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炉喷涂工艺施工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5385411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风炉喷涂工艺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热风炉喷涂工艺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热风炉喷涂工艺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热风炉喷涂工艺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热风炉喷涂工艺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风炉喷涂工艺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风炉喷涂工艺施工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 高炉工程热风炉系统喷涂工艺施工方案1. 工程简介XXXXXX3高炉工程的热风炉系统,分别由 4 座高架外燃式热风炉、热风管道、烟气管道、预热装置等局部组成。每座热风炉包括蓄热室、燃烧室两个炉体,各炉体之间通过联络管连接成一体。热风炉的炉壳及管道内壁,承受半干法喷涂不定形耐火喷涂料。依据现有的“热风炉炉体喷涂施工图”,共有两种喷涂料,总重量为 736.8 吨系一座高炉的 4 座热风炉炉体的理论用量。由于“管道喷涂施工图”尚未下达,其喷涂料的材质及数量均不明确。依据现场施工部署,先喷涂 A 高炉的热风炉系统,后喷涂 B 高炉的热风炉系统。每座高炉的热风炉系统拟安排两条喷涂线作业,其中热风炉

2、炉蹄施工确定工期为 60 天。2. 喷涂施工具备的条件2.1 炉壳、管道构造安装、焊接除锈完毕, 并办理中间工序交接资料及喷涂料金属支承件锚固件的隐蔽工程验收证明书。2.2 炉壳、管道内径检测完毕,并已调整确定喷涂中心。2.3 进入施工现场的喷涂料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施工方法说明书。施工前对喷涂料进展抽样复检,并报验审查完毕。2.4 喷涂施工的机械设备和作业设施安装就绪,试车、试压合格,到达工艺要求。2.5 喷涂施工的专用工具预备齐全;喷涂操作人员经技术培训考核合格。2.6 喷涂施工前,应按喷涂材料牌号规定的施工方法说明书进展喷涂试验,以确定适合的风压、料速、水压等各项参数;并针对消灭的问题

3、,实行相应的措施, 力求到达设计要求。2.7 炉底耐热混凝土施工完毕,并已到达养护期限和使用条件。2.8 现场施工大临设施,施工用水、用电设施,安全保护设施以及防雨、防潮、成品保护措施等已完毕,满足使用要求。3. 喷涂施工设施布置53.1 空压机站设在燃烧室台架下,面积约30m2,承受钢管架,瓦楞铁搭设防雨、防火工作棚。内设 2 台 9m3 的电动空压机。3.2 喷涂机站设在燃烧室东侧 A,B 跨 11.500 钢构平台上,面积约 60m2,承受钢管架、瓦楞铁搭设防雨、防火工作棚。内设 2 台喷涂机,2 台强制式搅拌机及料台等。3.3 喷涂料堆场设在 11.500 钢构平台上,尽量靠近喷涂机站

4、,面积约 60 m2,承受钢管架、瓦楞铁搭设防雨、防风有盖仓库。4. 喷涂施工挨次4.1 蓄热室拱顶部 锥体部 直筒部上段 31217- 203884.2 燃烧室拱顶部 直筒部4.3 拱顶联络管、热风管道含热风支管、总管、围管及烟气管道下半圆 上半圆5. 喷涂施工部位、材质、喷涂层厚度5.1 蓄热室直筒部上段 31217- 20388:喷涂耐火喷涂料FN-130;喷涂层厚度为 60mm。锥体部、拱顶部:喷涂耐酸喷涂料GN-14a;喷涂层厚度为 60mm。5.2 燃烧室直筒部 11236- 41840:喷涂耐火喷涂料FN-130;喷涂层厚度为 60mm。拱顶部、拱顶联络管:喷涂耐酸喷涂料GN-1

5、4a;喷涂层厚度为 60mm。5.3 热风管道、烟气管道暂缺6. 喷涂施工方法6.1 喷涂施工平台及脚手架设置6.1.1 蓄热室(1) 直筒部 20388至锥体部中段 37865:承受悬挂活动吊盘代替工作平台,由上而下逐段进展喷涂。吊盘是用 8 根钢丝绳悬挂的,其中 4 根为提升钢丝绳f 16mm,4 根为承重钢丝绳f 27mm,分别挂在吊盘框架的主梁上。提升钢丝绳的另一端与两个 2 2 滑轮组每个荷载 5t连接汇成 1 根钢丝绳从炉顶人孔穿出,经导向滑轮与一台慢速转扬机相连;承重钢丝绳的另一端则绕栓于设置在炉顶人孔处的滑轮座上。(2) 锥体部中段 37865至拱顶部 ( 52155):由于吊

