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试卷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75182831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法学试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行政法学试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行政法学试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行政法学试卷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行政法学试卷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法学试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法学试卷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法学模拟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主体有:( )A.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国务院各部委D.省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答案:B解析:立法法第65条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行政法规。故本题选择B。2、下列哪个不属于我国行政法的法源?( )A.国务院某部委的会议纪要B.某市政府关于郑守过桥费的通知C.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的若干问题的解释D.深圳经济特区市政府第83号令答案:A解析:我国行政法的法源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本题中只有A会议纪要不属于以上法源。3、下列的行政组织中,哪

2、一个不属于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A.派出所B.行政公署C.街道办事处D.区公所答案:A解析: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8条规定,政府派出机关是指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有权机关批准,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行政机关。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行政公署;二是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区公所;三是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街道办事处。故本题选择A。4、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精选文档A.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机关B.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政职权的行政机关C.行政主体是享有行政职权、实施行

3、政活动、承担行政责任的组织D.行政主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答案:C解析: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故本题应选择C。5、下面所列组织中在行政法上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A.行政机关委托的治安联防处B.县公安局所属的道路交通警察队C.某区街道办事处D.法律授权颁发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的注册会计师协会答案:A解析: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被授权的组织,不包括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故本题应选择A。6、某县公安局为了加强对辖区农村社会治安的管理,决定委托无公安派出所的甲乡人民政府裁决各种治安案件,试问乡人民政府应当以谁的名义实施裁决?( )A.县人民政府B

4、.县公安局C.县政府法制办公室D.甲乡人民政府答案:B解析:接受委托的组织应以委托机关的名义进行法律行为,故本题应选择B。7、派出机关是由地方行政机关所设立的派出组织,在我国可以设立派出机关的地方人民政府有:( )A.省级政府B.县级公安局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国务院部门精选文档答案:C解析: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8条规定,政府派出机关是指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有权机关批准,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行政机关。故选择C。8、关于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的设立,下列那些说法不正确?( )A.经国务院批准,省人民政府可以设立行政公署B.经市公安局批准,县公安局可以设立直属机构C.经

5、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可以设立直属机构D.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县级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区公所答案:C解析: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8条规定,政府派出机关是指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经有权机关批准,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行政机关。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行政公署;二是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区公所;三是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街道办事处。故选择C。9、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称为( )A.行政职权 B.行政优益权C.行政职责 D.行政

6、权限答案:C解析: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故本题选择C。10、下列国家行政机关中,属于专门行政监督机关的是( )A.工商机关 B.税务机关C.审计机关 D.公安机关答案:C解析:审计机关和监察机关是我国的专门行政监督机关。故本题选择C。11、下列基本制度中主要目的在于保障行政公正原则的是( )A.回避制度 B.表明身份制度精选文档C.时效制度 D.简易程序制度答案:A解析:回避制度是为了保障行政公正而设立的制度,故选择A。12、行政委托与授权是经常发生的行政活动。下列关于二者的比较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行政授权与

7、行政委托产生的原因不同B.被授权与被委托的对象不尽相同C.二者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D.都要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答案:D解析:行政委托中接受委托的组织不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故D不正确。13、行政机关是否是行政主体需要通过一定标准加以判断,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成为行政主体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 )A.是否享有法定的行政职权和职责B.能否以自己的名义独立行使职权C.管理的是内部事务还是外部事务D.能否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答案:C解析:成为行政主体不以管理的是内部事务还是外部事务为必备要件。14、根据行政法学理论和实践及现行有效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选项并非行政委托的受委托组织一般必须具备的条

8、件?( )A.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B.具有熟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C.能够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D.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和技术鉴定的,应当有条件组织进行相应的技术检查或技术鉴定答案:C解析:根据行政法理论,行政委托中的受委托组织不需要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故本题选择C。精选文档15、下列选项属于国家公务员的是( )A.县检察院检察长B.市人大办公室主任C.公安局局长D.村委会主任答案:C解析:根据国家公务员法的规定,我国的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本题中只有公安局是行政机关,故选择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行政主体是指承

