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重点词语及句子分析题型讲解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75175119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重点词语及句子分析题型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记叙文重点词语及句子分析题型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记叙文重点词语及句子分析题型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记叙文重点词语及句子分析题型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记叙文重点词语及句子分析题型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重点词语及句子分析题型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重点词语及句子分析题型讲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重点词语及句子分析题型解说理解、品味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子,是中考语文试卷中最普遍、最常用的题型。文中的重点词语重要涉及:文中浮现频率较高的词语;精确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有特定含义的成语;有一定指代意义的词语;在文中有深层含义的词语等等。题型重要有:词语选用、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词语选用应从限度、范畴、感情色彩上比较所给词的词义的不同。常用指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以上、其她、如此、此”一般是在前文中找,再结合原文加以判断。分析词语含义,应从词语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体现作用、修辞方式、词语的精确性和生动性着手,措施是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揣摩其作用。如“

2、X”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文中重点句子一般指:文章标题句、点明主旨句、中心句、总结全文句、运用修辞句、深层含义句、生动描写句、议论抒情句、过渡照应句等等。 题型重要有:找出文中最喜欢的句子,并阐明理由;分析句子在内容或构造上的作用。做此类试题可从句中核心词语入手,由此推知整句的意思。也可从句子在文中的特殊位置入手,如在开头,往往是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埋伏笔、留悬念、作铺垫;在中间,往往是承上启下过渡;在结尾,往往是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点明主旨、深化中心。也可以从体现方式入手,记叙文中的描写句往往起到生动、形象、细腻地体现描写对象的作用,议论、抒情句往往起体现情感、画龙点睛、揭示主旨的

3、作用。还可以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或主旨来分析,对句子进行更深刻的理解。从体现力来看:应当结合修辞手法和体现措施(记叙、描写、议论、抒情、阐明)来分析。我们把常用的修辞手法和针对修辞手法的答题模式做一种小结:()比方。答题:把比作,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2)拟人:把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力,使其形象鲜明,更生动地写出了事物(人和物的相似性)的特点。 (3)夸张:夸张或者缩小事物的本来面貌,目的在于突出事物某方面的特点,个别夸张涉及着作者的情感,如:那座山远看似乎直入云霄,这里体现了作者对于这一奇景的惊叹之情。 (4)反复,反复涉及间隔反复和直接反复,所谓间隔反复,就是在文中不断浮现一种相似的

4、句子,但是中间有间隔,在散文或者议论文中,这样的反复多半是为了强调作者的观点;无间隔反复则体现为呼吁型的,一般使语言更具有号召力和感染力。 (5)对偶:句式工整,语言凝练,表意深刻,给人深刻印象。 ()反问:有问无答,答在问中。比陈述句语调更强烈,更能引起共鸣。(7)设问:有问有答,一问引起读者思考,一答更能引起共鸣。 ()排比:句式工整,便于吟咏;加强语势,层层递进。 (9)反语,褒词贬用,加强挖苦意味,批评;或贬词褒用,(答题时注意找出贬义词相应的褒义词来答),如:我以孩子的狡猾的眼光,这里狡猾是贬义词,事实上写出了孩子的聪颖、善解人意。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题目: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在文章当中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题目我们要三步走:第一步回答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一步很容易被判断;第二步分析这种修辞手法的常用好处,例如说比方就是更形象生动;第三步,结合文章的意思来分析这个修辞放在文章当中的具体的作用(体现人物情感、品质)。措施归纳1、抓核心词语赏析句子。诸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核心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核心词语去进一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措施。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体现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特别是比方、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鲜明生动,摇曳多姿。3、从构造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一种句子

6、在构造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当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构造上的作用。4、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体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多种具体的体现手段,如烘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5、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常用的句式特点有:排比句、反问句、双重否认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解题思路:1.品析语言技巧(措施)2.不同措施的一般作用(规范化)3结合语境分析具体的作用,写出什么内容,联系上下文,抓核心词理解。(具体化)4.揭示体现效果(联系中心,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人物情感、性格、品质)答题样

7、式:措施:(修辞、描写手法等)+规范化(生动、形象、细腻、强调、突出等)+具体化(写出了内容、心理)+体现效果(感情、性格、主题等)典例分析:例1、牵 挂周 子 一天清晨,从梦中醒来惊出了一身冷汗。梦境历历,如在眼前天空飘着细雨,我回老家去,爸爸说头痛得厉害。我吓坏了,忙用摩托车带她去医院,并且一路上默默祈祷但愿这只是一种梦,爸爸肯定不会有事!之因此会做这个梦,是由于爸爸当时刚下岗在家,A_。那几日,小弟要结婚,家中正在装修房子。爸爸平日就爱喝两口,加上心中不舒畅和麻烦事,B_也是在所难免。而爸爸的高血压,又每每让我放心不下。 醒来后,仍然_。把梦中的事告诉妻子,妻笑我心也太小了,会有什么事?

