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75360545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报告近年来,不少地方相继开展了脱贫攻坚专项行动,那么,以下 是给大家收集的脱贫攻坚专项行动报告,内容仅供参考。今年 1 至 6 月,全市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4、64 亿元,实施 财政扶贫工程544个,预计减少农村10、3 万人(1 至5月完成减 贫 8、5 万人),占年度目标任务的 51%。在 xxx 年全省第一季度经 济形势分析暨第一次工程建立现场观摩会上,我市荣获全省 xxx 年 度扶贫开发工作综合考核特等奖(第一名)。今年成功召开省、市 xxx 年第一次(扶贫)工程观摩会,成功召开上海对口帮扶遵义第 四次联谊会,成功举办全国第一书记培训班,成功举办世界银行专 家考察外资

2、扶贫工程活动,集中展示了遵义脱贫攻坚的成效和亮 点。(一)精准谋划攻坚。我市建立完善“双组长制”扶贫开发领 导小组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共同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各项组织协调 工作。一是强化执行力建立。市四家班子分别挂帮包保4 个脱贫攻 坚任务重的县,市领导重点挂帮包保39 个贫困乡镇,市县两级机关 单位包干帮扶未出列645 个贫困村(市级包保196 个村、县级包保 449 个)。统筹开展集团扶贫、定点扶贫、对口扶贫、遍访扶贫、 小康驻村扶贫、园区扶贫、金融扶贫、非公企业组团扶贫等“八大 扶贫”,积极构建纵横交织、层层联系、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任务 链,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政协支持监视、部门参与

3、齐抓 共管的脱贫攻坚新格局。二是强化扶贫云建立。坚持靶向治疗、精 准施策,加快更新补录建档立卡数据库根底信息。在“贵州扶贫 云”根底上,建立具有遵义特色的“扶贫云”平台,建立遵义脱贫 攻坚指挥部,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实行信息化挂图作战。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设分指挥部,与总指挥部互联互通,实 现“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动态化管理。三是强化舆论扶贫。 出版遵义脱贫6 期,每期赠阅4000余本。在遵义日报开辟大 扶贫周刊专刊,在遵义播送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同步小康 电视专栏。开通“遵义扶贫”微信,编发脱贫攻坚图文信息327 期。办好28835669扶贫专线和10 个市直部门扶贫热线,建立扶

4、贫 信访协调推进机制,畅通了社会和群众的监视渠道。(二)精准对标扶贫。我市结合现有5 个贫困乡镇、645 个贫 困村、55、83 万,把工程、资金、人才等资源精准配置到贫困户身 上。一是突出根底设施。围绕“坚持红色传承”新要求,重点关注 红军长征经过地区的水、电、路、讯、房、寨等工程建立,加快改 善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速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多搬快搬搬 好,力争用2年时间(到xxx年)全面完成18、1万人搬迁任务。 二是突出绿色开展。围绕“推动绿色开展”新要求,坚持走好绿色 开展路子,因地制打造特色产业带,加快农业“接二连三”步伐, 稳固提升中药村、茶叶、草地畜牧业等优势扶贫产业,大力开展贫

5、困村集体经济,支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贫困村走农(林) 旅一体化路子,集中打造100 个类似遵义县花茂村、桐梓县杉坪村 的精准扶贫示范点。三是突出开放共建。围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 新高地”新要求,把加强沪遵对口帮扶合作交流作为打造西部内陆 开放新高地的重要载体,大力拓宽双方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园 区建立、科技创新、智力帮扶等领域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共建和转 移升级,实现产业转移更加明显,园区建立成效更加显著。(三)精准创新改革。我市扎实推进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改革, 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使扶贫工程资金直接惠及建档立卡扶贫 对象。今年以来,全市脱贫攻坚机制建立和管理走在全省前列,扶 贫改革制

