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连铸二次冷却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93KB
约5页
文档ID:475341036
连铸二次冷却_第1页
1/5

连铸二次冷^ 却(secondary cooling of continuous casting)连铸炼钢过程中,在结晶器出口到拉矫机的长度区间内对铸坯进行的强制均匀冷却这个区 间称二次冷却区该区段内设有喷水系统和按直线(立式连铸机)或弧线(弧形连铸机)排列的 一系列夹辊装置二次冷却的作用是对铸坯表面进行强制、均匀冷却,使铸坯在较短时间内 凝固二冷区必须保证铸坯无表面、内部裂纹、无中心偏析且浇注时漏钢率最小为保证二 冷区作用的实现,对其装置的具体要求是:(1)总体结构和支承导向部件刚性好、强度大;(2) 对弧简便准确,易于安装、检修和事故处理;(3)冷却系统具有足够的冷却强度和均匀性, 并可适当调节传热方式有铸坯表面向空气的辐射热,由铸坯温度高低而定;空气和铸坯表面间的对流传 热,此值小可忽略;夹辊和铸坯表面的传导传热;水滴打在铸坯上水蒸发直接散热;水滴沾 到铸坯表面被加热等5种其中喷雾水滴直射铸坯表面,带走的热量占二冷区总散热量的 40%水滴与铸坯表面间的传热是一复杂的传热过程,它受喷水强度、铸坯表面温度、氧化 铁皮厚度、冷却水温度和水滴运动速度等各种因素影响其中喷水强度则与喷嘴类型、喷射 距离、水压、水温密切相关。

冷却方式有水喷雾冷却、气一水喷雾冷却或干式冷却(不喷水或喷少量水)通常喷水冷却 水压力约O. 3〜O. 6MPa,一般通过喷嘴将水雾化成细滴,以很高的速度打到铸坯上采 用哪种冷却方式要考虑铸坯断面尺寸、拉速、钢种、矫直温度、铸机型式以及是否热送直接 轧制等条件来决定喷嘴有压力型、气一水型两种,材质系铜压力喷嘴常用的有扁、螺旋、 圆锥、薄片等多种;气〜水喷嘴是利用压缩空气将水雾化,使铸坯连l iar、冷却更加均匀且 节水的一种高效冷却喷嘴由于从结晶器出口处拉出的铸坯进入二冷上段时,内部尚未完全 凝固,坯壳薄、热阻小,坯壳凝固收缩产生的应力也小,可施以强冷却随着坯壳厚度增加, 热阻加大,铸坯进入二冷下段后,要逐渐减小冷却强度为避免铸坯表面局部的剧烈降温而 出现裂纹,在二冷区要求铸坯表面纵向和横向得到均匀冷却,冷却速度小于200°C/m,坯 表面温度回升小于100C/m为避开700〜900C的铸坯脆性温度区,应控制铸坯冷却至 900C以上进行矫直同时必须适应不同钢种的特性来确定冷却强度,比如是裂纹敏感性强 的钢种,要弱冷二冷程序设计及控制首先按工艺要求提出理想的冷却曲线,利用传热数学模型,确定二冷 各段传热系数分布,再根据传热系数和水流密度计算各段冷却水量的分配、二冷区长度、比 水量及总水量。

最后选取喷嘴形式、水压和喷嘴布置方式二次冷却水的控制方法有仪表控 制和计算机控制两类前者是通过仪表控制二冷水量,适用于较低档次的铸坯品种和尺寸单 一的连铸机;而后者是根据二冷铸坯实际温度来改变二冷水量的自动控制方法,通过计算机 来有效调控二冷水量,即使操作不稳定,也能获得较为稳定的铸坯质量,从而提高连铸机的 生产率二冷却区水量的分配46影响连铸坯传热的因素及二冷目标控制的方法有哪些?影响铸坯传热的因素有钢种、钢水温度、结晶器冷却、二次冷却、铸坯断面和拉速等 这些因素决定了连铸坯热量传递过程,即热历程热历程和铸坯质量直接相关在铸机设备 和操作工艺一定的情况下,影响铸坯热量传递过程的诸因素中,唯一可控制的是二次冷却二冷目标控制是按不同钢种、浇注断面和铸坯的凝固传热状态计算沿拉坯方向的铸坯凝 固壳厚度生长及表面温度的合理分布,控制各冷却段的冷却水量,使拉坯方向的铸坯表面温 度与所浇钢种的目标表面温度相符,以保证铸坯质量二次冷却区常分为若干个冷却区段,每段都有一个目标温度值,浇注时根据拉速、铸坯 断面尺寸和钢种等工艺条件调节各段的喷水量,使得铸坯均匀冷却且其表面温度接近目标温 度47二次冷却的控制方法有哪些?(1) 人工配水。

