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级护士培训计划及内容--精选文档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75185496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级护士培训计划及内容--精选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n级护士培训计划及内容--精选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n级护士培训计划及内容--精选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n级护士培训计划及内容--精选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n级护士培训计划及内容--精选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级护士培训计划及内容--精选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级护士培训计划及内容--精选文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系统小组培训计划及内容一、 理论篇:西医:如何全面评价瘫痪病人的护理?试述昏迷常见病因?如何做好昏迷病人的大便护理?如何评价昏迷病人的护理?5简述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的急性期治疗原则?6. 试列出出血性中风患者的护理问题?答案:1. 让病人正确认识运动障碍的原因,接受护士的保健知识教育和护理指导,配合治疗,稳定情绪; 病人能在护士指导下利用健肢带动患肢在床上坐起、翻身、被动运动、按摩; 病人能进食,无呛咳,全身情况逐步改善; 病人皮肤完; 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2. 脑部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脑炎、脑膜炎);脑血管病(脑卒中);大脑占位性病变(脑肿瘤、脑寄生虫病)等; 全身性病变:败血症、肺

2、性脑病、阿斯综合征、尿毒症、糖尿病、一氧化碳中毒、有机磷中毒、安眠药中毒等。3. 细心观察昏迷病人的表情,可试用便器; 调整鼻饲成分; 按摩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 天以上便秘者,可用松节油纱布热敷腹部,或用开赛路; 若出现大便失禁者,应及时换洗衣被,做好会阴及肛门卫生工作,涂润滑油。4. 病人的生命体征均以正常,神志清醒; 病人有足够的饮食营养,水、电解质以达到平衡; 病人无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皮肤光整无褥疮; 抽搐停止,无骨折,亦无坠床发生; 病人能理解产生昏迷的病因,并学会对有感觉和运动障碍肢体的保健护理方法,积极锻炼,配合康复治疗。5. 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治疗原则以抢救生命为主

3、,防止再出血,控制脑水肿。而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则是尽快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增进缺血区的血流量和氧供应,消除脑水肿,防止并发症。6. 心理调节障碍,尤其是意识清晰病人可因突然发病,出现运动感觉障碍造成焦虑、悲观、失望; 生命体征改变,与出血、脑水肿、脑疝累及生命中枢有关; 语言沟通障碍,与大脑语言区障碍有关; 生活不能自理,与肢体运动感觉障碍有关; 潜在的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褥疮等。扩展知识:1颅脑损伤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躁动不安?1蛛网膜下腔出血刺激脑膜引起;2伤处疼痛引起;3尿潴留膀胱涨满引起;4脑组织缺血,缺氧也可引起;5各种原因所致颅压增高。2人工冬眠治疗颅脑损伤的理论根据有哪些?1冬眠药物

4、有镇静,镇痛,安眠及止吐作用,使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反应降低,有利于防止及控制躁动,肌肉强直及抽搐等;2冬眠有调节损伤所引起的大脑皮层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作用;3冬眠降低了脑的新陈代谢和氧的需要量,从而提高神经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可减少脑细胞的损害;4损伤可使神经细胞膜的渗透性发生改变,冬眠可改善神经细胞膜的渗透性,使细胞内外钾钠离子重新平衡,因此可防止脑水肿及其发展,而降低颅内压。3人工冬眠的适应症是什么?1脑干损伤,广泛脑挫裂伤及继发性脑水肿;2颅脑外伤或手术后,严重精神失常过烦躁不安和谵妄者;3难以控制的中枢性高热患者;4癫痫持续状态难以控制者;5颅脑手术时,用做辅助麻醉。4简述脑损伤后呼

5、吸性酸中毒发病原因有哪些?脑损伤后换气不足是呼吸性酸中毒的主要原因,常见与以下几种情况:1昏迷呼吸道不畅,呕吐误吸;2并发肺感染、肺不张致肺换气不足;3脑干损伤呼吸中枢抑制。5重型颅脑损伤发生心跳骤停及呼吸停止的原因有哪些?1原发性损害,主要是指心跳和呼吸中枢直接的损害,常见于:1、后颅窝骨折,特别是斜坡,枕骨大孔骨折;2、环枢椎骨折或脱位;3、脑干直接损伤;4、脑干出血等。2继发性损害常见于:1、急性颅内血肿、急性脑水肿、急性颅内压增高引起脑干功能衰竭;2、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失血性休克,长期得不到纠正,致脑干严重缺氧;3、创伤性窒息,呕吐物误吸或气管内分泌物长时间堵塞,使呼吸道梗阻,导

