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精选文档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5195119 上传时间:2024-01-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精选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精选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精选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精选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精选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精选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精选文档(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C小组活动管理制度 1目的为规范QC小组活动程序,推动QC小组活动深入开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工种、各岗位从事生产、管理及后勤服务的全体员工。3 引用标准及关联子系统3.1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中国质量管理协会联合颁发的关于推进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意见3.2中国质量管理协会颁布的关于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标准4 专业术语QC小组,也叫质量管理小组(Quality Control Circle ,简称QCC,中文简称QC小组)。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

2、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营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QC小组的类型一般分为现场型、服务型、公关型、管理型和创新型。5 执行程序5.1 组织领导5.1.1 公司成立QC小组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成员:公司经营班子其他成员,生产技术部经理,安监部经理,总经理工作部经理、企业文化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经营部经理,财务部经理,物资部经理,发电部经理,设备部经理,所属各公司总经理。5.1.2下设常务小组和评审小组。常务小组负责QC小组活动的推进和日常管理。组长:生产技术部经理 副组长:生产技术部主管成员:各单位技术专工评审

3、小组负责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组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检修、运行副总工程师成员:各专业技术带头人5.2 QC小组的注册5.2.1 按照课题的需要确定小组成员,人数一般为5-7人,不少于3人。5.2.2课题注册不限时间,随时发现问题,随时选择课题,每个课题活动之前都要进行一次课题登记。5.2.3小组自发性组成。小组成员不限专业,可以同时兼任多个课题。顾问及协助者应为小组成员。5.2.4小组填写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本单位领导签字,报生产技术部,登记注册。5.2.5小组停止活动半年应予以注销。5.3 QC小组活动程序5.3.1 选择课题。课题来源:指令性课题:上级主管部门以指令的形式向QC小组

4、下达的课题;指导性课题:企业主管部门推荐并公布的一批可供小组选择的课题;自选课题:由小组根据本岗位情况自行选择的课题。课题宜小不宜大,选解决具体问题的课题。选题理由应简明扼要、充分。课题名称一目了然,体现小、特、新。5.3.2 现状调查。为找出问题症结,为确定目标提供依据,现状调查应做到:用数据说话,对现状数据要进行分析、整理、分类;要在现场观察、跟踪,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指令性课题和公关性课题,可不使用现状调查。5.3.3. 确定目标。目标的确定要与问题相对应,用数据说话,必须量化,要说明制定目标的依据。目标不宜过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填写QC小组活动计划目标任务书,经单位主管签字批准。5.3

5、.4.分析原因。分析原因要展示问题的全貌(人、机、料、法和环境),分析原因要彻底。5.3.5.确定主要原因。 把原因一层一层展开,将末端因素全部收集,排除不可抗拒因素,对末端因素逐条确认,找出真正的主要原因,并到现场验证,不靠主观判断。原因分析到可以采取对策为止。5.3.6制定对策。对策要有效,防止一个人的对策,要由小组全体成员去做。选用的对策具备可实施性,小组成员应能控制,高投入、高难度,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不宜采用。编制对策表,按“5W1H”原则进行。(5W:Who-负责人Why-目标What对策When-完成时间Where-完成地点;1H:How-措施)。5.3.7 对策实施。小组成员应

6、严格按照对策内容进行实施,递进的措施应一个一个的去做,注意数据收集,每条对策实施完后和对策表的目标进行比较,做好记录,展示小组活动的难易程度。如果实施进行不下去,应及时修改对策。避免通过技术改造、设备仪器投入实现目标。5.3.8 效果检查。实施完成后,检查小组活动所取得的效果。用数据把实施前的状况和实施后的目标进行比较,达到目标,问题已解决,进入下一步骤。达不到目标,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应重新分析原因或检查所制定的对策。效益计算应符合实际,不类推、不夸大,计算时间不超过一年。效果检查应包括人员素质、技术水平提高等。5.3.9 巩固措施。把对策表中经过实施证明有效的对策报主管部门批准,纳入有关标准

7、,将新的标准进行推广。巩固期内要做好记录,用数据说明成果的巩固状况,巩固期能看到稳定状态为止。5.3.10 总结回顾及打算。课题完成后,总结回顾,编制成果报告。对尚未解决的问题。提出下步打算,体现持续改进。5.4 QC小组活动评审5.4.1在QC小组取得成果后,填写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表。成果报告书用ppt形式展示,作为评审表的附件,上报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小组。5.4.2评审标准。按中国质量管理协会颁布的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标准(2000年修订版)执行。5.4.3评审方法。公司内部对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分为QC小组活动成果的现场评审和QC小组活动成果的发表评审。现场评审时间安排在QC小组取

8、得成果两个月后进行。评审人员应该熟悉QC小组活动的课题,最好不少于5人;发表评审,公司举办成果发布会进行发表评审。现场评审和发表评审的结果是对QC小组活动成果的总体评价,其中现场评审分数应占60%为宜。各级质量协会对QC小组活动成果的评审。结合评选优秀QC小组一起进行。为保证评审质量,必须聘请经国家、省、市质协考评合格的诊断师担任评委。6检查与评价6.1 技术部对QC小组的课题选择、现状调查、确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效果检查、巩固措施等活动程序每季度进行一次评估。与班组建设季度检查同步进行。6.2公司对QC小组活动成果每年评审二次。附表1:课题注册登记表附表2:活动记录表附表3

9、:目标任务书附表4:成果评审表附表5:成果认证报告单附表6:注册汇总表附表一QC小组课题注册登记表注册时间注册编号注销时间课题注册课题名称:范围现状:预期目标:小组注册小组名称组长姓名成员人数姓名岗位本岗工龄学历专业职称年龄完成课题具体要求业务负责人意见:签字:协助者意见:签字:所在部门意见盖章 年 月 日主管部门意见盖章 年 月 日附表二QC小组活动记录编号: 小组名称:课题名称:活动日期: 年 月 日 主持人:参加人员:活动内容:活动结论:记录人:附表三QC小组活动计划目标任务书小组名称小组课题课题背景实施范围现状调查计划采取措施预期目标小组长签字年 月 日单位主管签字年 月 日附表四QC小组活动成果评审表企业名称报告日期小组名称组长姓名课题名称终始时间QC小组简历主要活动过程及效果评审组意见评委签字:年 月 日附件附表五QC小组活动成果认证报告单企业名称小组名称课题名称终始时间技术效果认证 认证部门(盖章) 检验人: 年 月 日经济效益认证 认证部门(盖章) 审计人: 年 月 日管理及其他认证 认证部门(盖章) 评价人: 年 月 日业务负责人意见所在单位意见企业主管部门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企业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附表六绥电公司 年度QC小组课题注册汇总表序号小组名称组员人数小组类型活动课题注册时间注册编号备注注:此表使用时,采用横向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人力资源管理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