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通史复习

上传人:p****u 文档编号:475266738 上传时间:2024-05-03 格式:PPTX 页数:34 大小:9.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讲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通史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第6讲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通史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6讲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通史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6讲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通史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6讲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通史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讲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通史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讲辽、夏、金、元的统治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通史复习(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讲辽、夏、金、元的统治辽、夏、金、元的统治(1297(1297年年13681368)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20242024届届历史一轮通史复习历史一轮通史复习政权政权民族民族建立时间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建立者灭亡灭亡辽上京北宋汉族东京西夏党项族兴庆府金女真族会宁府南宋汉族临安元蒙古族大都契丹族916耶律阿保机 1125年亡于金960赵匡胤1127年亡于金1038元昊1227年亡于蒙古1115完颜阿骨打1234年亡于蒙古1127赵构1276年亡于元1271忽必烈1368年亡于明三个阶段: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南宋与金、西夏的并立;南宋与金、西夏的并立;元朝的统一元朝的统一一

2、、政权更替一、政权更替辽夏金元辽夏金元二、制度建设二、制度建设因俗而治因俗而治(一)辽朝1.南、北面官制度特点:特点:因俗而治因俗而治,蕃汉分治,蕃汉分治官吏来源负责区域中央机构地方官制北面官 契丹人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北南枢密院(行政)北南枢密院中丞司(监察)北南宰相府沿用部族制南面官汉人为主,也有契丹人但穿汉服。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汉人枢密院、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御史台、翰林院(仿唐制)仿唐州县制内容:原因:各民族间因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作用:缓和了民族矛盾,稳定了契丹的统治。促进了辽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加快了民族交融。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的组织

3、形式提供了成功的范例。2.2.四时捺钵(四时捺钵(n bn b)制度)制度四时捺钵主要地点时间活动内容春捺钵长春州、鱼儿泺正月上旬捕鹅、钩鱼夏捺钵永安山、炭山四月上旬七月中旬避暑、议政、放鹰秋捺钵庆州伏虎林七月中旬入山射鹿冬捺钵永州广平淀十月以后避寒、议政、猎虎含义: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特点:因地制宜、民族特色作用:进行军事训练,笼络归属民族酋长。(二)西夏 材料:自中书令、宰相、枢使、大夫、侍中、太尉已下,皆分命蕃汉人为之。宋史夏国传上 其制度基本模仿北宋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特点:仿北宋

4、建制;一套制度,两种称谓。西夏文(三)金朝猛安谋克制猛安谋克制 材料1:金之初年行兵则称猛安,谋克,以多寡以为号。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金史卷44志第25兵志 材料2:(金世宗)又谓宰臣曰:“猛安谋克人户,与汉人错居,每四五十户结为保聚,农作时令相助济,此亦劝相之道也。”金史卷46志第27食货一1.性质: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2.职能: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3.特点:行政、生产与军事合一。4.作用:不仅节约了财政开支,而且保证了较强的战斗力。猛安谋猛安谋克克军事单位军事单位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基层制度基层制度“村落”+“兵团”“大定之治”:金世宗统治期间,金朝进入鼎盛时期

5、,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四)元朝1.中央机构:设中书省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吏吏部部户户部部礼礼部部兵兵部部刑刑部部工工部部御史台御史台(监察)(监察)枢密院枢密院(军事)(军事)中书省中书省(行政)(行政)左丞相左丞相右丞相右丞相平章政事平章政事相权相权反弹反弹元:中书省一省制元:中书省一省制误区警示:唐中书省:中央决策机构之一,起草诏令元中书省:宰相机构,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2.地方行政 行省制度含义: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委派官员

6、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共设10个行省。性质:既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又是中央派出机构(双重性)特点 材料1: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百官志材料2: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人民版教材必修一材料3:行省制划分一改以往以山川形便为依据的行政区划,以犬牙交错为主导,使各省无山川险阻可依,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便于中央进行政治控权和军

7、事镇压。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权大而不专,受制于中央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地理分布上:“犬牙交错”,以北制南影响: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交融和边疆开发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影响深远。【知识拓展】“山川形便”与“犬牙交错”武武夷夷山山南南 岭岭唐朝南南 岭岭元朝根据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划分地理区域,进而划分行政区域。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域划分的重要原则之一。能够使行政区划与经济、文化区划一致,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容易成为地方割据的有利条件。山川形便山川形便

