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75385571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供中医专业五年制使用)课程名称:中药学 学时:108(90/18)学分:6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如下:(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

2、它炮制方法。(2)掌握133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93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97种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体要求。(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二、教学的内容与要求总 论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2学时)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其中重点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

3、著作。重点: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分类、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学时)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重点:形成道地药材的原因,如何正确理解道地药材的涵义。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1学时)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重点:中药炮制的目的,现代常用炮制法分类。 第四章 药性理论(5学时)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掌

4、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气与味的综合效应;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1学时)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 第六章 用药禁忌(1学时)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了解服药时的饮食禁忌。重点:配伍禁忌的内容,如何对待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的分类,妊娠禁

5、忌的使用原则。 第七章 用药剂量与用法(1学时)熟悉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掌握确定用药剂量大小的依据;熟悉中药的煎煮时间与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等不同要求)。了解服药时间与方法。重点:影响确定中药剂量的因素。中药的特殊煎法。 附编:中药的命名与分类(仅供学生自学,不作要求) 各 论第八章 解表药(8学时)掌握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的性能特点、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发散风寒药中掌握麻黄、桂枝、紫苏叶(附紫苏梗)、防风、荆芥、羌活、白芷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下同)、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香

6、薷、细辛、苍耳子(附苍耳草)、生姜(附生姜皮、生姜汁)、藁本、辛夷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发散风热药中掌握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附葛花)、柴胡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升麻、蝉蜕、蔓荆子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淡豆鼓(附大豆黄卷)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九章 清热药(10学时)掌握清热药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了解寒凉伤阳、苦寒败胃、苦燥伤津、甘寒助湿等药物副作用的含义。清热泻火药中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

7、草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天花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清热燥湿药中掌握黄芩、黄连、黄柏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龙胆草、苦参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秦皮、白鲜皮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清热解毒药中掌握金银花(附忍冬藤)、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大青叶、青黛、贯众、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山豆根(附北豆根)、穿心莲、土茯苓、熊胆(附引流熊胆粉)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

8、、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蚤休、紫花地丁、败酱草(附墓头回)、大血藤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清热凉血药中掌握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紫草、水牛角(附水牛角浓缩粉)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清虚热药中掌握青蒿、地骨皮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银柴胡、胡黄连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白薇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章 泻下药(3学时)掌握泻下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攻下药

9、、润下药、峻下药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攻下药中掌握大黄、芒硝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番泻叶、芦荟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润下药中了解火麻仁、郁李仁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峻下逐水药中熟悉甘遂、巴豆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牵牛子、京大戟(附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4学时)掌握祛风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注意。了解防己有木防己、汉防己;五加皮有南五加皮、北五加皮;白花蛇有

10、蕲蛇、金钱白花蛇的不同品种。祛风湿散寒药中掌握独活、木瓜、蕲蛇(附金钱白花蛇)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川乌(附草乌)、威灵仙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雷公藤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祛风湿清热药中掌握秦艽、防己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络石藤、豨莶草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祛风湿强筋骨药中掌握桑寄生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五加皮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狗脊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

11、异同点。 第十二章 化湿药(2学时)掌握化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掌握苍术、厚朴(附厚朴花)、藿香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砂仁(附砂仁壳)、白豆蔻(附豆蔻壳)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佩兰、草果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3学时)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了解木通与通草古今名实混淆及金钱草的品种。利水消肿药中掌握茯苓(附茯苓皮、茯神)、泽泻、薏苡仁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

12、法及使用注意;熟悉猪苓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香加皮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利尿通淋药中掌握车前子(附车前草)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木通、滑石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萆薢、海金沙(附海金沙藤)、瞿麦、地肤子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利湿退黄药中掌握茵陈、金钱草、虎杖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四章 温里药(3学时)掌握温里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掌握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的分类、药性特点、

13、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花椒(附椒目)、丁香(附母丁香)、小茴香(附八角茴香)、高良姜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荜茇、荜澄茄、胡椒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五章 理气药(3学时)掌握理气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掌握橘皮(附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枳实(附枳壳)、木香、香附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青皮、川楝子、沉香、薤白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乌药、佛手、檀香、柿蒂、荔枝核、青木香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14、。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六章 消食药(2学时)掌握消食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配伍方法。掌握山楂、神曲、麦芽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莱菔子、鸡内金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谷芽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七章 驱虫药(1学时)掌握驱虫药的含义,各种驱虫药的不同作用(如苦楝皮驱蛔虫、槟榔驱绦虫等)及配伍方法和使用注意。掌握使君子、苦楝皮、槟榔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南瓜子、鹤草芽、雷丸、榧子、鹤虱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

15、项。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八章 止血药(4学时)掌握止血药的含义,各节止血药的性能特点、适应范围、配伍方法及使用注意。凉血止血药中掌握小蓟、地榆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大蓟、槐花(附槐角)、白茅根、侧柏叶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苎麻根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化瘀止血药中掌握三七、茜草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蒲黄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收敛止血药中掌握白及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仙鹤草、棕榈炭、血余炭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