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75375827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为目标推动金融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金融党工委书记 同志们:根据会议的安排,我代表市政府报告金融工作。一、年和“十一五”全市金融工作回顾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经过金融监管部门、各金融机构和各地区及相关部门共同努力,金融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到1.3万亿元、增长26.2%;全市银行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887.3亿元、增长23.2%,各项贷款余额6812亿元、增长26.4%;保费收入151亿元、增长32.4%;实现证券交易

2、额8536亿元;期货交易额41.7万亿元、增长10.8%。金融工作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金融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市委、市政府把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摆上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金融业加快发展。一是加强了对金融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了市金融党工委、纪工委,强化了市金融局职能和作用,为我市金融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各区市县、先导区都设立了金融工作部门,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机构为主、各界支持、合力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二是制定了鼓励金融业加快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完善了鼓励信贷投放、金融创新、中小企业融资

3、、企业上市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组织开展了“十一五”金融业发展状况评估,编制了金融发展“十二五”规划。三是加大金融创新力度。积极争取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城市,在东北地区率先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结算量已占全省的73.5%。高新园区组建科技金融服务集团,开创了金融服务的新模式。四是加快推进金融功能区建设。星海湾金融城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商品交易所等62家金融机构入驻。欧力士(中国)总部项目落户人民路东港金融区,高新园区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初具规模。五是大力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依托功能区广泛开展金融招商,韩国友利银行等20家金融机构入驻,开业数量创历史新高。加快地方金融法人机构外埠发展,银

4、行新设上海等4家异地分行,完成在四大直辖市的布点,外埠分支机构达9家。百年人寿新设北京等4家省级分公司,外埠分支机构总数达8家。六是积极推进区域金融合作。成立了金融发展促进会,搭建了全市金融业对内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建立了辽宁沿海六城市金融交流合作机制,发起设立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基金,金融集聚辐射能力明显增强。(二)拓展渠道,多元融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年,全市共完成融资2231亿元,超额完成年度融资计划。一是大力推进信贷投放。全年召开7次信贷工作调度会,组织资金与项目对接,推动银团贷款,规范政府融资平台,保证了信贷资金有序投放。全市新增贷款余额1423亿元,增长26.4%,增幅位列

5、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第一。二是全面拓展融资渠道。全年完成多渠道融资809亿元,超额完成计划16个百分点。其中,债券融资25亿元,票券融资21亿元,信托融资322.3亿元,信保融资83.1亿元。三是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市政府确定年为基金年和“PE”年,实施了“110N”股权投资发展计划,制定了股权投资业发展实施意见,明确工作重点和扶持政策,推动设立了总规模30亿元的政府引导基金和总规模200亿元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基金,带动了我市股权投资业的迅速发展。(三)深化改革,狠抓落实,农村金融服务不断加强。一是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在银监会的大力支持下,金州新区等单位积极配合,完成了农信社不良资产处置及银

6、行组建法律程序,募股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市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新设金州新区、甘井子区等3家村镇银行,全市7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累计投放涉农贷款36.4亿元。三是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农行、农信社、银行、哈尔滨银行等推出了服务“三农”的特色产品,满足了农村多元化金融需求。四是有序推进农业保险。开设了4个大田作物农业保险,开展7个品种的农业保险试点,累计提供超过4亿元的风险保障,3.5万农户从中受益。五是落实农村金融扶持政策。兑现了2009年涉农信贷奖励资金307.3万元,全年新增涉农贷款226亿元、增长48.8%,高于全市贷款增幅22个百分点。(四)开拓

7、创新,强化服务,中小企业融资难进一步缓解。深入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促进行动,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全市新增中小企业贷款565.1亿元、增长27%。一是加强政策扶持与指导。市政府设立了3亿元中小企业信贷损失专项补偿资金,兑现了2009年小企业贷款奖励资金242.4万元。监管部门积极推行中小企业贷款“六项机制”,加强窗口指导,调动了金融机构服务中小企业的积极性。二是加快建立服务体系。积极引进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主的金融机构,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年内新增5家中小银行和20家小额贷款公司。全年共发放小额贷款55.1亿元,累计发放小额贷款79.9亿元,居东北地区首位。三是创新融资产品和服务。各银行

8、机构普遍设立了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独立部门或窗口,开发了30多种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银行业协会积极推动银行与各类商会合作,搭建了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主管部门举办各类融资产品推介、对接、培训等活动7次,近千家企业受益。四是积极开展多渠道融资。全市金融机构利用债券、票券、租赁、信托、信保、私募等工具为323个中小企业和项目融资506.1亿元。(五)加强指导,持之以恒,上市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企业上市作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采取切实可行措施,营造有利于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的良好环境。一是加大补贴力度。市政府调整了上市补贴政策,8个区市县政府出台了上市补贴办法,去年共有35家企