6、度制定、改革措施落实、财政扶贫工程备案率、资金报账 率、实施进度、“特惠贷”发放等工作均排在全省第一位。一是实 行精细化管理。实行产业开展扶持到村到户,生活条件改善到村到 户,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确保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按照“33112” 比例用于产业开展、合作社建立、扶贫贴息、扶贫培训、公益设施 建立。建立分片包保制度和200 万元以上扶贫工程重点检查机制, 扎实做好扶贫工程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管。二是创新联审机 制。建立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扶贫龙头企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展联审,定期失信黑企业,在扶贫龙头企业 认定、扶贫贷款贴息、扶持工程安排等方面不予支持,同时在预防

7、 犯罪等方面进展共建共享。三是引入第三方审计。加强扶贫资金审 计监管,实行多渠道、全方位的公示制度,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强监 视,增加动态审计和随机审计,坚决杜绝扶贫资金跑冒滴漏现象, 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真正看好保民生的“钱袋子”。四是支持 合作社开展。全面完成现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摸底工作, 全市拥有合作社4207 个,覆盖贫困村1630个,主要涉及中药材、 茶业、蔬菜、核桃、生态畜牧业等扶贫产业。加快专业合作社的审 查评估,重点支持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合作社壮大开展。五是建立 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引导贫困户使用扶贫资金和“特惠贷”资金入 股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扶贫龙头企业,

8、参与股份 合作、保本分红。积极推广“扶贫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 户”等多种模式,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扶贫工程实施效益和 农业产业化开展水平。(四)精准保障脱贫。我市加快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积极整 合各级扶贫资源,推动形成脱贫攻坚合力,确保取得脱贫攻坚成 效。一是强化协同推进。把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落实到千家 万户,将根底设施“六个小康建立”落实到乡到村,实现精准扶贫 与片区扶贫有机结合、融合开展。二是强化考核问责。建立最严格 的“一把手”责任制、目标责任制、考核问责制“三个制度”。出 台贫困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开展实绩考核方 法,推进考核向基层延伸,实行市考核贫

9、困乡镇、县考核贫困村 的分级考核和排名制度。三是强化跟踪调度。围绕“五个一批”和 “十项行动”推进落实情况,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工程化、目标 化、数据化管理,通过跟踪调度、督查督办,聚焦扶贫对象准不 准、脱贫需求清不清、帮扶机制实不实、资金使用准不准、指标数 据全不全、脱贫成效真不真等问题,先后开展了11 轮暗访督查。四 是强化构建大扶贫格局。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聚全市之能, 扎实推进根底设施建立、产业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脱贫攻坚 “十项行动”,积极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 体”大格局,着力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1 至6 月,全市实施重大 事项建立工程2437个,完成各类投

10、资457、45 亿元。从总体来看,遵义脱贫攻坚工作主要取得了五个方面的成效。 一是脱贫攻坚加速全面小康进程。全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87, 进一步增强了贫困地区开展的内生动力,提升了贫困地区全面小康 创立质量。二是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初具规模。全市培育开展市级以 上农业龙头企业502 家,扶贫龙头企业325 家,在贫困县打造形成 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三是贫困地区根 底设施明显改善。统筹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方 案,进一步破除贫困地区开展瓶颈,增强了贫困地区开展后劲,群 众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四是贫困群众收 入快速增长。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从XXX年5216元提高到 xxx 年 9291 元,扶贫开发重点县和贫困乡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 高到 8157元,少数民族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7857元。五是脱贫攻坚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制定出台了关于坚决打好脱贫 攻坚的实施意见等综合配套文件,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三步走” 开展战略和“35669”行动方案,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和“十项行 动”,探索完善了一整套脱贫攻坚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从总体看,虽然遵义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贫困面 广、多、贫困程度深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全市还有 5 个贫困乡镇 未摘帽,645 个贫困村未出列,55、83 万未脱贫。市委、市政府提 出到 XXX

