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夜的工作》教案 北京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75325314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夜的工作》教案 北京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夜的工作》教案 北京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夜的工作》教案 北京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夜的工作》教案 北京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夜的工作》教案 北京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夜的工作》教案 北京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夜的工作》教案 北京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夜的工作教案 北京版(一)导入课题 一、浏览图片,感受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 1、浏览图片 2、看了图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心情沉重 难受 悲痛万分 3、为什么总理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呢?4、齐读课题: 是啊,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把一生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为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他日理万机,鞠躬尽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那么他是怎样工作的呢?诗人何其芳同志把自己亲眼看到的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写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一夜的工作(齐读课题)(二)学习课文一、检查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根据汉语意思写词语、审查阅读(审阅)、房间里摆设的东西(陈设).3、快要睡

2、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蒙眬 )4、简单朴素.(简朴)、询问,征求意见(咨询)、大略地看(浏览)二、出示学习提示 1、学会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的中心句。说说作者从哪两方面表现周总理伟大的人格。3、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三、感受总理的劳苦与简朴 1、找出中心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要求: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周总理工作劳苦的语句。用“”画出描写周总理生活简朴的语句。 2、工作劳苦:(1)、任务重: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2)、很认真: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3、,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3)、时间长: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地叫明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预设引导过程:(1)工作的时间长。“今晚上”,“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说明总理整整工作了一夜,同时点明了课题。(2)工作量大。“厚厚的一叠文件”一尺来高联系语文课本的厚度想象工作任务的艰巨。要一夜批完。(3)工作认真,效率高。看、画、想、问四个动词。“一句一句地审阅”边看边画,还写到他“不是而是有时有时”强调了总理工作十分认真。他边看边思索,边想边问。一夜工夫,

4、看完了所有的文件,由此可见总理工作尽管十分繁忙,但却那么仔细,那么认真,一丝不苟,效率很高) 补充资料袋:周总理的一天 时间:1974年3月26日27日(此时已患重病) 下午三时:起床 下午四时:与尼雷尔会谈 晚七时:陪餐 晚十时:政治局会议 晨二时半:约民航同志开会 晨七时:办公 中午十二时: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亲王和王后 下午两时:休息 谈谈感受:周总理即使在患病的时候也依然高强度地工作,周总理为国家、为人民真是鞠躬尽瘁啊!3、生活简朴: ( 1)、办公室陈设简单: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2)、食物简单:总理让我跟他一

5、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引导过程:极其简单:“极其”二字强调整了“简单”的程度。这句总写印象。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这些用具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工作条件,确实太简单了。在高大的办公室里,安放着这样少,这样简朴的用具,似乎不大相称,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了周总理简朴的生活作风,写“物”正是为了写人。流露出作者感慨、赞佩之情。联系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中的对比手法。写总理一夜工作结束后,喝的是一杯绿茶,吃的是一小碟花生米。作者反复强调了花生米很少:“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并没有因为今夜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6、说明它在作者心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突出了总理生活十分简朴,令作者难以忘怀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4*、在这一大段里,除重点写了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外,还表现了总理什么高尚品质?请你举例说明。(总理自己彻夜工作,却叫作者“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总理是多么亲切,多么关心别人。总理“招呼备咨询的意思。”反映了总理谦虚,工作严肃认真。作者告别站起来时,把小转椅上面的部分带歪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总理“过来把我的转椅扶正”,这一细节的描写,反映了总理是那么细心,那么一丝不苟;这样的小事,他也不随便假手他人,又可见总理是多么的质朴,多么平易近人)以上几点,在这段中虽不是作者所着力要描写的,但这些内容穿

7、插在文中去写,就更加完满地写出我们的周总理可亲可敬,真实可信。朴素自然的描述,引起读者共鸣) 四、作者的感受 1、作者亲眼目睹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他的心情如何? 他仅仅是一个夜晚这样吗?不是的,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2、是啊,即使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周总理依然心系祖国和人民,忘我地工作,我们为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自豪。让我们怀着对总理的爱戴之情,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两段话吧。 五、交流收获 1、复述、总结 一夜的工作 工作劳苦 工作量大 工作认真 工作时间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生活简朴 陈设简单 饮食简单 2、写作方法 (1)、对比(2)、以小见大 :(参见三4) 学完第13课,我能

