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多选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75181122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多选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学多选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学多选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学多选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学多选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多选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多选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多选题1、除了“仁”和“礼”,孔子还注重“( C )”和“( D )”的结合。A、忠 B、孝 C、学 D、思2、下列作品中属于“四书”的是( ACD )。A、论语 B、尚书 C、中庸 D、大学3、下列作品中属于“五经”的是(BD )。A、孟子 B、礼记 C、乐经 D、周易5、下列属于儒家的代表性典籍的有( ABC )。A、“四书” B、“六艺” C、“五经” D、“三颂”6、孔子的核心政治思想即“( AD )”。A、“仁” B、“忠” C、“义” D、“礼”7、论语中关于学习的(ABC )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值得今人借鉴。A、态度 B、目的 C、方法 D、价值8、下列属于孔子

2、提出的治国的基本方法的有( ABCD )。A、选才 B、富国 C、育人 D、立法9、“益者三友”是指( ACD )。A、友直 B、友善柔 C、友多闻 D、友谅10、“损者三友”是指( BCD )。A、友酒肉 B、友便辟 C、友善柔 D、友便佞11、下列属于论语季氏中提出到“君子有九思”中的有( CD )。A、视思聪 B、听思明 C、事思敬 D、忿思难12、要做到允执其中,需要做到五忌。其中包括( ACD )。A、言行过头 B、迁怒于人 C、失度不足 D、折中调和13、孔子说“君子道者三”中,道是指( BCD )。A、义 B、仁 C、智 D、勇14、以下属于我国古代诚信典故的有( CD )。A、

3、越王卧薪尝胆 B、霸王破釜沉舟 C、周成王桐叶封弟 D、季扎挂剑15、下列属于“负荆请罪”典故中的人物有( AB )。A、廉颇 B、蔺相如 C、楚申君 D、信陵君16、名臣吕蒙历经的朝代有( AC )A、宋太宗 B、宋高祖 C、宋真宗 D、宋仁宗17、下列属于论语子罕中“子绝四”内容的有( ABD )。A、毋意 B、毋必 C、毋忘 D、毋我18、下列属于论语述而中“子不语”内容的有( ABD )。A、怪 B、力 C、巫 D、神19、下列属于论语雍也中描述“智者”特点的有( BCD )。A、寿 B、乐 C、动 D、乐水20、下列属于论语雍也中描述“仁者”特点的有( ACD )。A、乐山 B、乐

4、C、静 D、寿21、论语颜渊中强调违反礼法不要做的事有( ABCD )。A、视 B、听 C、言 D、动22、下列属于论语阳货中学诗作用的有( ABCD )。A、可以兴 B、可以观 C、可以群 D、可以怨23、孔子在回答子贡时,提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的三个起码条件有(ACD )。A、食 B、民 C、兵 D、信24、儒家哲学提出的 、 、 思想,都需要有“仁智勇”的基础作铺垫。( BC )。A、他律 B、自律 C、内省 D、耻感25、下列出自论语乡党中的言论有( CD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不在其位,不谋其政C、食不语,寝不言 D、唯酒无量,不及乱26、下列人物中,孔子的弟子有( A

5、BC ) A子路 B子贡 C颜回 D公孙丑27、下列名句中,出自论语的有( ABCD)A不患人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B朝闻道,夕死可矣C见义不为,无勇也 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8、下列名句中,出自论语的有( ABC ) 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C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D人皆可以为尧舜29、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 AB )A.孟子B.论语 C.学记 D.荀子30、下面哪些表现音乐的道理与政治相通( ABCD )A.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B.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C.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D.以上都对31、下列有关孟子的典故有( BC )。A、郑人买履

6、B、孟母三迁 C、子不学断机杼 D、亡羊补牢32、孟子将道德规范概括为( ABCD )。A、仁 B、义 C、智 D、礼33、下列出自孟子的典故故事有( ABC )。A、揠苗助长 B、五十步笑百步 C、再作冯妇 D、自相矛盾34、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所具有的善端有( ABCD )。A、仁 B、义 C、礼 D、智35、孟子一书是孟子和其弟子( CD )等人共同完成的。A、子路 B、子由 C、公孙丑 D、万章36、孟子认为诸侯有三样宝贝,分别是( BCD )。A、军队 B、人民 C、土地 D、政事37、以下有关周武王的典故有( ACD )。A、玩物丧志 B、引而不发 C、玩人丧德 D、功亏一篑38、古人

