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管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11_7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5180889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埋管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11_7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埋管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11_7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埋管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11_7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埋管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11_7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埋管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11_7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埋管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11_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埋管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11_7(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管道施工方案1适用围本方案适用于埋地钢制工艺管道部分的施工。2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施工所用管材,须有制造厂的产品质量证明书,管件必须有产 品合格证。管材应符合下列要求:表面不得有裂缝,折迭,扎折,离层,发纹及结疤等缺陷。无超过壁厚负偏差的锈蚀麻点,凹坑及机械损伤等缺陷。钢管规格尺寸偏差符合钢管制造标准要求。管件质量符合下列要求:2.131管件不得有裂纹,疤痕,过烧及其它有损强度和外观的缺陷表面应光滑,无氧化皮;锻制管件应无影响强度的麻点,结疤,缺肩,重 皮等缺陷。2.1.3.2 弯头,异径管,三通和管帽等其外径,壁厚,椭圆度等尺寸其 偏差符合其制造允许值。2.2 管材管件外观检验符合质

2、量要求。2.3 合金钢管应用光谱分析或其它方法复查其主要合金元素(铬,镍,钼,钒等),并作好标识,复验合格方可使用。2.4 合金材料与碳钢材料应分开摆放,合金材料作好材质色标标 识。2.5 主要设备机具电焊机、砂轮机、气焊切割工具、坡口机、等离子切割机、导链、无 齿锯、弯管机、卷尺、钢直尺、90钢角尺、水平尺、挖土机、铁锹、 镐头、夯砸机、钢丝绳、水平仪、经纬仪。2.6 作业条件:地面上的框架,设备基础已经施工完。埋地管所用管材,管件等材料到齐。埋地管地面不再进行吊车站位作业。264施工图纸汇审完,施工所需资料齐全。265施工人员经过相关的技术培训,并有上岗证。266管道施工措施编制,审批完。

3、267焊接工艺经评定和批准。施工技术交底完作业人员明确了技术措施、施工方法、检验方法及技术、质量、安全措施、成品保护等要求。现场达到“三通一平”作业条件。施工机具齐备,设备能正常运转。3操作工艺3.1 施工程序埋地管线中直管段占较大部分,管件较少,采用现场预制,现场安装的 施工方法。3.2 熟悉图纸,确定埋地管预制分段方案。首先熟悉管道施工图及相关专业图弄清埋地管线附近的土建基础,及地面设备,框架安装情况,制定埋地管道的分段施工方案,确定安装焊 口位置并标注于单线图上,预制分段的原则是:尽量减少安装焊口数 量,管段预制后应便于吊运,便于下管,在下管后,焊口作业位置无影 响施工作业的障碍物。3.

4、3 现场放线,挖沟。按图纸上管道安装位置,用经纬仪引出管道水平弯曲处的各坐 标点,并栽好坐标桩,同时利用水平仪在坐标上标出水平标高点,然后 按管沟的中心与上口宽度拉线及放线,机械挖土时,管沟挖出后应进行管沟管线坐标重新定位,设置定位坐标桩。332根据现场土质条件,沟壁必须有合理的坡度,以确保施工时的安全。无支撑措施的管沟坡度符合表规定:表 土壤名称人工挖土机械挖土填土,砂类土,砂 336机械在沟底机械在沟边粘质砂土,亚砂土1:0.751:1.101:0.751:1.00砂质粘土,亚粘土 含石,卵石土1:0.671:1.101:0.501:0.75粘土1:0.502:0.751:o.331:0.