8、用对比或者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来写一段文字1、考试成绩出来了2、妈妈我爱您!看到这样的作文题,我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 3 (三)布置作业 1、找一找我们这学期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地方也用到了对比和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做上记号,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2、每课一练第13课 。3、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4、预习新课.。附板书: 13、一夜的工作 -每夜 何其芳工作劳苦: 工作量大 工作认真 工作时间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对比生活简朴: 陈设简单 饮食简单 以小见大附送: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一幅名画的诞生教案 沪教版教学目标:1、 能读准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着、载”,在语境中理解“褴褛、凝重

9、、难以磨灭”等词语的意思。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描写人物关键词句的学习,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从而认识文中纤夫的形象。3、 通过学习课文,能掌握先概括后具体、按一定的顺序描写画面及人物的写作方法。4、 了解名画诞生的过程,感受纤夫痛苦的生活以及创作过程中列宾的刻苦勤奋。教学重点: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了解名画诞生的过程,感受列宾执着严谨的创作态度。生实际 学情分析:“通过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的含义,进而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学习“先概括后具体、按一定的顺序描写画面及人物”的写作方法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因此,学习本课时,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抓住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主人公的情感世界。对

10、于写作方法的指导可以通过在本文的学习中加以指导并在课后作业中进行巩固。 本课讲述的是19世纪俄国的故事,无论是时间还是地点都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较远,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适时进行创作背景的补充,让学生能大致了解当时的状况。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通过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品析,让学生感受列宾创作过程中的执着与顽强以及严谨的创作态度。同时继续帮助学生掌握按一定顺序描绘场景,以及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环节学生行为教师引导设计意图质疑课题,了解名画1、 齐读课题,进行质疑2、 观赏画面,聆听乐曲,谈谈感受3、 了解创作背景4、

11、 齐读第一节,学习描写的方法1、揭示课题,启发质疑2、赏析画面与音乐,初步感受纤夫的痛苦生活。3、解释“纤夫”,补充创作背景。4、出示第一节,引导学生了解描写场面的方法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音乐与画面的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的补充又能让学生大致了解当时的状况,这样能尽快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中。画面与文字的有效配合,能够让学生较好地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初读课文,感知过程研读课文,深入理解总结全文情感升华1、 快速浏览3-7节2、交流说话练习(预习作业)1868年的夏天,列宾受同学之约游览涅瓦河,看到了 的纤夫,这情景给他留下了 的印象。于是,他 次来到伏尔加河,与纤夫们 。他 地观察, 地工作

12、,终于在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引导学生快速浏览3-7节,初步感受创作过程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 理解“难以磨灭”的意思。2、 自读课文35节,用直线画出有关让列宾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语句,并谈谈体会。3、 反馈交流,朗读体会。4、 完成说话训练:在涅瓦河畔看到的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每当他漫步河堤看到航行的货船时,他的眼前就会浮现出 ;每当听到朋友们谈论纤夫们艰难的生活时,他的眼前又会浮现出 一种创作的冲动油然而生。5、运用所学的方法,小组学习6、7节,体会列宾的执著和顽强。1、引导学生理解“难以磨灭”的意思,知道画家创

13、作的缘由。2、 指导学生自读课文35节,抓住肮脏、褴褛的衣着、凝重的神态来体会纤夫的痛苦生活。3、 指导学生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进行说话训练,体会列宾的创作情感。4、 小结学习方法:一找,找出相关语句;二说,说出自己的体会;三读,读出自己的情感。5、 引导学生小组学习第6、7节,抓住“观察”、“注视”、“抚摸”等关键词,提会列宾执着严谨的创作态度。6、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学习能力,此环节“由扶到放”,培养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的含义,进而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进而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画家对话,体会画家所传达出的情感1、 师生共读,体会列宾对艺术的严谨与勤奋。2、 结合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说话训练习: 我站在(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名画前,看到了,想到了1、引读课文,引导学生再次感受列宾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严谨的态度。2、 出示说话练习,引导学生联系文本想象,体会情感。3、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文本出发,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走进名画,走进列宾当时的情感,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说话训练,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布置作业课后延伸学习课文第一节的写法,介绍名画中的其中一个纤夫布置课后作业课后延伸,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