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全册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75155539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全册(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 年 月 日 课题第一单元 1、太阳和影子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过程与方法1、 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和影子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考点1、 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2、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精讲要点1、讲解;我们一般用方位和高度来描述太阳的位置。描述太阳的位置首先选好参照物,然后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描述。2、组织学生到教室外选

2、好参照物(如旗杆、房屋、大树等。)3、提示:(1)要站在同一地点观察;(2)学生拳头有大有小,高度可能有误差,这是正常现象。1、组织学生交流(要求学生说出在参照物的什么方位和当时太阳的高度)4、实验探究(1) 讲述:手电筒和竹蔑分别代表太阳和同样太阳运动的轨迹,在面桌上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2)教师示。(3)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5、交流观测的结果小结: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12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

3、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 互动提纲自主学习1、观看日出日落的影像资料,了解描述太阳的方法。合作学习1、 测量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温度的高低都会发生变化。2、 它们之间有无关系和规律,必须通过测量才能知道。探究学习1、交流实验结果, 通过今天的探究你知道了?教学流程(一)教学引人(二)科学探究(三)课外观察 (四)实验探究(五)交流观测的结果(六)小结 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影子产生的两个条件是:( 光 )和(不透明的物体)。2.一天中,同一物体的影子不仅有(长短)的变化,还有(方向)的变化。物体的影子(早晚)最长,(中午)最短并与太阳运动的方向(相反)。3.夜晚,你向亮着的路灯走去,

4、影子在身体的(后面),而且越来越(短)。强化训练1. 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东到西)。太阳的高度变化规律是:(低 高 低)。影子位置的变化规律是:(从西到东),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2.一天中影子最短是在:(中午)课堂达标测评1、一天中,下物体的影子变化规律是(A)东;长短长 B东西;低高西;长短长 2、怎样用拳头测量太阳的高度?教学反思“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 年 月 日 课题2、太阳钟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太阳钟是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制成的。2、了解古代的记时工具日晷及其原理。过程与方法1、能利用太阳的影子变化规律

5、设计一个时钟。2、能用手掌测定时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掌握利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服务。考点了解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国家、不同制作方法的日晷(太阳钟)的制作原理。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精讲要点(一)导入新课1、谈话:如果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你如何知道时间?2谈话:对。在没有钟表之前人们就是这样来掌握时间的。3、讲述:由于太阳的变化引起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所以古代人很聪明,他们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设计了很多记时工具。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二)了解古代的记时工具1、提问:你知道古代有哪些记时工具?2、播放课件。(一边播放一边讲解)3、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能给同学们说一说吗?4、小结:容略。(

6、三)制作太阳钟1、谈话:同学们有兴趣做一个吗?2、讲述;制作方法略。3、老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完成。4、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各小组的作品。(四)玩手掌日晷1、谈话: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我们的小手来做日晷。2、讲解;面向正南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大拇指夹住一枝笔,让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对着南方,影子落在手上的不同位置代表不同的时间。3、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玩手掌日晷,并与钟表作对比。 互动提纲自主学习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合作学习了解古代的记时工具。探究学习交流看到的、想到的、理解到的。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二)了解古代的记时工具(三)制作太阳钟(四)玩手掌日晷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

7、.太阳钟也叫( 日晷 )是测量(时间)的工具,它是根据(太阳下影子变化的规律)制造出来的。2.古人计时的工具有:(日晷)、(沙漏)、(水钟)等。3.人们利用一天中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了计时的仪器,叫做(日晷)。强化训练1、最早的比较精确的计时工具是(C)。2、日晷是测量(B)的工具A.体积 B.时间 C.长度、3、故宫博物院里保存的日晷叫做(C)。课堂达标测评1、太阳钟也叫( )是测量( )的工具,它是根据( )制造出来的。2、故宫博物院里保存的日晷叫做( )3、古人计时的方法还有哪些?教学反思“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 年 月 日 课题3、

