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5407872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章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1.下列关于“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所以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D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答案】C【解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所以A错误;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这是潜在价值,而间接的价值是指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所以B错误;人类活动中的对自然界的过度掠夺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所以C错误;生

2、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所以D错误。2.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高栖息地【答案】B【解析】小草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其在该地区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是生物的间接价值,所以A正确;小草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存在竞争,有利也有害,所以B错误;.小草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则其属于生物的潜在价值,所以C正确;小草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高栖息地,这是与

3、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间接价值,所以D正确。3.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C易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采猎及买卖【答案】D【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A错误;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会干扰生物的正常生存,B错误;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

4、叫迁地保护,C错误;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要禁止一切形式的采猎及买卖,D正确。4.下列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措施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B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然选择C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直接价值D建立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答案】D【解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需要全球合作,因为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所以A正确;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家园则可持续发展是其必然选择,所以B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作用而直接价值是指人类可以能够直接利用的价值,所以C正确;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所以D错误。5.以下各项

5、中,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危害的是( )A.剿灭麻雀B.建立自然保护区C.建立濒危动物繁殖中心D.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答案】A【解析】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异地保护(建立濒危动物繁殖中心),故BC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还要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故D正确;剿灭麻雀会减少生物种类,破坏生物多样性,故A错。6.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答案】C【解析】A项,自然选择决

6、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因而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B项,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一般而言,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都逐渐增加;C项,物种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中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高,生态系统就越稳定;D项,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内容之一,遗传多样性越低,个体间的差异越小,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7.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的稳定性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D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

7、案】C【解析】适当增加食物链,营养结构复杂,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正确;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释放量增加,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B正确;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繁衍,C错误;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D正确。8.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生物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是( )A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B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C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D单纯追求系统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越复杂,其

8、自我调节能力越强,即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所以生态系统不易受到破坏,能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故选C。9.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使当地生物群落中的物种更多样化B.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让生物自然繁衍C.把沼泽地改造成农田,种植多种农作物,增加经济收入D.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以增加林木生长量【答案】B【解析】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到新地区,可能会因为其缺少天敌,大量繁殖对当地物种构成危害,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也可能会因为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禁止游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区,避免人类活动对保护

9、区物种造成不良影响,让生物自然繁衍,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沼泽地改造成农田,在亚热带林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树,都属于人为地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破坏了生物多样性。10.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A生态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C潜在使用价值 D直接使用价值【答案】D【解析】A、无生态价值概念,A错误;B、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B错误;C、潜在使用价值是指目前尚未发现的价值,C错误;D、从野生

10、品种中找到必要的基因为科学研究之用,故为直接使用价值,D正确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紫茎泽兰主要分布于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其适应能力强,能释放多种化感物质,排挤其他植物生长,被其入侵3年的天然草地就会失去放牧价值,常造成家畜误食中毒死亡;可以利用红三叶草、狗牙根等植物进行替代,对其控制有一定成效。另外,紫茎泽兰提取液对人类无害,还可作为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有一定的利用价值。(1)紫茎泽兰的引入,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其提取液对人类无害,还可作为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2)紫茎泽兰种群在入侵初期

11、一般是 曲线增长,影响 等种间关系,从而影响群落的结构;由于紫茎泽兰的引入,使当地群落中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群落结构都会随时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 。(3)紫茎泽兰的化感作用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同时也会影响正常生态系统长期形成的_和 功能,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4)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紫茎泽兰的 ,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答案】(1)下降或减少 直接(2)“J”型 竞争、捕食 群落演替(次生演替)(3)信息传递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4)种群密度【解析】(1)根据题意,紫茎泽兰排挤其他植物生长,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下降,其提取液具有杀虫、杀菌等效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12、直接价值。(2)紫茎泽兰种群在入侵初期,由于环境适宜、空间足够,一般是J型曲线增长,紫茎泽兰使周围的植物减少,从而影响该地区的竞争、捕食等种间关系。紫茎泽兰的入侵,使当地生物种群发生改变,为群落的演替。(3)紫茎泽兰能释放多种化感物质,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生态系统还具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功能。(4)生物防治可有效降低紫茎泽兰的种群密度,减少污染,保护环境。1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其生物量所占比例如图所示;下表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数据表(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请回答下

13、列请问题:营养级分解者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KJ)1410159092217呼吸消耗的能量(KJ)5012791132051926(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除了甲、乙、丙、丁所示的组成成分外,还包括 。表中的和分解者分别对应图中 。(2)图中A生物为第 营养级,其下一营养级生物为 (填字母);据表分析,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3)图中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 、 。(4)该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答案】(1)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乙、丁(2)二 B、C 113%(3)含碳有机物 二氧化碳(4)间接【解

14、析】(1)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甲为大气中的CO2库,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它们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除了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外,还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表中的,没有来源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据此可判断为生产者,与图中的乙相对应。分解者与图中的丁相对应。(2)在丙所示的消费者群体中,生物量所占比例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D,依据能量流动在各营养级之间逐级递减的特点,可判断图中A生物为第二营养级,对应于表中的,其下一营养级生物为B、C,与表中的相对应。A与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A生物的同化量100%159/1410100%113%。(3)图中过程表示能量由生产者流向分解者,过程表示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因此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含碳有机物、二氧化碳。(4)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