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记叙文阅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5385626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6 记叙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06 记叙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06 记叙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题06 记叙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题06 记叙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6 记叙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6 记叙文阅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 06 记叙文阅读知识划重点语文记叙文的考查题型一般有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标题的含义及其作用等等,下面简单谈一下记叙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概括文章(段落)内容常见题型:(1) 简答题。如,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 填空题。常要求在表格中、横线上填写主要内容。方法:根据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即: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 样。强调:通过这件事,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或感情。答题格式:A+B+CA.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2、)。B. 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C. 抒发了作者的感情。二、划分文章(或者文段)层次并归纳内容常见题型:(1)简答题。如:本文(段)可划分成几个部分(层次)?每个部分(层次)写了什么内容?(2)填空题。 常要求在表格、横线或方框中填起止段落及主要内容。方法:(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件发展过程划分 (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三、辨识记叙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常见题型:一般为简答题。如:本文以什么为叙事(记叙)的线索?其作用是什么?方法:(1)把握线索标志:贯穿全

3、文,反复出现。(2)了解常见线索(明线和暗线)核心人物、核心事件、 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变化。(3)掌握线索的一般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 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温馨提示:最常见的线索:对某一人物的喜爱、怀念之情;人物的感 情(认识)变化;代表作者感情的实物。四、为文章拟标题常见题型:(1) 让考生直接在题目位置的横线上填写自己拟定的标题;(2)简答题。如: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拟写一个 怎样的标题最合适?方法: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五、品味题目 常见题型:要求回答:题目的好处、题目含义

4、或这个题目换成另一个好不好,为什么。方法:(1)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味:A.内容上;B .主题上;C .线索上;D .设置悬念上。(2) 记叙文题目的“好处”答题思路一般是:拟题巧妙;一语双关;本指实指;突出主题;耐人寻味。(3) 题目含义一般有两层: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深层含义往往是作者的感情或观点。运用正副标题相结合的 方式的作用:增强表达效果。六、分析人称的作用(好处)常见题型:本文用第几人称叙述?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方法: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七、辨识记叙顺序

5、并分析其作用常见题型: (1)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作的?按这样的顺序写有何好处? (2)本文记叙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 么好处(作用)?方法:顺序的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的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八、分析语言特色 常见题型:一般为简答题。要求分析文章语言的表现特色。 方法: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词语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 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温馨提示: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般地,如果是口语,就是通

6、俗易懂;是书面语的,就严谨典雅;是文学 性语言的,就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充满感情色彩。九、辨识写作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常见题型:简答题。如:本文最突出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方法:(1) 讽刺。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进行揭露、批判嘲笑,增强深刻性和批判性,语言辛辣幽 默。(2)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3)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4) 对比。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5) 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

7、事物的特点、思想感情等。(6) 象征。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7)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强阅读兴趣,引出文章的主要的人、物或事。(8) 文章开篇的常用写作手法:A.兴。先言他物,再言此物。B.引用。如名句、箴言。C.倒叙。D.开门 见山。十、分析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常见题型:简答题。如:加点词语的意思(含义)是什么?在句(段、文)中作用是什么? 方法:联系词语本意,解释其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答题格式:“XX” 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作用。十一、分析句子或语段的作用 常见题型:简答题。要求考生分析指定的句子(划线句子)或段落

8、在文中的作用。方法:(1) 内容上。首段尾段: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字面义和象征义。 (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点明全文的思想意义)。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明。(2) 结构上。 文章开头:A.开篇点题,渲染气氛。B.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C.设置悬念,引起读者 的兴趣或思考。 文章中间:A.承接上文;B.处于段末起总结全文,引起下文的作用。C.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D. 为后文作铺垫、标志思路、埋设伏笔等作用。 文章结尾:A.画龙点睛,篇末点题;B.总结全文(上文),深化中心;C.照应开头(文题),首尾呼应;D.独 立成段

9、时,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给人启迪。(3) 表达效果:升华中心,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4) 写作手法:常有开篇点题、埋设伏笔、深化中心、点明主旨、作铺垫、衬托、渲染、呼应、照应、对比 象征等。十二、分析人物形象常见题型:简答题。要求概括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品质等。方法:从两个方面入手: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表情、肖像等描写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同时抓住细节描 写。温馨提示:还可以在与其周围人物的对比中把握人物的特点,从侧面描写入手。练习划重点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倾听草木的呼吸曹洁 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

10、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 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 魂如水一样清透。 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 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 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 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11、。 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 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 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 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 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 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 了。 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

12、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 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 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 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 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 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我在

13、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 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 还有荷塘和竹林。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鸟儿也不甘寂寞。它们 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 用眼睛聆听。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夕阳从城 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 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 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

14、,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点点。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 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地,教人如 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 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 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选自中国散文年选,有删改) 1结合选文,说说标题“倾听草木的呼吸”的作用。2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段“这个

15、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的含义。3请简要赏析第段中画线语句“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4文章最后一段“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草木告诉了我们什么。二、阅读湿漉漉的乡愁,回答问题湿漉漉的乡愁(何永飞) 各种嘈杂声捣碎夜的宁静,寒风如盗梦者,躲在窗台下面,几只野猫上蹿下跳,把我的心湖搅得难 以平静。嘴唇干裂,感觉在冒青烟,体内的水分被白天的奔波和夜晚的失眠抽去。目光向北,再向北,如 鱼儿般游进那片一望无际且亮汪汪的高原水乡,我的眼角不断滴落乡愁,把黑夜的尾曲浸透得湿漉漉的。 在我的印象中,故乡人从来不知道“渴”为何滋味,日子总是水灵灵的。奔跑的高原累了,就把头 伸进一个个清澈的龙潭里,一阵痛饮,然后继续去追赶太阳。天空或晴或阴,总是一片澄净,如故乡人的 明眸和心灵。一年四季,高原水乡呈现出一帧流动的风景,湖里的芦苇枯了又荣,沟边的小草黄了又绿, 河边的垂柳瘦了又肥,目光不管从哪个角度投射过去,都与浓浓的美韵不期而遇,既而醉入其中。 扎根于高原水乡的童年和少年,是我人生中最蓬勃、最亮丽的时节。一尾鱼的游动,足以让我追逐 一个季节;一只水鸟的飞翔,足以让我幻想一生。河流的欢笑、龙潭的金光,把每一个日子都渲染得多姿 多彩。在水沟里翻泥鳅,满头满脸满身都沾着泥巴,成为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