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考历史数据表格类试题(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75184823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高考历史数据表格类试题(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年高考历史数据表格类试题(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年高考历史数据表格类试题(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年高考历史数据表格类试题(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年高考历史数据表格类试题(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高考历史数据表格类试题(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高考历史数据表格类试题(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届年高三历史数据表格类试题训练一、非选择题1从下表你能获得的相关信息有 表 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出土情况表 出土地点各种材质生产工具的数量(件)其中铁农具的数量(件)辽宁抚顺7768山西长治3121湖南衡阳2117 青铜工具已退出历史舞台 生产力水平提高 铁制工具的类型多种多样 铁器使用的区域广阔A B C D2. 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

2、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3. 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山阴志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临安志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四明志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绍兴志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A B C D 4阅读中国茶、丝出口额状况表 年份茶(万镑)丝(包)鸦片战争前年平均5 0005 0001845年8 01913 2201851年9 91923 0401853年10 12362 896上表反映出鸦片战争后在中国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白银大量流入C抑商政策松动 D民族工业兴

3、起 5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年代城镇人口(万人)农村人口(万人)1620300170018507202880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6表X反映的是1750年至1900年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相对份额,其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是表X1750年1830年1860年1900年32.8%29.8%19.7%6.2%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近代民族工业不断萎缩西方列强在华设厂 欧美国家工业发展迅速A. B. C. D.7. 以下图表反映了五口通商各口岸的关税收入变化,其中口岸甲是A宁波 B广州 C上海 D

4、福州8下表是18951897年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可能对表中反映的变化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年份当年创刊总数其中中国人自办报刊189573189611718974945民族危机加剧刺激国人办报热情维新派把创办报刊作为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手段外国在华办报数量迅速增长维新派的主张为广大民众接受ABC D9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重庆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39年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8年A科技传入引发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高潮 B充分吸收了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5、C西方科技推动了社会生活的渐进性变化 D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近代化进程10 图为“中国近代产业工人人数变化统计资料”。从该资料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经济领域近代化不断进展B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深化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到顶峰D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11读下表。表中年代到年代数据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外国商品进口中国数量(单位:万两)中国外贸赤字(单位:亿两)中国新设工厂家数英国德国年代9600280016679年代49000016132A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 B洋务运动期间近代工业兴起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12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

6、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表年份1912191319141915工厂数(家)4646122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13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14. 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4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趋势图(注:1922年始专指高级中学自然科学课程)A1902年

7、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启动B1922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体现了“五四”时期科学思潮兴起C19291936年自然科学课程比重表明国民政府重视科学教育D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清末民国时期轻视人文教育15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年份佃农(%)半佃农(%)自耕农(%)1935 292447193630244619373726371938382735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 B生产结构的调整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D土地兼并的趋势16. 国民政府统治的某个时期,沿海工厂企业迁移到西南和西北地区,西部工厂数增加。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推动了

8、国民革命在全国的展开B.目的是改变中国近代工业布局C.意在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保障了抗日战争所需物品供给年代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公斤)17观察右图,与造成1949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原因无关的选项是A新生政权建立和巩固B实行全国土地改革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18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7704317387537195810835805035661959148386761649719601637109054

9、7457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19. 读“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额变化表”(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第二卷)时间进口出口1950年8.2亿元14.1亿元1952年0.9亿元6.7亿元导致表中变化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中国工商业公私合营进入高潮“冷战”和抗美援朝战争影响 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禁运A. B. C. D.20. 观察图 相关信息,造成该状况的原因是A. 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B. “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C. 借鉴苏联工业化建设经验D. 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1. 下表为某一时

10、期北京市建设成就统计资料(单位:亿元)。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有项目1949年1957年社会总产值3.835.7国民收入1.914.3工业总产值1.719.1农业总产值2.15.0社会商品零售额2.817.1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体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A B C D22阅读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统计表,产量出现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B八大的正确指引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23下表是我国1960年至1962年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年份国民经济比例(%)农业轻工业重工业196021.826.152.

11、1196233.630.336.1A.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B. 调整后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合理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有效开展24表1为中美贸易的相关资料。关于资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 中美对抗造成1972年以前两国没有贸易往来B. 中美建交促成1975年中美贸易额的急速攀升C中国大量引进美国资金造成了1980年中美贸易出现巨大逆差D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了1985年对美出口的快速增长25下表是中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表(单位:%)1978年1980年1985年1990年国有企业776760649546集体企业224235321356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0053098上述变化产生的原因有建立经济特区 全面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乡镇企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A B CD26. 图8为19721978年中美进出口总额示意图。它表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