6、盘受其水平方向的伸缩限制,只能提升到 37865 的位置,距离拱顶约有 14m 高度。为此,在吊盘上搭设临时脚手架施工平台约 7 步每步高约 1.7m。脚手架施工平台由扣件式钢管、方木、跳板及马凳组成。(3) 喷涂施工之前,对蓄热室内已砌完的砌体必需实行牢靠的保护措施: 在已砌完的砌体外表满铺胶皮。 利用原炉内 31000 处的钢构造保护棚,将其整体下降掩盖于胶皮上。 沿炉壳焊一圈铁皮,并稍带坡度将喷涂流下来的水引向保护棚中心准时处理。(4) 一座高炉的 4 个蓄热室喷涂吊盘共计两套,吊盘及索具均在炉内组装。施工人员进出炉内,配备钢梯挂于施工洞口上下。6.1.2 燃烧室(1) 直筒部:同蓄热室

7、一样,仍承受悬挂活动吊盘代替施工平台。而且该活动吊盘又能满足作为直筒部位的砌筑施工平台。(2) 拱顶部:当吊盘提升至 41840 时,距离拱顶尚有 10m 左右的高度, 故在吊盘上搭设临时脚手架施工平台约 5 步每步约高 1.7m。脚手架施工平台由扣件式钢管、方木、跳板及马凳组成。(3) 一座热风炉的 4 个燃烧室喷涂吊盘共计 4 套砌筑共用,吊盘及索具均在炉内组装。施工人员进出炉内,配备钢梯挂于施工洞口上下。6.1.3 管道(1) 拱顶联络管、热风主管含支管、热风围管:依据各管道的内径,承受 100 100mm 的方木和 25mm 厚的木跳板搭设喷涂施工平台。方木搁在喷涂部位的管壳内壁上,间

8、距约为 500mm,木跳板满铺于方木上。随着喷涂部位的转变, 其工作平台向前移动。(2) 烟气管及余热回收区:由于管壳内径比较大,宜搭设临时钢管脚手架施工平台。6.2 炉管壳内径检测和喷涂中心确定6.2.1 蓄热室(1) 直筒部、锥体部:从拱顶人孔法兰中心固定架中间放下 5kg 的线锤, 找好 18000 处炉墙砌体的设计中心,以此两中心点连接细钢丝绳于固定架上,借助吊盘及脚手架分段检测直筒、锥部炉壳各点的内半径。检测方法:预先将检测点的标高返测到炉壳上,即每 1.51.8m 高度沿圆周上 12 点即 30o一点。用木尺或钢卷尺量半径时,要使尺杆的标端与检测部位的标高保持水平。然后将所测的数据

9、填入表内,经调整确定喷涂中心。一般炉壳误差不大的话,可以通过调整喷涂厚度来找圆,不必调整喷涂中心。但最小的喷涂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 2/33/4。(2) 拱顶部:以球顶标高为基准,按球顶半径的设计尺寸下返到球顶设计中心点的固定架上,作为安装万向轮杆的基准,检测球顶炉壳半径,将所测数据填入表内,经调整选定喷涂中心。通常状况下,均以设计中心为准,调整喷涂厚度找圆。6.2.2 燃烧室(1) 直筒部:从拱顶人孔法兰中心固定架中间放下 5kg 的线锤,找好炉底设计中心,以细钢丝绳连接两中心点于固定架,然后以此中心线为基准,分段检测直筒部炉壳各点内半径检测方法同蓄热室,并将所测的数据填入表内,经调整确定

10、喷涂中心。(2) 拱顶部:球顶半径检测同蓄热室。6.2.3 拱顶联络管、热风主管含支管、热风围管首先,用测量仪器将各管道的设计中心线水平与垂直分段测在管壳上; 然后,大约每隔 3m 在水平中心线下的管壳上焊接支撑角钢的铁件和在管顶部焊接支撑吊杆的螺母。接着安装支撑角钢、螺丝吊杆及中心固定板,并将管道的设计中心线水平与垂直用麻绳及线锤投到中心固定板上,通过其十字孔拉细钢丝绳,用木制量尺或钢卷尺进展管壳内径检测,依据检测结果,调整确定其喷涂中心。各管道应一次检测完毕。6.2.4 为了确保蓄热室和燃烧室球顶炉壳中心线与拱顶联络管中心线垂直相交, 在检测蓄热室和燃烧室球顶炉壳半径时,必需同步对拱顶联络

