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5408767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教育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网络教育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网络教育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网络教育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教育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教育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名词解释网络教育: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网络教育应用:“网络教育应用”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网络教育应用”主要研究网络在教育中应用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网络学习环境和网络学习平台的建立、网络课程建设、学习资源建设以及网络教育的评价等内容。 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网络教育应用是研究网络教育的现象和规律以期对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提供全面指导的一门学科。它是网络技术、教学

2、论、学习论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从其研究内容看,网络教育应用是为了促进学习而对网络学习资源和网络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学习环境:是指支持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狭义地讲,就学生的学习环境可分为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学校学习环境是指学校的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家

3、庭学习环境是指家庭为学生学习而提供的物质条件,如安静舒适的房间,和睦的家庭关系,能够辅导学生学习的家庭成员。社会学习环境是指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习目的的社会氛围。网络教育资源:是指蕴含了特定的教育信息,以能创造出一定教育价值的各类信息资源,特别是能以数字信号在互联网上进行传输的教育信息。探索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二、简答题:1、3、交互性 个别化 时效性 共享性 全球性4、论述:认知性灵活理论为基于网络的教学系统设计提供了

4、最合适的理论模型。认知灵活性理论是基于认知学习理论设计学习环境的一个概念模型,它的目的是促进复杂或非良性领域的高级知识的获取 认知灵活性理论,由于其对于高级知识获得的阐述符合信息社会知识日趋复杂化的时代特点,随机通达教学要求的超文本形式又与网络上信息呈现的方式相一致,因而对网络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认知灵活理论使用超文本为知识的多维表征和知识组分的多种互连交叉来重新安排教学序列。 在实际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教学内容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但根据建构主义认知灵活性理论,结合Internet网络信息呈现的特点,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超文本教学材料的设计上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5、)Internet应该成为共享课程思想的中介而并非只是获得课程内容的工具。(2)教学用的大多数的资源必须放在分布式的网络地址上,但精心构建的内容提纲及学习目标应该保留在老师的本地机上。(3)教学材料必须高度相互联结而不是分隔的。(4)教学应以案例为基础,强调知识建构,并不限于信息的传递。(5)学习活动必须提供内容的多种表征,从不同角度呈现同一概念的不同材料,或者从不同概念的不同角度反复呈现同样的材料。(6)教学材料应避免过分简化内容领域,支持依赖情境的知识。2、三、网络教育应用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网络教育始于1994年教育部实施的“中国教育科研网示范工程”,目前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在高等教育领域,

6、1998年9月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作为现代远程教育首批试点高校,开始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网络远程教育。随后,1999年清华大学等31所高校建立网络学院。2000年教育部启动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计划在2年内重点规划建设300门基础性的网络课程,并以网络课程建设带动课件库的建设,以课件库的建设推动网络课程的建设。到目前为止,经教育部批准,全国已经有67所高校开办网络教育试点,网络教育在线学生数正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在基础教育领域,全国已有近3000所中小学组建了校园网,上万所学校组建了网络化电子教室。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教育部在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

7、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3,要在10年的时间里全面、逐步普及信息技术必修课;要用5-10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联网,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 四、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 1.开发数字化的网络学习环境 信息时代的学习与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密切相关。信息技术以数字化为支柱,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工作者教学过程后,使得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都向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形成数字化的网络学习环境、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和数字化的学习方式。开展信息教育、培养学习者的数字化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创建数字化的网络学习环境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网络教育应用的必然趋

8、势。 2.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不能再一味套用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模式,所以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也是网络教育应用的一大发展趋势。 3.研究网络教育应用中对知识的管理 在目前的网络教育应用过程中仅仅将学习材料和教学素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使用。 4.研究基于网络的教学评价系统 目前的教育评价多采用总结性评价,仅以学期结束时的一次考试或相关的调查问卷作为评价的依据。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网络教育应用在我国已经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了,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它也存在着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楚网络教育应用的现状,找出它所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它以后的发展趋势,这对于进一步提高网络教育应用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