9、担一定法律后果的组织,下列选项中哪些是这种法律后果的体现?( )A.在行政复议中作为被申请人B.在行政赔偿案件中作为赔偿义务机关C.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D.可以成为行政复议机关答案:ABCD解析:行政主体承担法律后果的体现即为可以在行政复议中作为被申请人,在行政赔偿案件中作为赔偿义务机关,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和可以成为行政复议机关。故全选。2、下列关于行政机关与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的选项中那些表述是正确的?( )A.并非所有的行政机关都可以成为行政主体B.并非行政机关在所有的场合都能成为行政主体C.成为行政主体的不限于行政机关D.行政主体是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法地位的法律表述答案:ABCD解析:行政

10、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被授权的组织,行政机关只有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才可能成为行政机关,行政主体是对行政机关行政法地位的法律表述,故选择ABCD。3、国家职务关系的保障意味着国家对公务员违反职业纪律和职务要求的惩戒,下列精选文档属于国家职务关系保护的选项有哪些?( )A.行政机关对公务员记大过的行政处分B.行政机关要求公务员承担部分赔偿费用C.公务员因达到年龄退休而与行政机关解除职务关系D.公务员在执行职务中因暴力行为致人伤害而被判刑罚答案:ABD解析:C是国家职务关系的正常解除,不属于国家职务关系的保障。故选择ABD。4、行政追偿制度是公务员基于和国家之间的职务委托关系而对国家承担的一种行政责任,旨

11、在确保职务关系。其所应具备的条件有( )A.公务员执行职务造成的损害行为必须是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B.追偿金额必须与公务员的过错程度相适应C.要充分考虑公务员承担赔偿的责任能力D.要符合时效和程序规则答案:ABCD解析:根据行政追偿理论,ABCD是行政追偿制度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故全选。5、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地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的是( )A.街道办事处 B.村民委员会C.区公所 D.税务局所属的税务所答案:BD解析: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地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关包括行政公署、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故应选择B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行政不当行为的类别有哪些? 答案: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行

12、政不当行为可作不同的分类。主要的分类方法有: (1)根据不当行为发生的领域,可将行政不当行为区分为不同行政领域的行政不当,如公安管理中的行政不当,民政管理中的行政不当,环保管理中的行政不当等等。(2)根据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内容,可将行政不当行为区分为:对象不当、客体不当、时间不当和地点不当等。精选文档(3)根据自由裁量行为的性质,可将行政不当行为区分为权利赋予不当和义务科以不当。前者包括权利赋予对象不当和权利赋予量不当,后者包括义务科以对象不当和义务科以量不当。评分标准:按要点给分,在要点基础上简要简述并言之成理者可以得满分。2、什么是行政赔偿?它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答案:行政赔偿是行政主体及其

13、行政人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而依法必须承担的赔偿责任。(1)行政赔偿以行政违法为前提。(2)行政赔偿以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为条件。(3)行政赔偿以依法赔偿为原则。(4)行政赔偿以违法行使职权的国家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评分标准:按要点给分,在要点基础上简要简述并言之成理者可以得满分。3、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涵 答案: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内容。它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这里所说的是广义的法律,也即多层次的法律规范)。行政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行政法律规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律规范以

14、外的特权,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无效;行政违法行为依法应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体应对其行政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行政合法性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两方面的内容。评分标准:在回答行政合法性原则含义、要求的基础上,简要阐述,内容翔实可以得满分,否则,酌情予以扣分。4、简述行政法的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答案:(1)这种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2)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双方的地位不对等,又称为行政法律关系的单方面性。(3)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基本上由法律规范事先规定,一般来说不能由当事人相互约定和自由选择。(4)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具有相对性和统一性。(5)行政法律关系引起的争议大都由行政机关或行政裁判机关依照行政程序或行政司法程序加以解决,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才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精选文档评分标准:按要点给分,在要点基础上简要简述并言之成理者可以得满分。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论述行政优益权答案:国家为保障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职权、履行职责,赋予行政主体职务上或物质上的许多优益条件,行政主体享受这些优益条件的资格和可选择性便是行政优益权,它由行政优先权和行政受益权构成。(1)行政优先权是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依法所享有的种种优惠条件主要包括:先行处置权、获得社会协助权和推定有效权。(2)行政受益权是国家为保证行政主体有物质能力行使行政职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