6、致呼吸功能衰竭;4、严重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6何谓混合性中风?简述其发病机制。在一个病人的一次中风期间,脑部可以同时或相继发生血管出血和梗塞两种病理过程,称混合性中风。产生机制:1脑出血时血肿形成,压迫或阻塞微循环;2蛛网膜下腔出血刺激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并使其痉挛;3脑血管破裂处远端血管内压力下降,血流量下降,局部缺血缺氧。以上三种情况可致血管梗塞。脑梗塞时,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出现渗血和少量出血,故血管出血和梗塞可互为因果,相继发生。7简述颅内压增高的主要临床表现。1头痛:多为持续性双颞或前额,常因咳嗽、打喷嚏等用力时加剧;2呕吐:常出现于头痛剧烈时,典型表现为与饮食无关的喷射性呕吐;3视

7、乳头水肿:可见视神经乳头边界不清、高起、静脉充盈,甚者有眼底出血。8什么是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1原发性脑损伤:指头颅受暴力打击直接造成的脑损伤;一般见于着力部位或/和对冲部位;伤后立即出现脑损伤症状体征,如昏迷、失语等,其表现依据的部位、程度不同而;2继发性脑损伤:指头颅受暴力伤一定时间以后,损伤的脑组织、血管因发继发病变如出血、血肿、脑水肿等。 9脑震荡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1轻度意识障碍:伤后立即出现,大多在半小时内,能迅速自行恢复,清醒后常嗜睡;2逆行性遗忘:醒后不能回忆受伤经过或伤前的情况;3常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悸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一般35天逐渐恢复;4神

8、经系统检查无异常;5腰穿脑脊液压力及化验正常。10何谓脑挫裂伤,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脑挫裂伤指头颅暴力伤后,脑组织有肉眼可见的器质性损伤。脑表面呈散在的点片状出血、脑水肿、软脑膜及脑实质破裂。主要临床表现如下:1 意识障碍明显;2生命体征变化波动明显;3常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膜刺激征;4可有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5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6头部CT扫描显示脑挫裂伤灶区为低密度水肿区,其中有点片高密度出血灶,或伴小的硬膜下或脑内高密度血肿11简述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1伤后逐渐出现眼眶周围、耳后乳突、枕后皮下、咽后粘膜或眼球结膜出血瘀斑;2耳鼻、口咽部出血和/或脑脊液耳漏、鼻漏;3

9、颅神经损伤症状。颅底骨折常为线型骨折,颅底片仅30%显示骨折线,诊断主要靠表现,如果出现上述三项之一者,即可诊断颅底骨折。12简述颅底骨折的处理要点。处理要点:1应用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2保持外耳道鼻腔清洁,严禁填塞、冲冼;3避免腰穿,以免引起逆行颅内感染;4静卧,取头高位,避免各种引起鼻腔内压力增高的因素如用力咳嗽、打喷嚏;5脑脊液漏一般于伤后37天自行停止,如1个月不愈者,可考虑脑脊液漏修补术。此外,还应处理合并发生的脑与血管损伤等。13何谓开放性颅脑外伤? 开放性颅脑外伤足指外力作川使头皮、颅骨及硬脑膜均有破裂,并伤及脑组织,使之与外界相通的损伤。可分为火器伤与非火器伤两类。 14简述重