5、75白垩土,泥灰岩1:331:501:0.251:0.67分裂的岩石, 干黄土1:0.251:0.471:0.251:0.67坚硬的岩石1:0.201:0.331:0.101:0.331:0.001:0.10注:a)如人工挖土能随时运离,不抛置沟边的,可采用机械在沟底挖土的坡度。b) 砂类土不包括细砂与粉砂,干黄土不包括类黄土。c) 使用多斗挖土机可不执行本表规定。管沟管底的开挖宽度不小于下表规定:公称通径(mm)沟底宽度(m)50 800.60100 2000.702503500.804004501.005006001.307008001.6090010001.801100 12002.00

6、130014002.20a) 为了保持沟底土壤的天然结构,人工挖土预留50100mn原土层, 机械挖土预留200250mn原土层,铺管前人工清理至设计标高。b) 开挖管沟遇有於泥,软弱土,块土、大石等,要彻底清除,并回填不 少于150mn厚的砂土或同类质细土,平整夯实至天然密度。c)挖出土方尽量放置在管沟的一侧,留出另一侧便于进行管道预制和下管,土方堆放距离沟边0.7m处,管沟附近不得堆放材料。d)埋地管安装焊口施焊作业坑应在下管前和挖沟清理找平时进行。作业坑位置依据预制管段长度和布管确定,大小以0.5m见方为宜,深度应大于管底净距300mme)挖沟作业完后,进行沟底处理,沟底夯实找平,沟底标

7、高,水平 度,坡度符合要求。3.4 现场下料预制:下料:钢管下料切割按设计尺寸号料,并考虑切割裕量。 下料:钢管下料切割按设计尺寸号料,并考虑切割裕量。341.1 对于DN50以下的钢管使用无齿锯切割。341.2 DN50以上的不锈钢管要用机械或等离子方法切割。3.4.1.3 对于DM50以上的其它钢管可使用氧乙炔焰切割。3.4.1.4 露出地面垂直管段下料长度应保证安装后,露出地面部分 的管段长度不小于400mm坡口加工:3.4.2.1 对于DN50以下的钢管可直接使用砂轮机打磨出所需坡口。3.4.2.2 对于DN50以上的碳钢管使用氧乙炔焰加工坡口,切割加工后,用砂轮机进行打磨修整。3.4

8、.2.3 对于DN50以上的不锈钢管宜使用坡口机或等离子切割机进行坡口加工,凡使用等离子切割加工坡口表面应用磨光机修磨,且注意砂轮片专用,严禁与碳钢类混用。3.4.2.4 钢管的切口及坡口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管道组对:3.4.3.1 管道组对前检查管段、管件的材质、规格、型号,符合设 计要求;3.4.3.2 将管段、管件外的泥土油垢及其它杂物清理干净;3.4.3.3 进行管道予组装,要求各管段交接处尺寸准确,安装焊口位置的管段应留出安装调整的裕量(长度一般不大于100mm。;3.4.3.4 管段对口时平直度偏差不大于 1mm/n且全长总偏差不得大 于 10mm3.4.3.5 主管的水平管段组对

9、时要控制管件的定位尺寸,3.4.3.6 支管与主管的垂直偏差为士 3mm/m最大偏差不超过士 10mm343.7当管道安装有坡度要求时,支管的坡度应为正偏差,垂直管段与水平管相组对时也要考虑坡度因素,避免返工。如图所示:管段预制完毕后可进行管段的防腐及绝热。施工时注意将焊口留出3.5 直管安装:下管道前首先进行管沟的检验:3.5.1.1 管沟宽度符合下管要求。3.5.1.2 沟底已进行夯实处理,水平度及坡度符合规定值,沟底标 高符合要求。3.5.1.3 管道安装口处的作业坑已挖好,满足施焊作业条件。下管:下管前,将管段泥土或杂物清理干净,将所有管口用塑料布封好。对于管径小的预制直管段可采用“人

10、工压绳法”或竖管压绳法(见图示)下管。图-b 立管双压绳下管法图 管径大于DN40C的预制段,可采用吊车或其它吊装设备吊管下沟。吊装时,注意吊装点的选择,防止吊装时管段产生永久性变形和损坏防 腐层,严禁采用滚抛手段下管。3.6 管道组对安装:组对前首先进行管段定位,应以分支管管口位置或主管弯头三 通管件做为水平坐标定位基准点,以保证埋地管各管口坐标位置,水 平定位后调整管段的标高,水平度或坡度。焊口组对对于DN100以下的管子可直接进行焊口组对;对于较大管径钢管组对焊口时,应在沟顶设置三角架,使用导链配合进行组对管子对口时检查组对平直度,允许偏差为 1mm/m3.7 当埋地管线穿过道路时,应按