8、昼夜交替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做地球自转形成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过程与方法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进步的考点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昼夜交替的成因;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精讲要点一、比较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1、在连续24小时(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中会出现哪此现象?2、出示校园白天和夜晚的图片。3、谈话:关于昼夜现象你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探索关于昼夜交替的原因。二、模拟昼夜交替的成因1、游戏活动:一人从你左边出现,又在你右边消失,又在你左边出现。猜想一下你和这个人是怎样运动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的

9、?可能有几种情况?谈话:那你认为昼夜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以上三种情况会是哪一种)2、教师演示实验:用地球仪的投影仪做昼夜交替实验。谈话: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朝哪个方向转动。启发学生质疑:在这个实验中你认为哪些地方值得注意?3、谈话:你能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解释昼夜交替的现象吗?参与学生讨论(出示地球仪和手电筒)4、倾听并作相应提示:把手电筒的光射向地球仪。手电筒不能靠地球仪太近,要让光“包围”地球仪。5、巡视,与学生一同观察并适时指导。6、通过以上实验能够说明昼夜形成到底是什么原因吗?7、小结讲述: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是白天,背着太阳的

10、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就会交替出现。三、推断某地时间1、谈话:我们观察转动的地球仪,想想地球仪上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白天的时候,哪些国家和地区是黑夜?哪些国家和地区是清晨?哪些国家和地区是黄昏?提示:先找到昼夜分界线。然后再判断。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时哪边先进入白天,哪边先进入黑夜。2、拓展思考:如果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认真倾听,并适当介绍。为什么美国主将2008年奥运会的游泳、篮球、田径的决赛放在早上8点进行。 互动提纲自主学习模拟昼夜交替的成因合作学习地球仪上一部分国家和地区是白天的时候,

11、哪些国家和地区是黑夜?哪些国家和地区是清晨?哪些国家和地区是黄昏?探究学习设计一个模拟实验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教学流程一、比较思考:昼夜是怎样形成的二、模拟昼夜交替的成因三、推断某地时间四、小结讲述课堂训练巩固训练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C)。2.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强化训练如果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该分别在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认真倾听,并适当介绍。为什么美国主将2008年奥运会的游泳、篮球、田径的决赛放在早上8点进行。课堂达标测评1、(地球自转)是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2、“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来的,他认为

12、(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在围绕着太阳旋转,昼夜对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教学反思“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教案学校:第二片区教师: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日期: 年 月 日 课题4、看月亮备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过程与方法1、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2、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3、观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动,并且给月亮的移动作记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坚持做长期观察。2、能够克服恐惧感。3、能够实事地观察。考点知道月相的变化

13、规律,月相及名称大致时间。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知道月亮在天空的运行模式。精讲要点一、了解月亮基本情况1、猜谜语:小时候两只角,长大了没有角,到了二十多,又生两只角。(打一天体)2、谈话:关于月亮的事情,你们知道多少?3、提供月亮基本情况资料二、画出记忆中的月亮1、巡视、观察学生画的情况。2、按时间先后给他们排排队。3、倾听汇报,对学生的发言不作评价。4、讲述:月相的定义。三、观察模拟环境下的月相变化1、指导学生制作月相盒。2、讲述:盒盖部的乒乓球代表“月亮”,电筒光线代表“太阳”,八个小孔代表八个方位,从不同的小孔看到的乒乓球发光的部位是不一样的,就如天空中的月亮形状的变化。3、巡视,与学生一同观察并适时指导:观察顺序错误的。观察角度错误的。4、组织学生汇报。四、课后延伸1、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画月亮,排月亮来认识月相的,你们认为,怎样才能更准确地认识月相呢?2、要实际观察月相变化,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怎样观察?什么时间观察?3、认真倾听,并引导学生补充。互动提纲自主学习知道月亮的基本情况。合作学习组按照时间顺序给画好的月亮“排队”探究学习在观察月相过程中的其他发现。教学流程一、了解月亮基本情况二、画出记忆中的月亮三、观察模拟环境下的月相变化四、课后延伸课堂训练巩固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