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智能监狱管理系统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5182235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FID智能监狱管理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RFID智能监狱管理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RFID智能监狱管理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RFID智能监狱管理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RFID智能监狱管理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RFID智能监狱管理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FID智能监狱管理系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RFID智能监狱管理系统 作者:济南力天明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07-07-06 14:28:24 关键词: RFID 监狱管理系统 第一部分RFID智能监狱管理系统开发背景 随着监狱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和狱政设施的不断更新,监狱防范和控制各种安全事件的能力大大增强。但是随着犯罪类型和在押犯成分的日趋复杂,罪犯的报复性、凶残性和狡诈性增强,浮躁心理和不安分意识增强,稍有不慎他们就会挺而走险,伺机劫持人质、脱逃、自杀、凶杀、哄监闹狱,给警察的人身安全和场所的持续稳定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基于这些事实和多年来对监狱工作的潜心研究,我公司研发的RFID智能监狱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智能监控管理

2、,犯人信息资料管理、越界报警、在押人犯的定位, 追踪等功能。大幅度的提升监狱内部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降低监狱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该系统还具有多方面扩展功能,比如与视频监控结合并集成,使RFID技术与流行的视频监控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另外, 也可与脸形识别等安防监控系统整合, 这样不但丰富了整个监控管理系统的功能,还有效的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第二部分RFID技术介绍 一、RFID技术简介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从概念上来讲,RFID

3、类似于条码扫描,条码扫描技术是将已编码的条形码附着于目标物并使用专用的扫描读写器利用光电信号将信息由条形磁传送到扫描读写器;而RFID则使用专用的RFID读写器及专门的可附着于目标物的RFID单元,利用RF信号将信息由RFID单元传送至RFID读写器。 二、RFID技术特点及优势 RFID是一项易于操控、简单实用且特别适合用于自动化控制的灵活性应用技术,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它既可支持只读工作模式也可支持读写工作模式,且无需接触或瞄准;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自由工作: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以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

4、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其所具备的独特优越性是其它识别技术无法企及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读取方便快捷:数据的读取无需光源,甚至可以透过外包装来进行。有效识别距离更大,有效识别距离可达到30米以上; 识别速度快:终端一进入磁场,解读器就可以即时读取其中的信息,而且能够同时处理多个终端,实现批量识别; 数据容量大:数据容量最大的二维条形码(PDF417),最多也只能存储2725个数字;若包含字母,存储量则会更少;RFID终端则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扩充到数十K; 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其无线电通信方式,使之在粉尘、油污等高污染环境和放射性环境中,工作人员不必身在其中就可进行工作。终端的

5、封闭式包装使得寿命大大超过印刷的条形码; 标签数据可动态更改:利用编程器可以写入数据,从而赋予RFID标签交互式便携数据文件的功能,而且写入时间比打印条形码更少; 更好的安全性:不仅可以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类型的产品上,而且可以为终端数据的读写设置密码保护,从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动态实时通信:终端以每秒50100次的频率与解读器进行通信,所以只要RFID终端所附着的物体出现在解读器的有效识别范围内,就可以对其位置进行动态的追踪和监控。 第三部分RFID智能监狱管理系统硬件说明 RFID智能监狱管理系统使用有源RFID硬件设备。设备主要包括:接收器(Receiver)、激活器(Activat

6、or)和标签(Active Tag)。 接收器(Receiver):读取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激活器(Activator):激活标签设备,还可以向标签写入ID号 标签(Tag):电子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读写器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体的目的。标签分为被动标签(Passive tags)和主动标签(Active tags)两种。主动标签自身带有电池供电,读/写距离较远体积较大,也称为有源标签,一般具有较远的阅读距离。无源电子标签在接收到阅读器(读出装置)发出的微波信号后,将部

7、分微波能量转化为直流电供自己工作,一般可做到免维护,成本很低并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比主动标签小、轻,读写距离则较近,也称为无源标签。 Active (主动/有源) 技术与Passive (被动/无源) 技术比较 Active (主动/有源) 技术 Passive (被动/无源) 技术 远距自动检测 犯人近距刷卡 自动发讯 犯人近距刷卡 自检损坏报警 不能自检损坏报警 狱警求援装置 无狱警求援装置 设警戒线,犯人越界报警 无越界报警 穿透人体同时准确辨识多人 无穿透性 按照存储的信息是否被改写,终端也被分为只读式终端(read only)和可读写终端(read and write)RFID监狱管

8、理系统采用可读写终端。只读式终端内的信息在集成电路生产时即将信息写入,以后不能修改,只能被专门设备读取;可读写终端将保存的信息写入其内部的存贮区,需要改写时也可以采用专门的编程或写入设备擦写。一般将信息写入电子终端所花费的时间远大于读取电子终端信息所花费的时间,写入所花费的时间为秒级,阅读花费的时间为毫秒级。标签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每个终端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ID号码UID,UID是在制作芯片时放在ROM中的,无法修改。用户数据区(DATA)是供用户存放数据的,可以进行读写、覆盖、的操作。 囚犯标签 当佩戴上电子标签(手镯)的人或物件经过激