8、是指打破山川地形特征,跨地理区域划分行政区域。利用犬牙相入划分的行政区域往往地跨多个自然区域,内部自然条件、经济特点、文化风俗差别较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区域内经济文化交流有限。犬牙交错犬牙交错 驿传制度驿传制度驿道: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驿路东北至奴儿干(今黑龙江口一带),北达吉利吉思部落(叶尼塞河上游),西南通西藏,南接越南、缅甸。驿站: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运输官府物资,分陆站和水站。水站用船;陆路又有马站、牛站、车站、轿站、步站之分。蒙古地区的驿站设通政院管理,中原地区的驿站则归兵部掌管。元顺帝时全国有驿站1500多处。急递铺:元代官方邮递系统,负责传递文书。修

9、筑驿道设立驿站设急递铺元代急递铺令牌元代急递铺令牌 边疆治理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全国佛教事务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元朝边疆治理的成功:元朝的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3.民族政策:四等人制目的:巩固自身统治,保障蒙古贵族的统治利益。特点:浓厚民族差别对待、民族压迫色彩与急速民族融合并存。评价:民族矛盾更加尖锐,加速了元朝的灭亡。等级名称民族第一等蒙古人蒙古族第二等色目人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包括西夏、畏兀儿、回回等第三等汉人北方汉族,包括已经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第四等南人原南宋统治区

10、的居民法律法律户籍户籍制度制度对外对外关系关系海陆发达,对外交往频繁选官选官保留蒙古传统方式;恢复科举制,录取人数少,科举任官比例不高。监察监察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等。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司法实践中仍广泛援引唐律。文书文书行政行政修驿道,设驿站;分设递铺,负责传递公文。户口类型复杂,按职业划分(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货币货币税收税收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发行“钞”;税收基本沿袭唐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知识链接选【知识链接选选择性必修选择性必修1 1和和3 3】元朝的其他制度措施元朝的其他制度措施【知识总结】辽夏金元的制

11、度建设及其整体特征政权政权制度制度建设建设主要特征主要特征辽辽 西夏西夏 金金 元元南、北面官制南、北面官制 四时捺钵制度四时捺钵制度基本模仿北宋基本模仿北宋 蕃汉两套官称蕃汉两套官称沿袭唐宋制度沿袭唐宋制度 猛安谋克制度猛安谋克制度驿传和行省制驿传和行省制 边疆治理边疆治理 四等人制四等人制 因俗而治因俗而治学习汉制学习汉制传承创新传承创新1.(2018天津高考)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

12、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A 【解析】考点:元朝的地方管理行省制度。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行省掌管地方的行政、财政、统兵等各项权力,但是官吏任免权和调兵权则在中央,因此材料表明行省拥有部分权力,故A项正确,B项错误;行省只是拥有部分权力,不可能集中专断,故C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属于中央集权,不是君主专制,故D项错误。2(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元朝创建行御史台“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年,江淮行省“有欲专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经重臣董文用据理力争,该图谋未能得逞。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这说明元代(A行省长官的特权受到否定 B

13、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C地方的吏治问题得以解决 D行省事务最终由朝廷大臣决定解析:根据材料“元朝创建行御史台主察行省.至元二十八年,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可知,元朝建行御史台监察行省,江淮行省“欲专肆”建议行御史台隶属行省,未能得逞,之后行御史台不受行省节制在法令上被确认,说明行御史台能够更好的监察地方,地方权力的监督机制得到改善,B项正确;行省长官的特权受到否定,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地方吏治问题解决程度,排除C项;行省事务最终由朝廷大臣决定,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B3(2022辽宁统考高考真题)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

14、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A官僚体系完善 B宗室素质下降C吏治腐败严重D君主专制加强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中期,金朝统治者改革中央官制,不再让女真大贵族担任宰执,削弱贵族在国事、国政中的影响,反映了君主专制加强,D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金朝官僚体系完善,排除A项;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不能说明宗室素质下降,排除B项;吏治腐败严重与宗室大贵族不再担任中枢高官等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D4(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广大、民族众多、推进了新的民族

15、融合。下列关于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叙述正确的是()A首次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B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C确定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道、州、县D设理藩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解析:元朝疆域广大、民族众多,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故B项正确;宋朝已经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排除A项;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路、府、州、县,排除C项;元朝设立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排除D项。故选B项。B5(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辽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

16、等居住之所。这样的都城布局体现了()A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D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解析:根据材料“皇城是契丹皇帝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采取汉人和契丹人分开治理的措施,体现因地制宜和因俗而治的特点,A项正确;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A三、经济与社会生活(一)赋役制度 1.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在北方叫“丁税”“地税”,在南方叫“夏税”“秋粮”。2.元朝在税粮外增设“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二)经济发展 1.农业 经济结构:大力推广棉花种植,南方植棉逐渐普遍。边疆开发:边疆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农业有显著进步;边境互市。经验总结:农学著作全面发展:农书农桑辑要2.手工业制瓷业:元烧成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入彩瓷时期元。棉纺织业:棉织业兴盛,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松江是全国的棉纺织中心;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