11、设计要求加置过路套管,过路套 管应在管道组装前提前套入,埋地管道组装焊接完毕后,应让出埋地 管上的焊道,以便于在管道试验时对焊道进行检验。 当整根套管无法 全部让出焊道时,可分成两段或多段套入,管道试验结束后,将套管 对扣,将埋地管包入,并焊接在一起。3.8 管道试验:a)埋地管安装完毕,进行水压试验,水压试验应达到如下条件: 试压部分的管道已全部施工完毕,符合设计及相应的施工规要求。 焊接工作全部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合金钢管材质符合设计规定,标记清晰。检验用的临时加固措施安全可靠。试验用的的仪表经校验合格,精度不低于 1.5级,量程为最大被 测压力的1.52倍。焊缝及其它检查部位不得涂漆或防

12、腐。b)试验压力为1.5倍设计压力。c)试验参数:试压系统的划分:设计压力相同的多段埋地管可串在一个试压系 统试验,设计压力不同的管道要单独试验。试压系统准备:按下图连接好试压系统。排气点水源盲板(设放空点)P压管口用盲板封焊,盲板的厚度按盲板厚度按规选用。较大管径的 管口处设置排气点。试压系统准备完毕即可进行上水试压,当埋地管线材质为奥氏体 秒锈钢时,水中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 25PPMa)当试压系统可直接使用试压泵上水, 系统较大时,可 接临时的上水泵和上水管线,上水时,系统高点的放空应打开,至水 溢出再关闭。b)上满水后即进行系统升压,升压速度不宜大于 25KPa/min,升至试验压力的5

13、0%寸,停压检查有无异常现象,以每 次升压25%缓升至试验压力,停压10min。c)系统降至设计压力,稳压30min,检查每道焊口,以无 降压、无泄漏、无目视变形为合格。如有泄漏,应泄压修补,再进行 试验,直至合格,合格后缓慢降压,填写管道试验记录。系统试验合格后进行放水吹扫,埋地管线一般无法自行放水,宜采用 公用系统中的压缩空气或氮气进行吹扫。吹扫入口设置在主管的一 端,进行反复吹扫,吹扫时应采取措施,严禁将水吹入管沟。管道试压完毕按要求进行焊道处和未防腐管件等的防腐绝热,施工完毕按要求办理隐蔽工程验收,并由有关人员在“隐蔽工程记录” 上及时会签。3.9 埋土回填:“隐蔽工程记录”会签后,应

14、及时进行管沟的填土回填。回填前应复测管道标高及位置,有偏差时要进行调整,并填写管线复 测定位记录。回填、夯实管道两侧时,应同步对称进行,防止管道侧向受挤 发生位移。回填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a)管沟不得积水。b)管顶300mn必须人工回填,其余部分可用机械回填。c)回填与夯实时,不得损坏管道的防腐、绝热层。d)回填、夯实应分层进行,用机械夯实时,其虚铺厚度不应大于 300mm人工夯实时,不应大于200mm夯实后土壤容量应不低于原 土的 90%e)回填土的湿度不够时应分层洒水。f)不得使用工业垃圾,冻土或含有大于 100mm块石及砖瓦的土壤回 填。g)岩石地段或石块区域回填时,必须进行特殊处理,使

15、回填质量符 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规定时,可在管道周围填加不少于100mm厚的 砂层,管道上方复盖不少于500mm?的砂土,并分层夯实。h)工作坑的回填及夯实应特别注意,由专人负责,确保质量,并做 好记录。用机械回填土时,机械、车辆不得在管道上方行驶或作业。4质量标准1. 保证项目:埋地管道按要求试验合格,管道、管材、管件、材质、规格尺寸正确。2. 基本项目:1)外表无裂纹、缩孔、夹渣、折迭、重皮、砂眼、针孔和超过壁厚 允许偏差的局部凹坑。2)管道安装坡度、坡向符合设计要求。3)埋地管的安装深度符合图纸要求。4)露出地面部分的管口坐标位置符合设计规定的偏差值。5)试压后的管线应将管存水吹扫干净。6)过路管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