7、倡导的“三不朽”是指( ACD )。A、立德 B、立志 C、立功 D、立言39、下列历史人物中,曾饱受流言之害的有( ABC )。A、欧阳修 B、朱熹 C、貉稽 D、孟子40、参与孟子一书创作的有( ABC )。A、孟子 B、公孙丑 C、万章 D、子思41、下列名句中,出自孟子的有( ABC)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B民事不可缓也C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D治大国若烹小鲜42、孟子施教的目标是培养(ABCD )的君子。A.明人伦B.修身齐家C.治国 D.平天下43、孟子的教育内容是( AB )A.人伦教育 B.道德教育 C.权术教育 D.法律教育44、下列人物属于同一个时代的有(

8、BC )。A、孟子 B、老子 C、庄子 D、韩非子45、庄子的“道”是( BCD )。A、道义 B、天道 C、效法自然之道 D、自然而然的道46、庄子对( ABCD )等方面都有非常独到而深刻的论述。A、养生 B、仁义 C、交友 D、快乐47、下列出自庄子的典故有( BC )。A、有教无类 B、朝三暮四 C、庖丁解牛 D、五十步笑百步48、庄子分为( ACD )。A、内篇 B、中篇 C、外篇 D、杂篇49、下列属于庄子内篇的有( ABC )。A、齐物论 B、逍遥游 C、大宗师 D、离娄50、下列适合形容庄子的角色有( CD )。A、政治家 B、军事家 C、哲学家 D、文学家51、法家思想主要流

9、行于战国时的( BCD )三国。A、燕 B、赵 C、魏 D、韩52、下列属于法家的代表性人物的有( ABC )。A、韩非子 B、商鞅 C、申不害 D、太子丹53、汉代继承了秦的( BC ),这就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A、科举体制 B、集权体制 C、法律体制 D、管理体制54、下列属于韩非子的著作有(ABC )。A、孤愤 B、说林 C、内外储 D、子虚赋55、战国策记载,在秦国加害韩非子的人主要是( AB )。A、李斯 B、姚贾 C、荀子 D、苏秦56、韩非的思想来源颇多,主要包括( ABCD )。A、儒 B、道 C、法 D、墨57、韩非接受的墨家学说思想有( CD )。A、非攻

10、B、兼爱 C、非命 D、富国利民58、韩非否定的墨家学说思想有( AB )。A、非攻 B、兼爱 C、非命 D、富国利民59、韩非用进化的观点将人类历史分为( BCD )等阶段。A、太古 B、当今 C、近古 D、中古60、韩非认为不同时代解决不同问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ABC )。A、道德 B、智谋 C、气力 D、法制61下列人物中,孔子的弟子有(ABC) A子路 B子贡 C颜回 D公孙丑62下列成语典故中,出自庄子的有(ABC) A邯郸学步 B东施效颦 C井底之蛙 D五十步笑百步63下列名句中,出自论语的有(ABC) A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B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C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

11、泛爱众而亲仁D人皆可以为尧舜64下列名句中,出自孟子的有(ABC) A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B民事不可缓也C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D治大国若烹小鲜65下列名句中,出自老子的有(ABCD) A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B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少则得,多则惑C大成若缺,其用不蔽,大盈若冲,其用不穷D水善利万物而不争66下列名句中,出自庄子的有(ABD) A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B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67下列名句中,出自韩非子的有(ABCD)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B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C奉法

12、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D法不阿贵,绳不挠曲68.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AB)A.孟子B.论语 C.学记 D.荀子69.孟子施教的目标是培养(ABCD)的君子。A.明人伦B.修身齐家C.治国 D.平天下70.荀子的教学思想主要包括(ABCD)A.注重“积”“渐” B.闻、见、知、行结合C.“虚壹而静”,专心有恒D.解蔽救偏,兼陈中衡71.下面哪些表现音乐的道理与政治相通(ABCD)A.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 B.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C.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D.以上都对72.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ABCD)。A.审问之 B.慎思之 C.明辨之 D.笃行之73.大学强调的是( ABCD )的统一。A.知B.情C.意D.行74.“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韩愈进学解)也就是说“勤”要做到(BCD)A.善于思考 B.手勤 C.口勤 D.脑勤75.在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宣扬性三品说,“三品”指(BCD)A.上中下三等人 B.上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