开浇前根据钢种设定二冷总水量和各冷却段的水量浇注过程之中水量不 变,或用眼睛观察铸坯表面温度后作适当调整2) 比例控制采用比水量的方法,人工按水表配水即由Q=Ku(u为拉速,K为系数) 确定各冷却段的冷却水量,调节阀门使冷却水量与拉速相适应3) 参数控制根据钢种,按Q=A u 2+B u +C 一元二次方程进行配水当拉速u改变时, 适时选用预先储存在智能仪表或控制计算机中的相应控制参数A、B、C,控制各冷却段的 水量4) 目标表面温度动态控制:考虑钢种、拉速及浇注状态,由二冷配水控制数学模型每隔 一段时间计算一次铸坯的表面温度,并与考虑了二冷配水原则所预先设定的目标表面温度进 行比较,根据比较的差值结果给出各段冷却水量,以使得铸坯的表面温度与目标表面温度相 吻合这种计算和比较工作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参数法和目标表面温度法是属于动态控制,都考虑了通过二冷各段配水使得铸坯的实际 表面温度与目标表面温度相符合,只是后者考虑的影响因素更全一些,除了生产的钢种、 断面尺寸、拉速以外,还考虑了中间包中钢水温度目前连铸生产优特品种钢的过程中二次 冷却的控制方法大多采用的是第二或第三种控制方法连铸机二次冷却水的比水量控制2008-05-24 21:03冷继元(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马鞍山243005)摘要为克服现行连铸二冷水控制模型的缺陷,提出了新的比水量自动配水控制模型,计 算机根据生产情况的变化,自动选定配水模型以控制水表,该模型还考虑了各段喷嘴的有效 性。

关键词连铸二冷水比水量 控制模型在开发太钢MII型连铸过程中,分析所采用的各种控制模型,都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分析 了线形公式模型和配水表模型缺陷后,提出了新颖的比水量控制自动配水模型在这种模型 的编制中考虑了喷嘴特性和管路特性,按浇钢量和给定比水量控制二冷水量;计算机可以在 给定条件下,自选选定配水模式和自动生成控制水表;当生产中拉速发生变化时,可按浇钢 量变化、喷嘴雾化特性,计算机自行调节各段水量,从而保证了比水量和稳定和铸坯质量的 均一性1 方坯连铸二次冷却控制现状最初的模型是建立水量q与拉速Vc的一次简单函数关系,即:q=KxVc系数K是一个同浇铸断面和比水量有关的函数总水量确定后,经验确定各冷却段的水量分配比例,各段互不影响,在系统调节上各单元往 往单独设定采用这种模式时,公式建立比较方便,但由于各段比例是固定不变的,在拉速变化较大时, 靠近拉矫机的区间,比例往往较低当拉速减小时,实际的喷水量过,喷嘴严重雾化不良, 甚至形成涓涓细流和水滴,引起局部过冷黑印,有时导致局部表面裂纹加上其它原因,这 种模型在生产中正常使用的不多,而改为在智能仪表上手动调整为加强使用的适用性,一些连铸机将配水模型改为表格形式,拉速与水量关系的表格存储于 计算机中。

这种表格的特点是建立各段喷水量与拉速的关系在编制水表时,可以将热力学 边界条件的变化考虑在内,可考虑比水量与拉速的关系,编制难度比较大在现场使用中, 一旦要调整水表,往往是按经验进行简单计算分配,仍然是各冷却段水量互不关联,往往某 一冷却段的关闭或投入,对总比水量影响很大2开发的二冷模型的目标及特点按目前二冷传热和凝固计算的现状,完全建立理论计算模型尚存在较大的困难,而且一旦模 型建立,因生产条件的变化,调整也很困难如果加入各种调整系数,最终又将转换成复杂 的经验模型为此,开发新型连铸二冷模型的目标为: 以给定比水量为基本参数;为简化模型,以浇钢量作为基准进行调节;确定基本参数后,系统可自动生成实用控制水表;充分考虑喷嘴的雾化特性,充分利用系统的管路特性,保证喷嘴在雾化良好的区域工作; 调用、调整方便;根据比水量确定总喷水量,按预先设定的各段喷水比例,自动确定各喷淋段喷淋水量 采用CRT画面显示设定参数和生产实际参数,使用软件按钮对系统参数进行调整3方坯连铸二冷水量的浇钢量一一比水量控制比水量,即连铸单位重量的钢所喷淋的二冷水量,单位为升水/公斤钢(L/kg),因此二冷水 总量直接与比水量和浇钢量相关。

