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2篇).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7518258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2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转眼间,二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就要结束了,在教学过程中,有过困惑,也有过收获,现一并总结如下:一.注重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分物的实际操作活动并将操作和思想结;合,具体来说:第一,通过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引入对除法的认识。教材首先用准备春游食品的活动,由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让学生认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接着,通过例|和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实际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除法的含义。第二,以前我总认为操作活动是比较低级的的,因此让学生尽可能脱离操作,

2、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实践,我才深刻体会到借助实际操作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如果能将思考和操作有机结合的话,操作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操作也是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二.落实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大数的估计能力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一些数目较小的事物进行了估计,如抓一把小棒估计有多少根等。本册;教材要求学生估计出体育馆里大约能坐多少人,二年级学生对这种数量较多的事物估计起来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结合现实生活安排一些生活中需要估计的素材,按由易到难的坡度进行设计,引导学生逐步体会的方法,也使学生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三.提高百以内加减法运算技能;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

3、加减法的口算及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册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提高百以内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技能呢?通过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向同级教师讨教,在教学中;,主要来用以下方法:首先让学生在已经掌握百以内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自主探索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法,理解运算的道理,结合教材创设的买电器、收集的矿泉水瓶等情境,鼓励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经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学生进行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时所使用的方法不同。第二,三位数加减法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认真做题的习惯第三,设计森林医生趣味游戏等形式多

4、样的练习,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计算。第四,合理的安排练习阶段,对于新学习的内容及时练、及时反馈,因为遗忘是先快后慢的,注意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相结合,在后面单位的学习中,也适当地穿插了有关的练习。反思:.本班上课时候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多的学生,学习上有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怕分数低而抄别人的。.有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浓,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一道题讲过两三遍以后,有的学生还是不知道怎么做。3.学生的审题能力,认真程度不高。如计算时容易看错符号,抄错数字等,特别是估算时。努力方向:.狠抓学风,在班里提倡一种你追我赶的风气。.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经常向,有经验的教师学

5、习,弥补自己数学工作中的不足。谢谢阅读!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二)二年级数学教学,重在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着眼于发展学生数学能力。通过让学生多了解数学知识的来源和用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本学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以课堂教学为核心。1、备课。学期初,认真阅读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了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

6、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备课中体现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用,设计好练习。2、上课。(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选择学生的探究结果,让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让学生练习在同层次的习题,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方法。(2)及时复习。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上是当天或第二天复习,以后再逐渐延长复习时间。该法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习的缺点。(3)努力构建知识网络。一般做到一小节一整理,形成每节知识串;每单元整理复习形成知识链;一

7、学期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习。学生经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形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容易产生学习迁移,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能。3、批改作业。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进行面批,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批改作业时,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订正后,给予好的评价,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分析练习产生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4、注重对学困生的辅导。对学困生进行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习,注重学习过程。在教学中逐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心,对学生的回答采取“扬

8、弃”的态度,从而打破上课发言死气沉沉的局面,使学生敢于回答问题,乐于思考。5、做好测试评估工作。评估不只是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更重要的是了解学生学习的心理,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在测试卷中,增加了体现学生思维过程的试题。测试的结果不再作为评价学生唯一依据,而是着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的态度。在讲评试卷时,按顺序逐题讲解的模式,尝试采用按类讲解。如:将试卷中有关概念的归成一类进行讲解。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掌握知识。二、设计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二年级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不算多,接触社会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有效”的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的身高,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在举行这个活动时,同学们相互测量身高,提高了实践活动的能力。三、巧妙渗透环保教育,关心环保。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一些应用题,如:用纸折角、拼图等。在完成知识教育后,教育学生将剩余的纸千万不能乱丢,应养成讲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四、勤与家长沟通,实现共同教育。与家长常联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与此同时,教师更能加深对学生个性的了解,做到因材施教。五、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每月按时参加校本培训活动,并坚持详细做好笔记。第页共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