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法(二) (2)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5181832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式法(二)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式法(二)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式法(二)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式法(二)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式法(二)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式法(二)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式法(二)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分解因式3运用公式法(二)江西省九江市第十一中学 陶增元总体说明本节是因式分解的第3小节,占两个课时,这是第二课时,它主要让学生经历通过逆向运用整式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得出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技能基础:学生对因式分解的概念、方法等有了必要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整式乘法的公式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完全平方公式,这为今天的深入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学生活动经验基础:通过前几节课的活动和探索,学生对类比思想、数学对象之间的对比、观察等活动形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采用的活动方法是学

2、生非常熟悉的观察、对比、讨论等方法,学生有较好的活动经验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在学习了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基础上,本节课又安排了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旨在让学生能熟练地应对各种形式的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为下一章分式的运算以及今后的方程、函数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意义; (2)会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3)使学生清楚地知道提公因式法是分解因式的首先考虑的方法,再考虑用平方差公式或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分解因式数学能力:(1)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2)培养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能力情感

3、与态度:通过观察,推导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让学生感受事物间的因果联系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做一做辨一辨试一试想一想反馈练习学生反思第一环节 做一做活动内容:填空: (1)(a+b)(a-b) = ;(2)(a+b)2= ;(3)(ab)2= ;根据上面式子填空:(1)a2b2= ;(2)a22ab+b2= ;(3)a2+2ab+b2= ;结 论:形如a2+2ab+b2 与a22ab+b2的式子称为完全平方式活动目的:学生通过观察,把整式乘法中的完全平方公式进行逆向运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逆向思维能力,第(1)组a2b2是起提示作用注意事项:学生通过观察能找到第一

4、组式子与第二组式子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二环节 辨一辨活动内容:观察下列哪些式子是完全平方式?如果是,请将它们进行因式分解 (1)x24y2 (2)x2+4xy4y2 (3)4m26mn+9n2 (4)m2+6mn+9n2结论:找完全平方式可以紧扣下列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相乘两倍在中央;完全平方式可以进行因式分解, a22ab+b2=(ab)2 a2+2ab+b2=(a+b)2活动目的:加深学生对完全平方式特征的理解,并由此得出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注意事项:由于有了七年级的整式乘法的学习基础,同时对照口诀,大多数学生能顺利识别完全平方式,但少部分同学由于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的理解模糊,不能很

5、好地掌握完全平方公式,这需要老师更加耐心地引导和启发第三环节 试一试活动内容: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x24x+4 (2)9a2+6ab+b2(3)m2 (4)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能力; (2)让学生理解在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与b不仅可以表示单项式,也可以表示多项式注意事项:学生对第(3)小题含有分数的完全平方公式应用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有的学生由于受解方程的影响,习惯首先去分母,再因式分解,这是很多学生经常犯的一个错误第四环节 想一想活动内容: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3ax2+6axy+3ay2 (2)x24y2+4xy 活动目的: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提公因式法(包括提取

6、负号)是分解因式首先考虑的方法,再考虑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注意事项:在综合应用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分解因式时,一般按以下两步完成:(1)有公因式,先提公因式;(2)再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第五环节 反馈练习活动内容:1、判断正误: (1)x2+y2=(x+y)2 ( ) (2)x2y2= (xy)2 ( ) (3)x22xyy2= (xy)2 ( ) (4)x22xyy2=(x+y)2 ( )2、下列多项式中,哪些是完全平方式?请把是完全平方式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1)x2x+ (2)9a2b23ab+1 (3) (4)3、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m212mn+36n2 (2)16a4+2

7、4a2b2+9b4 (3)2xyx2y2 (4)412(xy)+9(xy)2活动目的:通过学生的反馈练习,使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是否清楚,对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运用是否得当,因式分解的步骤是否真正了解,以便教师能及时地进行查缺补漏注意事项:当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与b 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时,学生运用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此时,教师应结合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给学生以有效的学法指导第六环节 学生反思活动内容:从今天的课程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掌握了哪些方法?你认为分解因式中的平方差公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与乘法公式有什么关系? 结论:由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可以看出,如果把乘法公式反

8、过来,那么就可以用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活动目的:通过学生的回顾与反思,强化学生对整式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与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的互逆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加深对类比数学思想的理解注意事项:学生认识到了以下事实:(1)有公因式则先提取公因式;(2)整式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与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是互逆关系;(3)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与b既可以是单项式,又可以是多项式;课后练习:课本第60页习题25第1、2、3题;思考题:习题25第4题(给学有余力的同学做)四、教学反思逆向思维是指由果索因,知本求源,从原问题的相反方向着手的一种思维它是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创造思维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载体,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的过程数学概念、定义总是双向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只秉承了从左到右的运用,于是形成了定性思维,对于逆用公式法则等很不习惯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理解概念本身及其常规应用外,还要善于引导启发学生反过来思考,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与拓展整式乘法中的完全平方公式从左到右转换为从右到左就形成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这样的转换正是由正向思维转到逆向思维的能力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