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导学案24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532621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导学案2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历史导学案2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历史导学案2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历史导学案2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历史导学案2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导学案2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导学案2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惠安中学高效课堂高二历史学案班级: 姓名: 日期: 编制人:李文英 审核人:朱方纯 巩固知识点.提高做题技巧 复习教案一单项选择题12011年祭孔大典9月28日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举行,以纪念中国伟大的先贤孔子诞辰2562周年。其祭孔主题是“儒和天下”。关于孔子思想,叙述正确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儒家传统文化注重自身反省和个人修养其思想旨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创立的儒家文化经历代的完善,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A B C D2“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而事异”对这一观点的正确评述是 A儒家对仁政的提倡 B法家进步的历史观C道家无为而治

2、的思想 D佛家慈悲为怀主张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A光大儒家 B恢复礼乐秩序 C加强中央集权 D建立教育体系4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 A“百家争鸣”时儒家经典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5有学者这

3、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A. 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 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 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 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6作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儒家思想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下列具有代表性的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朱熹)为天下之大害也,君而已矣(黄宗羲)。这一历程反映了 A君主专制逐渐强化

4、 B思想体系日趋完善C社会矛盾走向缓和 D仁政思想得到发展 7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 “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8明清时期的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

5、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造成两者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缺乏西方的民主法治传统 B.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萌芽状态C. 中国文化专制政策的压制 D. 中国资产阶级软弱性与妥协性9“(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10“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无名氏朝天子志感)从这首元曲中可以反映出 迎合权贵、歌功颂德;

6、平民文学、雅俗共赏;批判科举、针砭时弊;内容深刻、寓意深远A B C D11明朝统治者把水浒传列为禁书的主要原因是该书A在民间广泛传播 B具有反专制的民主思想 C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 D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腐败12京剧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剧、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行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A.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B. 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 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D. 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13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影响。下列表述不确切的是 A为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和理

7、论上的准备B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C促进了希腊文化的发展 D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14苏格拉底被誉为“智慧的化身”,下面有关苏格拉底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身这一命题上 B他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C认为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 D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15有人认为,西方先哲们在人类社会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的思想集中体现为A三权分立 B社会契约论 C天赋人权 D人民主权

8、16马克思说:“的确,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 B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 C批判了路德背离了人文主义精神 D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束缚 17. 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 A虔诚信仰上帝 反对盲目信仰 C实行三权分立 D要求妇女解放18有学

9、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 A工业革命、文艺复兴 B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C工业革命、启蒙运动 D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 19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下列各项能论证这一观点的是A. 浪漫主义文学注重个人情感,猛烈抨击现代工业社会的弊端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作者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情绪C. 印象主义绘画借助了当时经济和科技领域的新成就D.格尔尼卡追求光和色的效果,是

10、绘画技法上的革命20.古希腊的著名雕塑“维纳斯”。雕塑透露出女性体态丰满,有协调性,反映了人体之美。其产生的原因有() 古希腊文化充溢着人文主义精神自由民主的政治氛围为人们提供了创作的自由空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 B C D21.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C存天理,灭人欲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22. 明朝史话说:“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他奋起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与无能,他敢于向封建传

11、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材料中的“他”是() A程颐 B王阳明C黄宗羲 D李贽23. “桃园三结义”是罗贯中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名篇。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在涿郡桃园,祭告天地,结为异姓兄弟。以后他们都忠实地坚守着这个承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罗贯中笔下的这种思想直接源于()A“仁政”思想B“天人感应”思想C宋明理学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24.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这种新现象对当时思想界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强调“重义轻利” B提出“工商皆本”C主张“经世致用” D批判君

12、主专制25. 僧人、道士和儒者在少林寺同台打坐,在别处实为少见,意味深长。从图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有()A最早出现在西汉早期B这体现了“三教并立”C这体现了“三教合归儒”D这体现了佛教的独尊26.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27. 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将中国称作“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甘石星经留下了关于日食的最早记录B张衡制作的地动仪是世界上么一台预防及防震仪器C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D毕昇发明的雕版印刷

13、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28. 下面是不同的人生、生活设计,哪一设计在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眼里可能被认为是幸福的人生、生活()A以人的需求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在一种共同的习俗和法律下,实现人的价值与尊严,大家公平、自由地生活 B法律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实现人民大众对资产阶级的专政D努力追求财富,以财富为标准,实现人生价值29. 右图是15世纪末荷兰画家画的一幅画。画中描绘了修士和修女们在野宴中纵情声色的情景,它反映的主要思想是() A讽刺和嘲弄教会宣扬的禁欲苦行B抨击教会的专权和腐败C追求自由,崇尚科学与理性D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30. 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与普罗泰格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要不同点是()A强化神的作用 B强调法律至上C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D抹杀人性31. 在大国崛起中有英国首相丘吉尔的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这句话的本质含义是()A莎士比亚代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最高成就B莎士比亚的作品充满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C莎士比亚对印度的发展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D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32, 宗教改革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