8、话虽这样说,还是D_。早饭后,立即往家中打了个电话,正是爸爸接的,听到爸爸的声音,我的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支吾了几句,放下电话,心里格外轻松。 事后想与否如妻所说,自己的心未免太小太细了呢?整日挂念这,挂念那的,与否太女人气了呢?转念一想,不觉哑然失笑,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心小又有何妨?在这个世界上,有人让你挂念,或者懂得有人在挂念着自己,不同样是一种幸福吗? 我想起去年春节前的一件事。那天,天格外冷。由于放了寒假,睡了个懒觉,快到9点了,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是爸爸。爸爸搓着手,劈头就问,怎么没人接电话。我说电话在客厅里,卧室门又关得严实,睡得死没听到。爸爸缓缓地说,电话半天没人接

9、,紧张你们怕是煤气中毒,就赶过来看看,没事就好。说完就走了。望着爸爸的背影,我的眼睛一片朦胧。这就是挂念。它是干渴中的一汪清泉,冬日里的一轮暖阳,滋润、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它是世间美好的情感,是一种生命对另一种生命的关爱。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人世间由于有了这份挂念才美丽,生命也因有了这份挂念而精彩呢。(原载2月1日齐鲁晚报)5请选择对的的词语,把序号填入文中、C、D处。(4分) 备选词语: 忐忑不安心情郁闷 心有余悸 借酒浇愁 A_B_ C_6.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重要的两件事。(4分)第一件_第二件_7. 作者选择的两件事情非常琐屑,请分析它们有什么作用。(4分)_. 第段中划线的“劈头就问

10、”和“缓缓地说”分别体现了爸爸如何的心理?请发挥想象,对其表情加以描写。(4分)_ _9.模仿第段中划线的句子,再写一句话。(3分)这就是挂念。它是_试题解析:试题第5、8题考察的是对文中重点词语的揣摩、品味,解答这一类试题一定要仔细品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推敲,精确理解词语的不同含义。第5题是词语选用,所提供的四个词语反映人物在不同境况下的心理体现,爸爸当时刚下岗在家,无所适从,思路不安,心神不宁,因此会“忐忑不安”;加上小弟结婚装修房子,事物繁多,爸爸心理特别忧郁、烦心,难免“心情郁闷”,因此我放心不下,日夜紧张有高血压的爸爸会累垮,担忧过虑才会幻想种种的不测之事发生,虽说是梦境,但

11、回忆起来仍感觉胆怯紧张,故“心有余悸”,虽然妻子百般劝解,仍觉得放心不下,心中忧虑难以排解,故“借酒浇愁”。考生理清了这段情感思路,就一定能精确选定词语。第题是通过词语来揣摩人物心理变化,试想,一种非常挂念儿子的爸爸,当电话响了半天也不见儿子接电话,心里那种紧张担忧是不言而喻的,难免产生不祥的猜想,疑心儿子全家与否煤气中毒,特地赶去察看,这样心急火燎的爸爸一见到儿子怎能不劈头就问呢?这里的“劈头”体现出爸爸高度紧张的心理;待得知事情真相后,爸爸高悬着的心才得以平稳,语调也徐徐地变得缓和,“缓缓地说”体现出爸爸心情释然。答案:5(分)心情郁闷B借酒浇愁 C心有余悸 D忐忑不安(各1分)6.(4分

12、)一种是作者因一场恶梦而对爸爸惦记不已,非得通过电话“听到爸爸的声音”才安心。(2分)另一种事例是爸爸由于没人接电话竟疑心儿子全家与否煤气中毒了,特地赶来察看。(2分)7.(分)两件事情虽然琐屑却有典型意义,第一件事体现了作者深深的孝敬之情,第二件事体现了爸爸对儿子彻骨的关爱之情,动人至深。(2分)这种父子间无微不至的“挂念”,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正是这种亲情维系着我们这个世界,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并使人生放发出绚丽的色彩。(1分)以小见大。(分)8(4分)“劈头就问”体现了爸爸焦急万分,紧张儿子全家煤气中毒;(分)“缓缓地说”是由于爸爸得知没接电话的因素,儿子全家平安后来,内心感到轻松释然。

13、(1分)表情描写要抓住眼神和脸色,答案略。(2分)9(分)示例:挂念是风雨中的一把雨伞,黑暗里的一束亮光,保护、照亮着我们的生命。例2、 北京时间不到点儿子放假了,每天日上三竿才起。每天上午十点之前,我俩跑到附近的“德克士”快餐店,要上两个汉堡两杯可乐,早饭就算打发了。“德克士”这段时间搞活动:早上十点此前、晚上八点后来,汉堡买一送一。在儿子看来,这就是她的“幸福生活”。这天,我们进去刚坐定,从门外急匆匆进来两个人,看样子也是父子俩。父子俩在柜台前站定,气喘如牛。爸爸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儿子则跟我孩子不相上下。她们身上的装束,显然是农村集贸市场上的流行款,与潮流明亮的大厅显得格格不入。这对父子的到来引起了人们都好奇,我注意到有些食客像我同样,一边大口嚼饮一边余光旁观。我的位置刚好正对柜台,父子俩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视线里。乡下爸爸一边急急地掏钱,一边喊口令似的对服务员说:“同志,要两个汉堡”服务员似乎不大习惯她这种称呼,用手掩了下嘴,笑着说:“先生要什么样的汉堡?”这下爸爸有点踌躇,显得拿不定主意,但仅仅一瞬,她便坚定地指着墙上一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