12、年消除绝对贫困,实现贫困村和全部脱贫退出。我市将坚 决不移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坚决不移推进脱贫攻坚“三步走”开 展战略和“35669”行动方案,以脱贫攻坚引领经济社会开展全局, 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有效推 进脱贫攻坚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一是切实抓好扶贫信息更新。紧盯扶持对象精准,着力在精准 上下功夫,逐村逐户理清开展思路,分类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实行 差异化扶持、精准化帮扶。以抓好根底设施建立、产业就业扶持、 教育医疗扶贫、社会保障兜底为突破口,明确“五个一批”和“十 项行动”的时间表、路线图。针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户, 采取不同的脱贫措施,对症下药

13、、精准滴灌。二是全力破解开展制约瓶颈。加快推进以路、水、电、讯、 房、寨等为重点的农村根底设施建立,确保根底设施建立工程覆盖 所有贫困地区。进一步强化牵头部门职责,盯紧年度建立目标任 务,协调工程建立相关单位,催促各工程业主和施工企业,逐级分 解细化在建工程工期和目标,坚决打好全市根底设施建立扶贫攻坚 战。三是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开展。产业脱贫工程安排重点向贫困乡 镇、贫困村、倾斜,每县开展23 个产业,工程覆盖50%的贫困乡 镇、70%的贫困村、80%的。结合各地区域优势特点,充分用好 613 万亩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指标,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构造,开展一批 特色优势产业。同时实施一批“短、平、快”和

14、“以短养长”的产 业开展工程,如面向重庆开展蔬菜产业等工程。四是全面创立脱贫攻坚示范点。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人 大、市政协班子及市法院、市检察院挂帮的乡镇,集中创立48 个脱 贫攻坚示范点,其中示范村 24 个、示范乡镇 24 个,实现县县全覆 盖。统筹推进根底设施、公共效劳、产业开展和村级集体经济建 立,集中力量创造典型、树立样板,形成学习样板、借鉴样板、赶 超样板的良好气氛。五是健全完善贫困退出机制。围绕“六个精准”工作要求,紧 盯脱贫成效精准,实行“摘帽不摘政策”的奖励措施,设定脱贫退 出时间表,建立完善贫困县、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退出机 制。对扶贫对象进展动态管理,做到贫困户有进

15、有出,实现有序退 出,防止“被脱贫”和“数字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 数”。六是强化脱贫成效考评问责。坚持把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日 常督查结合起来,对照脱贫摘帽标准,健全完善考核体系,细化实 化考核方法,建立完善精准扶贫工作通报和考评问责机制,切实发 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对认识有偏差、行动不坚决、落实不得力、 整改不及时的典型问题,及时约谈相关责任人并启动问责程序,做 到一查到底、严肃追责。按照会议安排,现将我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如下。全市现有栾川、嵩县、洛宁、汝阳、宜阳5 个国家扶贫开发工 作重点县,伊川1 个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669个贫困村, 31、67 万人。“十二五”期间,

16、全市共投入各类扶贫开发资金23、 9 亿元,实现了 30、91 万人的脱贫目标。我市“十三五”脱贫攻坚 的总体目标是:到 xxx 年,全市 6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669 个 贫困村全部到达脱贫标准、退出贫困序列,现行标准下31、67 万名 全部脱贫,贫困群众稳定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 根本医疗和住房,实现贫困地区和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xxx 年全市方案完成的 214 个贫困村、46760 名脱贫任务,目前 已全部完成,正在核查验收。为保障目标任务完成,今年以来,市 政府深入落实各级扶贫政策,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机制体系建立, 狠抓工作落实,强力推进脱贫攻坚进展,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 阶段性成果。(一)围绕各项政策落实,不断完善工作体系1、强化脱贫攻坚领导机制。一是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市委 书记李亚同志任第一组长,市政府代市长刘宛康同志任组长,市委 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60 家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 员,进一步强化市委市政府对脱贫攻坚战的组织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