11轴(具体见总平面 布置图和桩位定位图)。塔机采用四桩基础。格构柱的防水参见支撑立柱的防水做法。格构柱的防腐处理:表面采用钢丝刷、砂皮除锈,底漆为铁红防锈漆 二道,面漆采用银粉漆一道作为保护层。中天塔吊基础施工方案四、选用塔吊的主要性能塔吊型号、生产厂家、主要机构、主要功能简述、最大臂 长、 最大 起 重量、装 机容 量 、 独立高度、最大高度、起重力矩、最 大起重量、总重量、附墙道数等,最好列表说明(可复印说明书中相关性 能参数表附后页)

7、五、塔吊基础计算计算例题(一) 浅 基 础当 工程地质情 况较好 时可 采用浅基础 。如地质报 告提供的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塔吊使用说明中要求的地基承载力要 求时,可参照使用说明中的承台做法,不作计算。如 地基承载力 未达到 使用 说明书中的 承载力 要求时,需进 行计算。例 题 :( 取 非 工 作 状 态 计 算 )塔 吊 型 号 60, 自 重 ( 包 括 压 重 )F1=485.83 ,最 大 起 重 荷 载 F2=60.00 ,塔 吊 倾 覆 力 距 2,162.20 ,塔 吊 起 重 高 度 140.00m , 塔 身 宽 度 1.60m , 混 凝 土 强 度 等 级 35 ,

8、 基 础 埋 深 0.00m ( 上 部 无 回 填 土 ), 基 础 最 小 厚 度 1.50m , 基 础 最 小 宽 度 5.80m 。1、设计荷载计算依 据 建筑地 基基 础设计 规范 (50007-2002)第 5.2 条承载力计算。计算简图当不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当考虑附着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当考虑偏心距较大时的基础设计值计算公式:式中F 塔吊作用于基础的竖向力,它包括塔吊自重,压重和 最大起 重荷载1.2 X545.83=655.00;G基础自重与基础上面的土的自重,1.2 X(25.0 XXX20.0 XXXD) =1513.80;基础底面的宽度,取5.80m;

9、W 基础底 面的抵 抗矩,XX6=32.52m3;M倾覆力矩,包括风荷载产生的力距和最大起重力距,1.4 X2162.20=3027.08;a 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缘距离(m),按下式计算:5.80/2-3027.08/(655.00+1513.80)=1.50m经过计算得到:无附着的最大压力设计值(655.00+1513.80)/5.802+3027.08/32.52=157.56无附着的最小压力设计值(655.00+1513.80)/5.802 -3027.08/32.52=0.00有附着的压力设计值(655.00+1513.80)/5.802=64.47偏心距较大时压力设计值

10、2 X(655.00+1513.80)/(3 X5.80 X1.50)=165.722、地基基础承载力 验算 根据地质报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00 大于最大压力设 计值 157.56 ,满足要求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2 X大于偏心距较大时的压力设计值 165.72 , 满足要 求!地基承载力可根据地质报告进行修正。修 正方法为:当 基础 宽度大于 3m 或埋置深度大于 0.5m 时,应 先对地质报告给出 的地基承载力特征 值进行修正:? n v(b 一 3)+ nd Ym (d 一 0.5)其中:? 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由地质报告给出;nb、nd 基础宽度和

11、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按基底下土的类别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0007 2002 )表取值; 丫一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由地质报告给出;b 基础底面宽度,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Y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一般由地质报告给出;d 基础埋置深度(m),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完成后,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3、承台抗受冲切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50007-2002 )第条。0.7其中:B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不大于800时候,取1.0 ;

12、当h大于等于200时,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 法取用;丿0.94?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C35砼1.57 ;ho基础的有效高度;h0=1.45m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2 ,1.60+(1.60 +2 X1.50)/2=3.10m其中:一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取上部柱宽或上阶宽)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面积范围内的下边长,当冲切破坏锥体的底面落在基础底面以内,取上部柱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 度或上阶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当冲切破坏锥体的底面落在基础底面以 外,即2 ho羽时,;冲切承载力:;165.72 X(5.80+4.60) X0.60/2

13、=517.05。其中:一最大压力设计值;165.72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积;允许冲切力:0.7 X0.94 X1.57 X3100 X 1450=4643604.704643.60实际冲切力不大于允许冲切力设计值,所以能满足要求!4. 承台配筋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50007-2002 第 条。1 )抗弯计算,计算公式如下:1 (M广三彳+津)尺返+F-+(也-汕式中a1截面至基底边缘的距离,取a1=2.10m;P截面处的基底反力:165.72 X(3 X1.60-2.10)/(3 X1.60)=93.22 ;a截面在基底的投影长度 取 a=1.60m 。经过计算得2.102 X(2 X5.80+1.60) X(165.72+93.22-2 X1513.80/5.80 2)+(165.72-93.22)X5.80/12 =974.06。2 )配筋面积计算,公式如下: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50007-2002 第7.2条式中-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冷1取 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丄1取为0.94,期间按线 性内插法确定;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h0承台的计算高度。经过计算得 0974.06 X106/(1.00 X16.70 X5.80 X103 X1450 2)=0.005二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