3.1浇钢量不同断面的连铸坯,只要以相同的浇钢量操作,理论上有相近的喷水量,只是考虑比表面的不同 作适当的调整中间罐水口确定后,浇钢量的大小基本上就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按浇钢 量确定比水量,使用上更方便仅根据断面大小,在小范围内对比水量进行修正,即可满足 使用要求3.2比水量确定在生产中,根据钢种特性确定比水量,对常规低碳钢常采用强冷却,增大冷却凝固系数,缩 短凝固时间,因此在同样的冶金长度下,可提高拉速,也就提高了连铸机生产率强冷却的 比水量为1.0〜1.2L/kg钢如果钢的裂纹敏感性增大,对连铸坯的质量要求较高,往往采用中等到强度的冷却如中碳 钢、部分合金结构钢等,其水量为0.7〜1.0L/kg钢如果钢的裂纹敏感性很强,如Cr系不锈钢等,则要用弱冷却有时为抑制柱状晶生长,增大 截面上等轴晶面积比亦要降低冷却强度采用弱冷却,比水量小于).7L/kg钢时,铸坯的表面 温度较高,结晶结构上柱状晶被抑制,等轴晶面积比相对提高因此对不同钢种比水量是不同的,特别是合金钢厂,由于钢种多,比水量变化相当大,从0.4〜 0.6L/kg变化到1.5〜2.0L/kg如按过去的配水方法,按浇铸特性,把钢种分成数类,每类一 种配水方案,就要编制数个系列的配水表。

每次根据钢种调用和调整,人为输入调整系数, 调整后重新核算比水量,工作烦杂,使用不便本试验提出以比水量作依据,编制基本水表只要根据钢种输入选定比水量,即可自动生成 实用配水表格比水量确定时,要考虑断面的影响断面大,比表面小,比水量相对要大一些拉速对比水 量亦有影响,拉速高时铸坯通过喷嘴的时间短,对一单元铸坯在某一位置来说,相对铸坯的 凝固层薄,表面散热量大,因此喷水量就应适当加大所以拉速高相对比水量大可以根据 凝固理论计算和按实际经验建立拉速一比水量的函数关系原则上拉速提高比水量也相应增 大,但不是比例函数关系3.3冷却分段喷水比例的确定在一般情况下,每一单元面积的铸坯,随拉坯的进程,喷淋强度逐渐减弱在结构因素确定 后,供水分成数个回路进行控制在决定各段喷水比例时,不但要根据喷嘴布置的数量,还 要考虑喷淋段的长度,即要计算喷淋强度在喷淋强度小时,增加喷淋强度带走的热量多; 继续增加时,带走的热量就逐渐减少,水的利用效率降低;喷淋强度在一定值上会达到饱和 的状态,此时铸坯表面热流受铸坯内部热阻的限制,不能继续增大;此外铸坯表面蒸汽膜的 热阻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继续增加喷淋强度不但效果不大,而且过大的喷淋强度还可能 导致铸坯表面出现“黑印”。

当后面喷水减小或不喷水时,铸坯表面又转变成红色,此时表面温度回升100〜200°C会在 相变区温度上下波动,易引起表面裂纹,特别是结晶器出口段,过去一些连铸机在低拉速下 操作时,采用的喷水比例较大高效连铸机拉速提高后,总水量增大了,仍用过去的比例, 这一段的喷淋强度就会过大,水冷却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即排水温度降低和蒸发量减少),还 造成铸坯表面的温度较低,在通过二冷I段时,喷淋强度仍然较大,使二冷I段出现“黑印”, 这一点在配水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在各冷却段,要根据喷嘴特性,按各段具体情况设置最大喷淋水量和最小喷淋水量设置最 大喷淋量是防止该喷淋段水量过大,引起铸坯过冷和合理使用冷却水;设置最小喷淋量避免 喷嘴在雾化不良的工况下工作,当发生小于最小喷淋量时,系统应自行关闭该供水段为保 证总比水量不变,系统自动将该段减小的水量分配到其它各段中去当计算发现超过最大喷水量时,系统亦可将多余的水量分配到其它各段或自动打开后面未投 入工作的喷淋冷却段在整个过程中,始终维持总比水量不变3.4喷淋强度比水量和喷淋水总流量反映了单位重量铸坯在单位时间的冷却关系,但没有反映铸坯的比表。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