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文论文睿智坦诚与鼓励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5404440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睿智坦诚与鼓励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睿智坦诚与鼓励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睿智坦诚与鼓励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睿智坦诚与鼓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语文论文睿智坦诚与鼓励(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睿智 坦诚 与鼓励新课标实施以来,课堂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伙伴、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体验求知的过程,成为师生对话交流的过程;教师用思维开发思维、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塑造心灵、使课堂真正成为提升师生生命质量的场所。但是,新课标也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坦白而言,面对开放的课堂,许多教师表现的力不从心,有时难免遭遇尴尬。如何机智灵活的处理、考验着我们老师的素质和水平。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多十倍,以便能够自如的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选出最重要的来讲。”没有丰厚的

2、知识做底蕴,所谓的智慧是建立在空中楼阁上。教师应“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还应“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这样,才能口吐珠玉,游刃有余,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教师的渊博与睿智,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引领学生进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悟境界。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不身心俱醉,流连忘返呢?敬佩,必油然而生。教学中,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不可避免的或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们的无知。事情发生了,是文过饰非,以维护师道尊严?还是回避问题,把皮球踢回去?我觉得,与其巧言掩过,不如老老实实地告诉学生:“老师也不知道。”或“是我错了。”我在上鲸这节课时,一开始较顺利,学生兴趣高涨,评委频频点头。当我

3、板书“身体”时,学生马上站起来嚷:“老师,你写了一个不规范字。”我看看黑板,没发现错误啊。学生看我茫然的样子,又站起来说:“老师,体的右边是一个本,不是大和十。”我这才注意到,写连笔字写惯了,把本写成了上下结构:大和十。我的脸通红通红,片刻的呆愣后,我认真地对全体学生、所有评委说:“是我错了,我为我的错误向大家道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后来,一位评委告诉我,“在小学课堂上,出现不规范字,是大忌。但你的坦诚与勇气,赢得了大家的宽容。”教育是爱的事业,心的呵护;而新课标的使命说到底是文化的重建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这两者并不矛盾,教师的使命就是让我们的学生成为高素质的现

4、代社会公民;养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同时保持精神的独立;“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要用科学的、批判的眼光衡量一切,不迷信,不盲从。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预设的教学计划同课堂的实际情境之间经常性的出现某种偏轨,甚至背道而驰。实际上,这正是学生个人知识、感性体验和生活世界与教材碰撞出的火花,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成分。我在上少年闰土时,讲到“月夜刺猹”这部分,课文中有这样的话:“管贼吗?”“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一个男生突然冒出一句:“人渴了摘瓜不算偷,那猹也渴啊。”说完他似乎自觉失言,马

5、上捂住了嘴,眼睛里有惊惶,有不安孩子们哄堂大笑,显然是不以为然。我的心一动,是啊,益兽害虫、善恶美丑是以人类的价值标准为判断依据,是从人类自身的利益和需要出发的,对动植物而言,这未必不是一种强权逻辑。所以,我不能简单的否决他,也不能做义正严词的解释,我决定引导、启发他。我微笑着问:“依你看,猹来吃瓜怎么办?”我的和颜悦色显然消除了他的紧张,他说:“那就让它吃呗。”孩子气的回答。我接着问:“好啊,这样猹就可以大胆的吃了,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其他孩子不干了,“老师,那闰土怎么办?他辛辛苦苦种的西瓜都给猹吃了吗?没有西瓜卖钱,他会饿肚子的。”“对啊,他本来就很穷。”通过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与辩论,最后大家

6、认为:润土看瓜是在维护自己的劳动果实,是正义的举动,猹偷瓜是一种盗窃行为,允许口渴的过路人摘瓜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的美好情感。这个意外小插曲的发生,打乱了我事先的设计,但沿着学生的思路走,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而且,学生牢牢的记住了这部分内容,更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何乐不为?在预设与生成之间,我乐意选择后者。我在上一件运动衫时,一个女生站了起来:“康威先生有两只小狗,换运动衫才用了一只,还有一只呢,有什么难过的?”我当时有点生气,这孩子平时就很调皮,现在又来捣乱。本想批她一顿,转念一想,孩子嘛,可能就是这么想的,她的生活阅历没大人丰富,也许体会不到这两只小狗对老先生的重要性,我应

7、想方设法引导才是。静下心来,我问:“老先生和谁生活?”孩子答:“他自己。”跟着有人补充:“还有两只小狗!”由此,师生一起分析出了小狗无异于他的亲人、他的子女,他们之间是相依为命的关系,并非可有可无。末了,我表扬了女孩儿的好问精神,她满足的笑容特别甜美。这一节课圆满结束了,却给我留下了不尽的思索。老师的鼓励与期待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老师的首肯和赞许会开启学生心智的闸门;教师的一颦一笑会坚定学生求索的信心;教师的风趣和幽默留给学生睿智和风范。因此,我们提倡评价学生要讲究策略和技巧:看优点,用“凸透镜”;看缺点,用“凹透镜”,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做好孩子的感觉,调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启迪他们的思维,鼓励创新,欣赏质疑。以学定教,做一个倾听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