11、管进展管壳内径检测,最终只有通过调整球顶炉壳的中心线与拱顶联络管的中心线到达垂直相交时的中心线,才是两者实际的喷涂中心线。6.3 喷涂施工专用器具的使用及安装6.3.1 精加工夹具及其安装(1) 蓄热室、燃烧室直筒部各炉体直筒部使用的精加工夹具安装一般以 1.8m 高为一段,在上下圆周等分 120o 角的炉壳上,临时焊接加厚螺母M16或“U”形扣。通过法兰盘来固定中心钢管和半径轮杆详见“附图” 。(2) 蓄热室、燃烧室拱顶部安装前,以球顶法兰中心和球顶标高为基准,将连接精加工夹具的三个螺母或“U”形扣位置沿圆周等分 120o 角测量于炉壳上,并予以焊好。安装时,以炉壳内径检测时经调整确定的喷涂

12、中心和球顶标高为基准,将精加工夹具底座予以固定,按内径尺寸装上万向轮杆详见“附图” 。(3) 拱顶联络管、热风主管含支管、热风围管以各管道内径检测时,并经调整确定的喷涂中心安装钢管,按其内径尺寸装上半径轮杆,对喷涂面进展找弧详见“附图” 。6.3.2 控厚钢丝及其安装要求蓄热室锥体部中段,以该区域炉壳为准,沿圆周长均匀焊接 20-30 对上下各一个加厚螺帽于炉壳上,将 M16 的螺栓拧在加厚螺母内,螺栓另一端拧上开缝的螺母,20-30 根f 1.2mm 的钢丝夹在开缝螺母上,其喷涂厚度由开缝螺母调整。每根钢丝下端均用花兰螺栓拉紧详见“附图” 。6.3.3 厚度测试针用直径 3-4mm 的钢丝筋

13、,其测厚端部加工成尖锥状,另一端做成耳形便于手握,喷涂厚度尺寸刻在测试针上。蓄热室锥体部上段与拱顶部下端相邻的部位,以及锥体部下段与直筒部上端相邻的部位,均承受厚度测试针把握喷涂层的厚度。6.4 喷涂施工盲板、防雨板的设置及安装喷涂施工前,在炉体、管道有孔洞的位置,应分别设置及安装盲板和防雨板。6.4.1 盲板盲板有铁制和木制两种详见“附图” 。盲板制作前,应对安装盲板的孔洞尺寸及外形进展实地测量,力求盲板制作准确有用。(1) 铁制盲板:用0.75mm 厚的薄铁皮制作。安装在无法兰盘的孔洞上,用木支撑固定。(2) 木制盲板;用方木、拱胎条和弧度板制作。安装在有法兰盘的孔洞上, 用木支撑固定,其

14、接触喷涂中心的一面用塑料纸包裹一层,便于撤除。6.4.2 防雨板用 2mm 厚的钢板制作,其尺寸、外形随孔洞大小不同以及有法兰盘和无法盘进展配置。当喷涂完毕,盲板撤除后的孔洞也应安装防雨板。防雨板应在正式孔洞挡板安装时才能撤除详见“附图” 。6.5 喷涂施工留意事项6.5.1 喷涂前,应按设计将各部位不同喷涂料的分界限标高由测量返到炉壳内壁上,并作出明显标记。(1) 蓄热室测量标高 直筒部喷涂料起始线 20388 直筒部喷涂料分界限 31217 球顶部炉壳喷涂中心 48160(2) 燃烧室测量标高 炉底部喷涂料起始线 11236 直筒部喷涂料分界限 41840 球顶部炉壳喷涂中心 481606

15、.5.2 留意炉体、管道各孔洞以及其他特别部位的喷涂要求(1) 蓄热室 直筒部 24000测温孔 1 个详见“附图” 直筒部 27500测温孔 2 个详见“附图” 直筒部 28396测温孔 2 个详见“附图” 锥体部 35550测温孔 1 个详见“附图” 拱顶侧面 45550测温孔 1 个详见“附图” 拱顶侧面 46715人孔 1 个详见“附图” 拱顶侧面 46715红外测温孔详见“附图” 拱顶 52155人孔 1 个详见“附图” (2) 燃烧室 直筒部 20235人孔 1 个详见“附图” 直筒部 20235点火孔 1 个详见“附图” 直筒部 27590测温孔 2 个详见“附图” 直筒部 37700测温孔 2 个详见“附图” 拱顶侧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