9、业获得市县两级补贴2848万元。二是强化行政服务。市政府把企业上市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建立起政府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和绿色通道,工商、税务、土地、规划、环保、海洋渔业、国资等部门共为20家企业解决60多个有关上市的具体问题。三是加强辅导培育。组织召开7次企业上市动员会、培训会和洽谈会,加强后备企业培育和动态管理,形成了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经过多年努力,全市企业上市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年,新增9家企业境内外上市,占全省上市企业总数的60%,创年度企业上市数新高。港回归A股整体上市,创业板实现零的突破,8家企业首发上市,资本市场共融资229亿元,相当于前4年之和。

10、(六)加强监管,规范业务,金融市场秩序不断改善。市政府从加快金融中心建设的需要出发,出台了一系列规范金融业市场秩序的政策措施,积极营造安全、有序、诚信、健康的发展环境。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政府融资平台清理整顿和融资性担保机构规范整顿工作。各金融机构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全年压缩不良贷款100多亿元,全市不良贷款余额首次降至百亿元以下。金融监管部门会同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做好反洗钱、反假币工作,坚决查处和打击金融欺诈活动,维护了良好的金融秩序。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全市金融各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初见成效,金融业发展上了一个大台阶。金融总体实力大幅跃升。“十一五”

11、期末,全市金融总资产、各项存款余额、各项贷款余额分别是“十五”期末的2.5倍、2.6倍和2.7倍;保费收入为“十五”期末的2.6倍;证券交易额是“十五”期末的12倍;期货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是“十五”期末的4倍和8.9倍。商品交易所新增4个期货新品种,成功实现由农产品市场向综合性市场转型,在全球期货交易所的排名从第17位上升到第10位。全市金融总部增至18家,股本金由67.4亿元增至137.5亿元;异地分支机构由24家增至77家,增长2.2倍。全市金融业整体实力和对外辐射力明显增强。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我市先后设立和引进各类金融机构72家,是“十五”时期的3.3倍。其中,引入美

12、国花旗等外资金融机构 15家,全市外资金融机构达36家。截至年末,我市金融机构达227家,金融营业网点近3000个,从业人员7万余人。设立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股权投资、融资担保等各类金融服务和中介公司179家,初步构建起开放度高、功能完善、机构种类齐全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支持经济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市贷款余额净增425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42倍,年均增长21.9%。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12亿元,帮助5万人实现自主创业和再就业。新增上市公司24家,累计融资341亿元,相当于前15年的总和,实现了境外IPO、纳斯达克全球市场、香港主板、国内中小板、创业板上市零的

13、突破。累计保险赔付15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7倍。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265亿元,是2005年的4.25倍,占GDP的5.1%,提高2.16个百分点。五年累计缴纳地方税收127亿元,占地税总额的9.68%。金融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十一五”期间,我市建立了综合监管体系,完善了金融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加大了对金融违法、违规活动和金融案件的预防和查处力度,创造了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全市累计剥离处置不良资产600多亿元,辖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由“十五”期末的9.61%降至1.38%,下降8.32个百分点。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十佳金融生态城市”,在首次“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我市位列环渤海及东北地区

14、第一。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一是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功能不够健全。目前我市金融业总体规模不够大,对各类金融要素的吸纳集聚力和区域辐射力不够强,与东北地区重点城市的比较优势尚不明显。二是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法人机构数量不多,金融租赁、财务公司等尚为空白,直接融资比例偏低,面向中小企业和“三农”的金融服务需要进一步完善。三是金融机构内部管理还不够到位。金融机构尤其是法人机构的公司治理需要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在推进金融业发展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以解决。二、“十二五”金融业发展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15、和2011年主要工作“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推进全域城市化和提升城市功能的加速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城乡居民提高收入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的突破期;是城市转型,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全面推进金融业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时期。尽管全球经济复苏放缓,不确定因素增加,但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国家深入实施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为我市金融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实现金融业又好又快发展。“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着力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

16、推进金融创新;着力壮大金融体量,完善金融体系,强化金融功能;着力健全体制机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合理调整空间布局,大力提升金融核心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全力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为我市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提供金融支持和资金保障。“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初步建成东北地区的金融中心。金融各业全面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基本形成;主体多元、竞争有序、功能完备、充满活力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金融总部实力明显增强,农村金融、中小企业融资和直接融资切实得到改善,金融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重点金融功能区初具规模,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金融总资产达到2.5万亿元,主要金融指标年均递增16%以上,在东北地区的占比超过22%,金融业增加值在全市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以上。2011年,是“十二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