9、活器的激活范围时(如图中的红人),人或物件佩戴的电子标签(手镯)就会被激活,并向外发送信息。该信息中包括了激活器的ID。当接收器接收到这个电子标签发出的信息并经过网络传送出来后,根据电子标签ID号、激活器ID号和接收器的IP地址对照现场的设备安放资料,就可以得出“某人/某物在某一时间经过某个监控区域”的记录,实现对人员或物件的追踪监控。 二、硬件产品先进特性 1、电子芯片使用寿命长,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2、读取范围更大,在终端距离读写器40-50m范围内都可以读写; 3、可以实现实时追踪与定位,自动监控; 4、户外硬件配备优质防雷、设备十分钟停电后备电源 5、终端设备按需作不同外观设计如腕式

10、或足踝式,可选择一次性设计或循环再用型 6、防水及可更换电池使标签寿命更长并具有破坏报警功能; 7、在软件上能够提供多种不同颜色,以方便对人员进行分类 第四部分RFID智能监狱管理系统软件功能介绍 一、档案模块 建立每个人员的数字档案,详细记录每个人员各种信息,并且建立多维的查询系统,可以简单快捷查询各种信息。可以整合原来的人员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记录被管理人员的日常行为,可以全面分析其行为模式。 自动采集犯人理信息,全面实现信息化,为每个犯人详细的数字档案,建立多维数据库检索系统,为管理人员提供全面、快捷、多维的查询工具。 包括五部分: n 犯人资料管理 n 警员资料管理 n 监控设备管

11、理 n 电子地图管理 n 监控区域管理 二、犯人资料管理 可对犯人资料进行新增、修改、删除、查询。 犯人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类: 1) 犯人基本资料系统:犯人唯一系统ID、电子标签ID号、人员编号、姓名、性别、证件名称、证件号码、证件地址、证件地址邮政编码、联系地址、联系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号码、身份级别、权限组ID、实际权限字符串、受控对象状态(在队,所外就医,所外施工,所外执行,自杀死亡、其他死亡、集体逃跑、单独逃跑)、 2) 犯人影像文档记录系统:影像文档创建人员姓名、影像文档创建人员编号。 3) 犯人RTLS定位记录系统:流水号、 腕带标签ID号、犯人唯一系统ID。 4) 犯人出入记录系

12、统:流水号、犯人唯一系统ID、类型:(出、入)、发生时间、事件。 5) 犯人计分考核记录系统:流水号、犯人系统ID、犯人编号、犯人姓名、犯人证件号码、犯人计分考核信息记录。 6) 犯人犯罪记录系统:流水号、腕带标签ID号、犯罪种类、犯罪方式。 7) 犯人调动记录:系统:流水号、犯人唯一系统ID、犯人编号、 8) 犯人黑社会记录系统:流水号、腕带标签ID号、是否反复、黑社会组织内职务、组织名称。 9) 犯人奖惩记录系统:流水号、腕带标签ID号、奖惩类型、奖惩细节、备注 10) 犯人工作记录系统:流水号犯人唯一系统ID、犯人编号、犯人姓名、犯人证件号码、犯人劳动操行记录事件。 三、警员资料管理 警

13、员资料:包括警用标签ID,人员编号,姓名,性别,证件名称,证件号码,证件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人员级别,人员类别,状态,备注,照片,简历,特征; 四、监管设备管理 基本资料:包括设备ID,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IP,类别,位置,状态,备注; 五、腕带标签资料管理 对腕带标签进行维护管理,增加,删除及修改。可设置腕带标签的启用与终止。 六、电子图管理 对电子地图进行维护管理,增加,删除及修改。细化至每个大队的监控中心。 注:电子地图部分双方一起制作。 七、区域管理 对区域进行维护管理,增加,删除及修改。 一个区域有独立的定位器ID与接收器ID与中继器ID,有最大容纳人数。 八、告警策略设置

14、 可以实现整体现场监控及局部现场监控,并且实现告警连动接口功能,可以实现连动功能。 告警策略有以下6种方式: 告警类型 触发条件 1 腕带标签破坏报警 主动报警03 判断事件 = 03 2 警用标签报警 主动报警04 判断事件 = 04 3 越界报警 识别报警AA 判断定位器ID IN 事先设置的电子标签禁区 4 消失报警 识别报警 判断指定接收器 超过时限无信号接收 5 授权出入管理 识别报警 1 当授权人员外出时间超过预定时间未返回时; 2 当人员外出时,判断外出人员总数 != 授权外出人员总数 or 外出人员 != 授权外出人员; 3 当人员进入时,外出进入人员 != 授权外出人员; 6

15、 超出容积报警 识别报警 判断区域总人数 区域最大容纳人数 说明: 03报警:当犯人佩带的腕带标签被破坏时,由接收器连续发送断开信息,系统接受后马上告警 04报警:当干警按下警用标签上的按钮报警时,由接收器连续发送告警信息,系统接受后报警。 边界报警:当腕带标签闯入非授权区域时,由接收器连续发送非法闯入信息,系统接受后报警。 消失报警:当腕带标签在指定接收器,超过时限无信号接收,系统接受后报警 超出容积报警:当指定区域总人数大于区域最大容纳人数,系统接受后报警 授权出入管理:可管理某一特定被管理人员的出入,如犯人外出劳动的出入管理,可事先定义事件类型、预定出入的人员、预定出入区域、检查点区域、预定出的时间、预定入的时间。可对出入的异常进行报警,有以下3种报警: 当人员外出时,与授权外出人员及数目不符时,系统自动报警。 当人员进入时,与授权外出人员不一致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