10、型颅脑外伤病人瞳孔变化的临床意义。1伤后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伴对侧偏瘫与昏迷,这是小脑幕切迹疝的表现;2伤后一侧瞳孔立即散大,直接间接光反射消失,多为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或中脑损伤。前者伴有颅底眉骨折,后者伴深昏迷与对侧偏瘫;4伤后双瞳孔不等大,时大时小,伴去大脑强直,见于脑干伤;晚期双瞳孔散大固定,伴深昏迷,表示脑疝所致继发性脑干损伤;5双瞳孔缩小,多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刺激动眼神经;双瞳孔极度缩小伴昏迷,见于桥脑损伤;6伤后一侧瞳孔立即散大,直接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射存在伴视力障碍,多为原发性视神经损伤。15何谓颅内压?颅内压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壁硬脑膜所产生的压力。颅内压主要由

11、脑组织、脑脊液、动静脉四者的压力和颅腔容积所决定,其波动靠脑脊液、脑血流的调节作用维持平衡。常以侧脑室或脊髓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的压力为代表,正常成人为70-180 mmH2O。 16治疗颅高压应用脱水剂有哪些注意点?1保持水与电解质的平衡;2有心肾功能障碍者,不用或慎用甘露醇而用甘油果糖、呋塞米;3给药时,应于15分钟内将一次剂量从静脉快速滴入;4注意颅高压的反跳现象。因为用药数小时后可形成相反的渗透压差,故常需重复使用,以维持其降颅压疗效。17试述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1降低颅内压:降低颅内压核控制脑水肿是防止脑疝形成的重要环节;2调控血压;3维持生命功能:保持呼吸道通常,适当给氧,必要时行气管

12、切开,保证营养供给;4预防并发症:加强基础护理,注意防治褥疮,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等;5手术治疗:包括开颅清除血肿,颅骨钻孔行血肿穿刺/或脑室穿刺。18试述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1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明显功能障碍;2逐渐出现颅内压增高伴有脑干受压体征,如心率变慢,血压升高,呼吸变慢,意识障砹加深,一侧瞳孔散大;3小脑半球出血的血肿10mL;4脑叶或壳核出血的血肿30mL。19简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在各年龄组均可发病,起病时最常见的症状是突然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可有局限性或全身性抽搐,通常是意识障碍。或仅有短暂意识障碍。体征最主要的是脑膜刺激征一般无偏瘫等神经系统定位征

13、,而在后交通动脉及颈内动脉瘤常引起同侧动眼神神经麻痹。20脑死亡的诊断依据? 1对外界和体内各种刺激均无反应;2连续观察一小时以上无自主呼吸;3双侧瞳孔散大固定,无光反应及角膜反应;4脑电图描记十分钟以上,增益5uV/mm以上呈平直。21.急性恼血管病的鉴别诊断脑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好发年龄60岁以上青壮年 5060岁较多4060岁较多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风心病 高血压及动脉硬化 动脉瘤、血管畸形、动脉粥硬化TIA史 常有可有多无无起病形式常在安静时,较不定,最急多在活动时,急骤)多在活动时,急骤发急发病(时日) (分、秒)发病(分、小时病(分)昏迷无少有深而持久少,轻而短暂头痛无

14、无清醒时有剧烈呕吐少量少常有明显血压正常或偏高正常显著增高正常或增高瞳孔多正常多正常患侧可大多正常,动眼神经麻痹时大偏瘫有有有多无颈强值无无多有显著脑脊液正常正常血性血性CT脑检查低密度影低密度影高密度影蛛网膜下腔可见高密度影 22、癫痫治疗: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GTCS)首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失神发作首选乙琥胺、丙戊酸钠;其次氯硝西泮;单纯部分性发作首选卡马西平;儿童肌阵挛发作首选丙戊酸钠,其次乙琥胺或氯硝西泮;癫痫持续状态首选地西泮。23.、急性脑血管疾病病因:1、血管壁病变最常见的是动脉硬化;2、心脏病及血流动力学改变(高血压、低血压、血压波动);3、血流成分改变及血流流变学异常(血液粘稠度,凝血异常);脑栓塞最常发生在大脑中动脉。中医:1、祖国医学对中风发病的机理认识为以下几方面。(1)内风动越:内风因脏腑阴阳失调而生。火极以生风,血虚液燥可以动风。内风旋转,必气火俱浮,迫血上涌,致成中风危候。是中风发生、发展变化中最基本的病理变化之一。(2)五志化火: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皆为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人力资源管理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